路小遠
很久以前,在外地工作的時候,我認識了一個小女孩。那年,1993年出生的她不過才18歲。起初,我很不喜歡她。第一,她長得不討喜。第二,她太有個性,而且是多數人都不喜歡的那種個性。如大家在一起工作,她時常當著別人的面講,你的牙齒不好看,真應該去整整?;蛘?,你的皮膚真差勁,應該買好一點的化妝品等。第三,她不能和大家一起共事,永遠都是獨來獨往,永遠一副天下唯我獨尊的樣子。比她年紀大的人勸她,事情不應該這樣做,或者話不應該這樣說的時候,她常常會把話說得更難聽,絲毫不考慮聽者心里有多難受。
基于以上三種原因,我始終和她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遠離她,又不靠近她,偶爾在外面打了個照面,也只是敷衍地笑一笑。
有一次,剛好是我和她在一起工作,大約是那天她心情不好,從開始工作就不停地在說些什么。大意是她很喜歡一個男孩子,男孩子開始也喜歡她,后來不知什么原因就和她分手了,她很懊惱,也很沮喪。我只是靜靜地聽著她發(fā)牢騷,并未給她半句回應。不一會兒,大概是她覺得我對她的事情不感興趣,便不再說什么了。半天后,她突然沖我無比幽怨地說了句:“我知道你們都不喜歡我,無所謂,我生來也不是為了討你們喜歡的。”
正是因為這句話,我莫名地對她有了興趣,于是便和她聊了起來。我問她:“你這么小,家里條件也不差,為什么不念書呢?打苦工是不會有什么前途的?!?/p>
提起這個話題,她顯得更加失落了,她說:“姐姐,你知道嗎?我是被學校開除的!”
我大吃一驚,雖然一直覺得她是個挺叛逆的孩子,但怎么也沒想到她竟叛逆到這種地步。
她看到我吃驚的表情,不以為意地笑了:“知道你們看不起我!連我爸媽都看不起我,都不喜歡我,你們又如何會看得起我?”
我沒想到平日里那么毒舌的小女孩,原來內心里這么辛酸。我又問她:“為什么會被學校開除?”她說,一開始的時候她是個挺好的孩子,老師也很喜歡她。有一次,她在電視上看到一種爆炸頭,很喜歡,于是自己也去理發(fā)店做了那樣的發(fā)型。到學校后,老師堅決不讓她留那種發(fā)型,說她整天跟一頭獅子似的,半點都沒學生的樣子。她那時也倔,死活都不依。當時的學生都特別愛跟風,見她那樣打扮,也都學起她的樣子來。這一下可令老師們?yōu)殡y了。
可是,她依然堅持自己的立場。終于有一天,班主任警告她,如果不把頭發(fā)弄回來,就請家長來。她自知如果爸媽來到學校,肯定會將她暴打一頓,所以就逃離了學校,并離家出走。可是,只離家出走了一個晚上,就又灰溜溜地跑回了學校。這時,對她忍無可忍的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甩了她一個耳光不說,還指著鼻子將她罵得一無是處。她說,她無法忍受那樣的侮辱,于是就跑到教室外面,對著教室外面的空地說:“你要是再罵我,我就從這里跳下去,看你怎么向我爸媽交代!”
當然,她沒有跳下去,只是出了這件事以后,學校再也不敢收留她了。無奈之下,她只得小小年紀就出來打工了。
講完這段始末后,她問了我一句:“姐姐,我是不是個壞孩子?你會不會像別人那樣看不起我?”是不是壞孩子這個答案,我不能給她,因為這個問題沒有人為它定義過什么界限,但我想告訴她的是,我不會看不起她,因為曾經的我,也是個壞孩子。
念小學時,我是個非常愛吃零食的孩子??墒?,沒有人給我零用錢,于是我只好偷爸爸媽媽的錢。其實,那時候還有一種攀比心理在作祟。比如,別的小朋友每天都有零錢花,而我卻沒有;別的小朋友買那些花花綠綠的小零食吃,我只能在一旁干看著;別的小朋友拿著零食,洋洋得意地向我炫耀時,我心里的那些饞蟲和想要吃到的欲望就更強烈了。
雖然,我每次偷錢的數目不多,但最終還是被爸爸媽媽發(fā)現了,結果可想而知,一頓暴打,而且是那種沒有任何說教的暴打。自那次以后,我確實改正了,就算是誰把錢放到我眼皮子底下,我再也不會動一分一毫。
可也正是由于這件事,我成了大家眼中的壞孩子,后來我再去學校念書的時候,有很長的一段日子里,大家都會在背后指著我說:“她就是那個偷錢被爸爸打的孩子,我們不要和她玩。我媽媽說,她是個壞孩子,和壞孩子在一起玩,也會變壞的?!?/p>
壞孩子的標簽就這樣被貼在了我身上,我不知道該怎樣向大家解釋,我也知道解釋沒有用,所以我只有在學習方面不斷地努力,用學習成績去壓制那些說我是壞孩子的同學和家長,用學習成績去向大家證明,我不是個壞孩子。
長大后,有時和小時候一起念書的同學吃飯,大家也會提起這些事。只是,此時的我,早已學會了坦然面對,而大家也不會再用“壞孩子”這三個字來形容我。
最后,我告訴那個小女孩,沒有人永遠是壞孩子,也沒有人永遠都是好孩子、乖孩子。孩童時代,我們可以犯錯,我們可能犯錯,那是因為我們年紀小,常常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心性。然而,我們不可能永遠都是孩童,我們更不能拒絕長大,而正是因為之前大家都說你是壞孩子,所以你更要加倍努力,更要做出點成績,證明給那些人看,你不會永遠是個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