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榮
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知識經濟已日見端倪,我們將面臨人類文明史上的又一次飛躍,由工業(yè)化社會進入到信息化社會,一場新的革命正在悄然興起。此時此刻,人類的教育教學活動越來越受到新的信息技術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涌入到教育教學領域?;瘜W教學也不例外,這種信息、技術的引入,為傳統(tǒng)教學注入了一種活性催化劑,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高中化學多媒體整合網絡知識、網絡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也給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高中化學是一門提高學生自然科學素質的學科,也是學生普遍感到難學的學科之一。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合理地運用網絡技術,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上的重點和難點,又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
一、用多媒體可以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
對于化學中運動而復雜的微觀世界,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很難給學生講解清楚,讓學生深刻理解如此抽象空洞的理論。例如,《化學鍵與化學反應》這一節(jié),如何闡述微觀粒子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及其間的作用力,是我備課的首要難題。這些內容看不見,摸不著,空洞的講述只能讓學生云里霧里,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要求很高,而我的大多數(shù)學生這一方面能力薄弱,理解起來非常吃力,上課效果非常不好。為了化解這一難題,我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制作了夸張生動的flash動畫,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直觀的模擬出NaCl,HCl的形成過程。從而提示離子鍵與共價鍵的本質與區(qū)別。具體動畫設計如下,先顯示鈉原子與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組成,核外電子分三層排布。最外層的電子不停的閃爍,甚至從鈉原子轉移到氯原子,同時配合箭頭強化方向及運動,引申出電子的失去與得到。再與鈉離子與氯離子的化合價相呼應,得一個電子,顯負一價,失一個電子,顯正一價。然后兩個陰陽離子由于作用力相互吸引和排斥達到了平衡,穩(wěn)定下來形成一種作用力,就是離子鍵。這一過程對比夸張強烈,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離子鍵形成條件和過程,印象深刻,夸張有趣,簡單易懂,效果顯著,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動畫可慢鏡頭,可回放,可定格,擴大了學生的宏觀視野,強化了直觀效果,這是對傳統(tǒng)化學教學的一種補充和發(fā)展。
二、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向45分鐘要效率,學生在課堂上長時間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本身就造成一種精神疲勞。多媒體教學帶來多彩的顏色,豐富的圖片,生動的動畫,優(yōu)美的音樂提示,為課堂創(chuàng)設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象、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首先,在知識帶入部分,可播放視頻,引進概念;可摘錄新聞,引入問題;可對比圖片,引發(fā)思考。比如,在《化學電源》這一節(jié)內容,我找到許多電池圖片,介紹了各種化學電池,形象生動,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化學的興趣。多媒體在課前知識引入方面,給教學帶來了不少助力,有利于教師成功的開啟一堂課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其次,在創(chuàng)設情境一環(huán),多媒體教學也同樣非常有効。例如,“膠體”這一概念的情境創(chuàng)設。我用PPT制作出不同大小的微觀粒子通過濾紙,半透膜的情境。讓學生直觀的判斷出不同大小的微粒能否通過濾紙或者半透膜。然后再從理論上歸納,溶液,膠體和濁液的區(qū)別。總之,多媒體在豐富課堂,增加趣味上起了一定的作用。讓學生更加愉悅的上課。多媒體利用視、聽、說向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等綜合信息,為多種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個興奮點,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它的信息組織方式與人類長期記憶結構相似,減少了記憶信息和加工轉換的過程。
三、用多媒體能夠拓寬和加深課堂學習的內涵和外延
傳統(tǒng)教學雖然設有演示實驗,但是仍存在一些無法解決的教學困難。如一些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化學反應時間太長,或者反應速率太快,現(xiàn)象瞬間即逝,甚至一些實驗毒性較大,危害學生和教師的健康,還有一些實驗涉及工業(yè)生產流程,演示困難,這些問題,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模擬實驗,即可迎刃而解。
例如,堿金屬元素中,對比堿金屬單質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反應太快,且非常劇烈,水槽可能炸裂,危害學生安全。我在這個實驗上,先到實驗室演示一遍,錄制成視頻。再投影給學生觀察,可以反復播放幾次,還能控制播放速度,甚至定格在幾個時間點,有利于學生將實驗的整個過程看得十分清楚。再通過多媒體再播放給學生觀看,拓寬了課本知識體系的同時也拓寬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四、在化學理論課上運用多媒體,使深奧的化學理論淺顯易懂
化學理論是化學知識的升華,它往往用精練的語言揭示了物質及其質和量的變化。而這些規(guī)律和結論往往又都是微觀世界的知識,對于中學生來說,受想象力的限制,他們理解起來往往比較困難。運用多媒體強大的模擬功能和豐富多彩的圖文聲像功能,可以將這些微觀領域的知識借助計算機立體地、全方位地、動態(tài)地展示出來,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形象、充足的感性材料。如在學習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特點時,因為我們看不見這些微觀粒子的運動,所以用課件將其演示出來,將其與宏觀世界的物質例如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的運動進行比較,再輔以教師的點撥,學生自然就會輕松得出結論:人造衛(wèi)星的運動會沿著一定的軌跡,而電子的運動卻是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等等。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越來越體現(xiàn)出其優(yōu)越性。高中化學教學與多媒體整合,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使教與學充滿生機,讓學生學得主動,激發(fā)和保持了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讓化學教學更加多元化,兼顧了學生上課情緒的階段性,從一定程度上補救了學生由于長時間精神高度集中而帶來的疲勞感,使得學生上課效率有所提高。
總之,多媒體計算機以其獨特的功能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思維環(huán)境,在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方面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我們要認識到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各有所長,在教學中應繼承傳統(tǒng)教學中的合理部分,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并使二者有機結合,各展所長,相輔相成,從而實現(xiàn)化學教學的最優(yōu)化,這也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