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利萍 金黎濱
【摘要】目的:對社區(qū)醫(yī)院高血壓患者臨床特點及并發(fā)癥治療策略進行分析和討論。方法:以我院轄區(qū)(社區(qū))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16例高血壓患者為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292例患者(92.41%)血壓被控制在130-139/85-89mmHg之間;24例患者(7.59%)死亡,死因依次為腦卒中、心肌梗死、尿毒癥與腫瘤。結論:對于社區(qū)醫(yī)院高血壓患者應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以便在控制血壓的同時減少靶器官損害與血壓波動,使患者預后得到有效改善。
【關鍵詞】高血壓;社區(qū)醫(yī)院;并發(fā)癥;治療
受生活環(huán)境、生活與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shù)正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發(fā)展趨勢,而除疾病自身所產生的諸多不良影響外,高血壓還容易引起多種并發(fā)癥,進一步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社區(qū)醫(yī)院高血壓患者大多為老年人,在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代背景下,未來社區(qū)高血壓老年患者的人數(shù)還將進一步增多,因此對其臨床特點、并發(fā)癥的方式策略進行討論,不僅能夠補充和完善相關理論,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本次研究以我院轄區(qū)(社區(qū))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16例高血壓患者為對象,對高血壓并發(fā)癥的治療方式進行分析和總結,現(xiàn)將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轄區(qū)(社區(qū))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16例高血壓患者為對象,全部患者均符合WHO現(xiàn)行高血壓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196例,女性患者120例,年齡55~86歲,平均年齡65.5歲,病程1~41年,平均病程8.5年。176例患者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按高血壓以及危險因素分級:1、2、3級別分別為12例,228例、76例;低、中、高、很高危分別為14例,84例、110例和108例。
1.2 臨床表現(xiàn)
本組患者表現(xiàn)為頭暈、頭痛的有116例(36.71%),氣短、心悶84例(26.58%),肢體麻木216例(68.35%),胸前區(qū)疼痛48例(15.19%),夜尿增多284例(89.87%),無明顯癥狀68例(21.52%)。
1.3 并發(fā)癥
研究所涉及316例患者中256例有并發(fā)癥(81.01%),其中,高血壓心臟病患者144例、腦梗死44例、冠心病24例、腦出血16例、心力衰竭16例、腎功能不全12例。
232例患者有伴發(fā)病,其中高脂血癥72例、慢性支氣管炎64例、糖尿病42例、痛風20例、肺心病與肺氣腫20例、腫瘤8例、潰瘍病6例。受伴發(fā)病的影響,導致患者高血壓病的治療難度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提升。
1.4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抗高血壓常規(guī)療法,治療以降體重、限鈉為基礎,并以患者高血壓級別、危險層次為依據(jù),為其選擇針對性降壓藥物,以長效鈣拮抗劑、利尿劑、ARB、ACEI為主。例如心率較快以及心肌梗死患者,加用口一受體阻滯劑,同時行抗血小板、降血糖、調脂等對癥處理。
2 結果
患者的治療時間2~4周不等,其中,292例患者(92.41%)血壓被控制在130~139/85~89mmHg之間;24例患者(7.59%)死亡,其中,10例患者死于腦卒中,6例患者死于心肌梗死,2例患者死于尿毒癥。另有6例死亡原因與高血壓無關??梢钥闯?,本次研究所涉及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心腦血管并發(fā)癥。
3 討論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病死率為7.59%,其中,腦卒中是最為主要的致死原因,共有60例患者發(fā)生腦卒中,10例患者死亡,另外5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或偏癱。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ISH脈壓增加是腦卒中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所以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醫(yī)護人員應注意對患者血壓進行積極控制,尤其是要注意降低SBP、減少脈壓,避免患者血壓出現(xiàn)巨大波動,以此將腦卒中的發(fā)生率降到最低水平。
結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實踐經驗,社區(qū)醫(yī)院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應以血壓控制、靶器官保護、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目標。結合WHO/ISH標準,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應為SBP<140mmHg,若患者伴有糖尿病,則BP應控制在130/80mmHg一下。降壓方式應以限(戒)煙酒、減重、低鹽為主,同時根據(jù)患者是否存在合并病、靶器官是否損害以及具體病情針對性的進行降壓藥物選擇,首選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長效鈣拮抗劑、利尿劑。伴有前列腺肥大患者,可用α-受體阻滯劑;伴有心肌梗死、心絞痛患者可用β-阻滯劑。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患者降壓藥物的原則必須兼顧其它伴發(fā)病用藥。
綜上所述,對于社區(qū)醫(yī)院高血壓患者應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以便在控制血壓的同時減少靶器官損害與血壓波動,使患者預后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