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高中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言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反映,語文課堂實踐教學中,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了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路徑:
一、解讀標題,緊扣文眼
文章標題是文章內(nèi)容或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它常常隱含著作者的觀點,表達著感情傾向,暗示著文章的主旨,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因此,通過對標題的解讀是了解全文主題最直接、也是最快捷的方式。在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重視學生對文章標題的解讀與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文題解決的方法和規(guī)律。首先,指導學生學會分析文章標題與文章主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如標題是以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暗示主題,還是以懸念設置的方式引導讀者深入主題,或是以線索的形式提示主題等等。其次,指導學生學會分析文章標題的深層含義。多數(shù)文學作品的標題含蓄雋永,除字面意思意外常常蘊含著更深層的含義,這就要求學生在解讀過程中,從字面意思開始,然后再逐層深入,進一步思考文題可能折射的其他深刻意義;最后,指導學生學會分析文章標題與文章結構的聯(lián)系。如標題在文中起材料串聯(lián)的作用,或是起線索作用,抑或是起鋪墊作用等等。這樣,能夠促進學生正確理解文章標題的含義及作用,初步了解文章可能表達的思想內(nèi)涵,并理清文章思路。
文章文眼是文章的畫龍點睛之筆,它是作者思想情感表達中心點、文章結構設置的銜接點、文章主題渲染的凝聚點,更是幫助讀者理解文章主題或脈絡層次的關鍵詞句。實踐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抓準、抓好文眼,并緊扣文眼,領悟文章中心。如《背影》一文中,“背影”二字即是文章的標題,也是文章的文眼,作者巧妙的通過“背影”表達文章的抒情走向。那么在閱讀理解中,通過對“背影”二字的解讀與緊扣就能夠深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真摯淳樸的父子之情。
二、解析全文,重點剖析
學生對閱讀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理解與把握是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對文章標題、文眼進行解讀之后,學生對文章主題及中心思想已有初步的了解,接下來便是引導學生開始深入文章,解析全文,并剖析重點,以促進學生對文章中心的全面把握。在全文解析上,首先,引導學生通讀全文,并解析全文,逐步學習文章的時代背景、結構分析、段落劃分、寫作特點、修辭方法等等,促進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性的、系統(tǒng)性的了解。其次,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形式,從全篇到段落、語段、句子,再到詞字,歸納層意、段意,由大到小理解內(nèi)容。最后,準確概括,歸納中心。從文章的寫作內(nèi)容、思想情感、主題意思入手,分析中心內(nèi)容,厘清情感結構,掌握段落內(nèi)容要點,理解語段中心內(nèi)容,歸納文章中心思想。在剖析重點上,主要是引導學生采摘文章材料中的關鍵詞語或語句,尤其是表現(xiàn)文章中心或主旨的詞句,揭示課文內(nèi)容或句子意義的關鍵詞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辭句,文段中的關鍵形容詞和動詞以及地位特殊的句子如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等。通過對這些詞句的重點剖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清文章脈絡,理解文章中心主旨。
三、處理信息,擬寫提綱
語文閱讀本身是一個積累積淀的過程。在作文指導中,教師通常要求學生會學擬好寫作提綱,以起到理清寫作思路、突出寫作重點的作用。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也可要求學生按照行文思路進行快速有效的閱讀,并把握閱讀材料信息處理,擬寫提綱。而自擬提綱實際是為學生安排一條思考探索的途徑,這具有定向的作用,讓學生按照自學提綱的順序和要求進行閱讀課文,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習慣。這樣不僅有利于幫助劃分文章層次,同時也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重要途徑。而在處理閱讀材料信息時,學生要把握以下幾點,要有目的的閱讀,要有效率的閱讀,要以把握文章的重點信息為基本閱讀原則,提煉篩選主要的材料信息,剔除次要的材料信息,不斷提高篩選、認知、處理閱讀信息的能力,為閱讀提綱的擬定提供準確、有效的信息材料。同時,著重把握文章標題、開頭段、結尾段及各段落的首句中所蘊藏的重要信息,理清脈絡,了解基本梗概。然后,通過對閱讀信息的綜合分析和全面概括,擬寫閱讀提綱,把握文章脈絡,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
梅艷,教師,現(xiàn)居山東郯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