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浩
(廣東省陽春市人民醫(yī)院胃鏡室,廣東 陽春 529600 E-mail:543376615@qq.com)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臨床上常見的危急重癥,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其病死率達到25%左右[1-2],很多患者容易因為壞死組織而引發(fā)感染,導致腸功能衰竭,所以,如何能夠有效控制腸道衰竭,降低SAP患者的病死率,是醫(yī)學上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以6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和探討腸內營養(yǎng)聯(lián)合大黃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治療效果。現(xiàn)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SAP患者60例,均符合2014年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在《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中制定的SAP診斷標準[3],均經(jīng)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CT等常規(guī)檢查及腹腔穿刺。按照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其中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2~70歲,平均(45.7±6.9)歲,Ronson評分(5.5±1.4)分;觀察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30~67歲,平均(47.3±6.8)歲,Ronson評分(5.3±1.1)分。兩組患者性別、年齡、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及Ronson評分等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組研究的目的和方法,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消化道活動性出血及休克;②麻痹性及機械性腸梗阻患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④排除智力障礙和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兩組入院初均常規(guī)給予禁食、胃腸減壓、抗生素、生長抑素、靜脈營養(yǎng)等綜合治療。①對照組:采用鼻空腸管進行營養(yǎng)支持。置管方法:選用鼻空腸營養(yǎng)管將營養(yǎng)管置入胃內,12~24h后經(jīng)腹部透視確定到達十二指腸Treitz韌帶后20cm,第1d先滴入少量5%葡萄糖鹽水,以適應腸道,確認無不良反應后,滴入要素制劑。采用腸內營養(yǎng)(EN)輸注泵24h持續(xù)輸注,控制滴速,初始為20ml/h,待患者適應后,逐漸增加至80ml/h。營養(yǎng)素總能量:25~35kcal/(kg·d),其中脂肪<29g/(kg·d),碳水化合物3~6 g/(kg·d)(血糖控制<10mmol/L),蛋白質1.2~1.5g/(kg·d),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恢復經(jīng)口進食。②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之上加入生大黃治療,選取單味生大黃粉15g左右,用沸水沖至150ml,等到常溫,置入胃管中,每天2或3次,在一個星期內時間不等[4]。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7d后,取患者5ml外周血,采用離心方法檢測血清CRP、IL-6、降鈣素原(PCT)水平,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上所標注的說明進行。②患者腸內營養(yǎng)供給天數(shù)及住院天數(shù)。③急性病生理學及長期健康狀況評價Ⅱ(APACHEⅡ):包括急性生理改變評分、慢性健康狀況評分及年齡評分3個部分,采用病例觀察記錄表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并由專人進行APACHEⅡ評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預后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檢測水平的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均明顯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水平的對比 (±s)
表1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水平的對比 (±s)
CRP(mg/L)組別 n IL-6(μg/L)PCT(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8.6 32.5±5.2對照組 30 14.8±3.2 9.5±2.1 0.82±0.12 0.38±0.05 63.2±9.2 40.1±6.1 t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15.0±2.1 6.7±1.2 0.79±0.11 0.23±0.03 63.8 0.286 6.341 1.010 14.090 0.261 5.193 P 0.776 <0.001 0.317 <0.001 0.795 <0.001
2.2 兩組患者腸內營養(yǎng)供給天數(shù)及住院天數(shù)的對比
觀察組患者腸內營養(yǎng)供給天數(shù)及住院天數(shù)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腸內營養(yǎng)供給天數(shù)及住院天數(shù)的對比 (±s,d)
表2 兩組患者腸內營養(yǎng)供給天數(shù)及住院天數(shù)的對比 (±s,d)
組別 n 腸內營養(yǎng)供給天數(shù) 住院天數(shù)觀察組30 5.9±2.2 12.8±3.1對照組 30 10.2±3.5 18.5±3.6 t 5.697 6.572 P<0.001 <0.001
2.3 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的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均明顯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的對比 (±s,分)
表3 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的對比 (±s,分)
觀察組30 12.3±2.6 7.1±3.0對照組 30 11.9±2.4 9.8±2.7 t 0.619 3.664 P 0.538 <0.001
SAP是指由多種因素誘導胰腺內胰酶活化,引起胰腺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等急性炎癥反應,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劇烈腹痛、惡心、嘔吐及血、尿胰酶增高等。胰腺出血壞死常導致患者處于高分解代謝和應激狀態(tài),導致機體內環(huán)境紊亂,此時體內蛋白的分解大于合成,因而予以患者營養(yǎng)支持尤為重要。與腸外營養(yǎng)(PN)相比,腸內營養(yǎng)(EN)不僅可以糾正SAP患者營養(yǎng)不良,并且能維持腸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進而避免腸道衰竭,使機體免受“二次打擊”,從而有效地降低了腸源性感染及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發(fā)生率,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5]。
大黃為天然中藥[6],《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大黃主下瘀血,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調中化食,安和五臟[7]。多項臨床研究表明,其在治療SAP方面具有重要的輔助功效[8],其作用機制:①增加嗜中性白細胞的比例及吞噬能力,抑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②松弛平滑肌,促進膽汁分泌,抑制細菌;③改善腸道微循環(huán),在炎癥早期改變毛細血管通透性。許曉文等[9]對15例SAP患者予以腸外營養(yǎng)(PN)+早期空腸內營養(yǎng)(EJN)序貫+生大黃治療,12例予以生大黃+全胃腸外營養(yǎng)(TPN)治療,其余25例予以TPN治療。結果顯示,PN+EJN序貫+生大黃組患者ICU停留時間以及平均住院天數(shù)均短于其他兩組。本組研究中,觀察組予以EN+大黃治療,對照組予以單純EN治療,通過表1可以看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RP、IL-6、PCT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患者炎癥指標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大黃有助于清除血漿內炎性遞質,對抑制病源性感染,緩解炎癥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觀察組患者腸內營養(yǎng)供給天數(shù)及住院天數(shù)均短于對照組,APACHEⅡ評分也低于對照組,說明大黃的應用有效地促進了患者康復,改善了其健康狀況,與朱雅碧等[10]研究結論具有相似性。
綜上所述,本組研究可證實,腸內營養(yǎng)聯(lián)合大黃有助于控制SAP患者炎癥反應,改善患者健康狀況,促進患者康復。然大黃能攻能守[11],其具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運用中應根據(jù)病情輕重緩急,寒熱虛實,靈活應用,鑒于樣本量的影響,本組實驗未將患者不良反應及遠期情況納入研究,建議開展大樣本研究患者遠期情況。
[1] 劉李,劉曉晨,豆發(fā)福,等.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非手術治療進展[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0,13(8):644-647.
[2] 李樹標,黃波貞,石羅君,等.重癥急性胰腺炎的中醫(yī)藥治療進展[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14):1593-1596.
[3] 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5,35(1):1-7.
[4] 吳小麗,吳金明.大黃聯(lián)合早期腸內營養(yǎng)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0,22(1):18-19.
[5] 徐聰,陳淵,董尚文,等.食管癌術后患者早期腸內、全腸外營養(yǎng)對比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4,54(11):56-58.
[6]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一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7] 曹秀梅,安舞鳳.大黃臨床新用途及其作用機理[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03,20(3):253-255.
[8] 尹廣軍.中藥大黃輔助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評價[J].中醫(yī)學報,2013,28(1):67-68.
[9] 許曉文.早期空腸內營養(yǎng)聯(lián)合生大黃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J].黑龍江醫(yī)藥,2011,24(5):27-28.
[10] 朱雅碧,欒雙梅.腸內營養(yǎng)聯(lián)合大黃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浙江實用醫(yī)學,2011,16(2):34-35.
[11] 陳燕,趙輝,謝銳,等.大黃的藥理及臨床研究近況[J].西南國防醫(yī)藥,2005,15(2):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