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世波
(萊陽衛(wèi)生學校,山東 萊陽 265200)
全國中職護理技能大賽圍繞“參與、交流、競技、提高”的宗旨,搭建了一個展示才能、開闊視野、提高技能的平臺。在大賽訓練中,教師不難發(fā)現(xiàn)護理技能教學與臨床護理的差距及大賽選手與普通護生的差距(見表1),這對護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中職護理教學的改革。
表1 大賽選手與普通護生的對比
護理技能大賽的評價體系體現(xiàn)了護理專家的護理理念,因此,護理教學改革應以護理大賽的評價體系為引導,在今后的護理實踐教學中加強護生的理論學習,強化其操作技能;加強其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yǎng),增強溝通能力;增強其心理素質(zhì),提高靈活應變能力;訓練其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1]。
1.1.1 加強護生理論學習 目前中職護生大多素質(zhì)較差、有厭學情緒、理論知識不扎實、護理技能操作程序不熟練。因此,教師應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以提高護生學習興趣、加強護生理論學習。同時,教會護生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技能。在理論教學中,做到學有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方法上,盡量做到教學做一體化,例如學習血壓測量技術時,可在實施中強化操作,同時思考注意事項。讓護生多思考、學中做、做中學,強化理論知識。
1.1.2 強化操作技能 護理對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由于班級人數(shù)較多、課時有限、實驗室相對不足等原因,護生操作技能普遍不強。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場景設計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規(guī)范示教保證操作的正確性,通過競賽展示保證操作的統(tǒng)一性,通過組長負責制保證操作的安全性及實效性。及時糾正護生操作中的錯誤,合理安排操作時間、場地,嚴格要求護生,強化訓練,提高護生的操作技能。
1.2.1 加強人文關懷 當前護生普遍缺乏愛傷觀念,大賽中有的選手為了快速完成操作,動作過猛,導致模型墜落;日常操作中主要表現(xiàn)為不愛惜實驗物品,在模型上亂寫、亂畫,由于大部分操作由模型代替患者,護生沒有把操作對象看成患者,操作中缺乏愛心和關懷。在教學中可設計情景讓護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自身體驗獲知患者需求,使護生時刻注意愛護患者。例如操作之前要解釋,以免患者緊張;操作中避免患者身體暴露時間過長,以免著涼;操作時動作要輕柔,以免傷到患者;操作完畢要感謝患者配合等。這樣既可增強護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又可引導護生樹立人文關懷理念。
1.2.2 增強溝通能力 護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技能,更要有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交流的能力。在大賽中,部分選手完全模仿指導教師的語言,生硬、呆板,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護理的整體質(zhì)量和效果。教師在教授護生實際操作的同時,應教會他們?nèi)绾闻c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交流。例如根據(jù)操作創(chuàng)設臨床問題情境,設計從入院到出院這一連續(xù)過程,教給護生護理日常用語,如介紹用語、安慰用語、征詢用語和解釋用語等。通過訓練使護生能夠正確稱呼患者,能夠語氣謙和、語速適中、態(tài)度專注、用詞準確、音量適中地與患者溝通,內(nèi)容應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不用專業(yè)術語,以取得患者的理解與配合,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
1.3.1 增強心理素質(zhì) 護生在護理技能大賽中由于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導致操作頻頻失誤。因此,教學時應注意訓練護生的心理素質(zhì),使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通過各種手段消除護生的心理障礙,確保護生“處變不驚”,可以采取更換場地、模擬考核、護生觀摩操作等方法加以訓練。
1.3.2 提高靈活應變能力 護生遇到突發(fā)狀況時,往往容易驚慌失措。在教學中需要訓練護生的靈活應變能力,同時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要以患者為中心,體現(xiàn)人文關懷;二是堅持“三查七對”,做好查對工作;三是加強無菌觀念,防止交叉感染[2]。例如在操作中物品落地,若影響操作,立即撿起并洗手,用物不可再用;若不影響操作可最后撿起并洗手,以節(jié)省時間。在教學中還可設置不同場景、障礙來訓練護生的應變能力,促進護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1.4.1 訓練評判性思維能力 評判性思維是個體應用已有的經(jīng)驗及知識,對所面臨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選擇、識別、假設,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判斷取舍的高級思維方法及形式[3]。大賽的病例分析中患者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如何判斷應解決患者的哪些問題以及問題的輕重緩急就需要護生善于捕捉信息,不能遵循單一的線性思維,而是運用評判性思維去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及時準確地判斷病情,從而提出正確的護理意見,并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評判性思維能力是高素質(zhì)護理人才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之一,教師可以采取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循證護理法、護理案例分析法等培養(yǎng)護生分析、判斷、反思、推理、解釋等方面的能力。
1.4.2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的職能是傳授知識,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知識和能力的人才[4]。護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離不開護理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支撐,離不開不斷的練習與思考[5]。例如:無菌操作中需要打開治療包取治療碗,按照常規(guī)開包法操作,在開包時碗內(nèi)的化學指示卡就會脫落。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生通過反復練習總結(jié)出了反向開包法,既不違反無菌原則,又解決了指示卡脫落的問題。護理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科特點,并結(jié)合護生實際,在教學中培養(yǎng)護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5]。
指導教師護理技能大賽前后的能力對比(見表2)充分說明開闊視野和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直接引導護生的學習和生活是加強護生學習、訓練、管理的重要且關鍵的一環(huán)。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zhì),護理教師更應明確自己的職責,開闊視野,更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質(zhì)。
表2 指導教師護理技能大賽前后的能力對比
現(xiàn)代護理正向兩個方向發(fā)展,一是向微觀深入,二是向宏觀擴展,這對護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提高護生素質(zhì),作為護理教師,要想跟上時代的變化,必須更新護理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拓寬護理教育途徑[6],滿足市場需求,這樣才能使護生滿足醫(yī)院的需要。教師可以采取師生交流、教師交流、網(wǎng)絡學習、醫(yī)院學習、請相關專家到校指導等方法開闊視野,多方位學習,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作為護生的引領者、教育者、咨詢者,要指導護生的操作與理論學習,首先,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在指導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其次,必須根據(jù)教學目標提高自身理論與操作水平,才能在指導護生的過程中有更好的說服力。同時,教師還應具備較強的愛心與責任心,必須讓護生感受到關懷,并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護生,使他們學會關懷他人。因此,教師除了“言教”外,更應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fā)揮“身教”作用,以提高教學效果。
護士技能大賽以人為中心,以人的需要為服務內(nèi)容,不僅要解除患者軀體上的病痛,還要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這不僅僅是護理大賽的標準,更是臨床護理工作的標準,我們應以護理技能大賽為引導促進教學改革,促進護生全面成長。
[1]張紅梅.分析技能操作競賽 促進護理實踐教學[J].全科護理,2012,10(9):2387-2388.
[2]劉美萍.參加護理技能比賽心得[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30(1):93-94.
[3]曹曉東,王世平,徐穎.臨床帶教中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7,21(9):2359-2361.
[4]王虹.高等護理教育中護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13):98-99.
[5]高云.護理教育要注重培養(yǎng)護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護理研究,2005,19(8):1594-1595.
[6]余同衷.更新護理教育理念 改進護理教學方法[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7(1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