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振山河北省武安市礦山鎮(zhèn)中心學校
學生口語訓練的嘗試
苗振山
河北省武安市礦山鎮(zhèn)中心學校
《語文課程標準》在口語訓練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nèi)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p>
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說到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于每一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難度。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口語能力培養(yǎng)的難度更大,更富有艱巨性。
1.利用教材訓練。
利用教材訓練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剛?cè)雽W的兒童,說話常常不完整,不規(guī)范,習慣于用方言進行交際。因此,在學生剛?cè)雽W學習拼音時,就要開始進行說話訓練,并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如:在教學四聲音節(jié)時,學習ti的四聲:ti球,亮亮在操場上踢球。 ti水,小紅到河邊提水。ti育,我喜歡上體育課。ti頭,爸爸帶我到理發(fā)店剃頭。學生可以根據(jù)四聲,組不同的詞,造不同的句子。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匯,又便于理解字義。既掌握了“ti”的四聲,又進行了語言訓練。
2.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口語交。
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口頭擴詞、造句。此外,讓學生自己說說你如何記住這個字,也可以訓練學生的說話。當然,老師要耐心等待,并給以指導.如在教學“好”時,先讓學生說說這個字是什么結(jié)構,是如何組成的,再讓學生說出這個字如何寫,如何記,如何組詞,如何造句,學生通過分析,知道“好”是左右結(jié)構,左邊是“女”,右邊是“子”,合起來組成“好”。組詞:好人,造句:這位老爺爺是個好人。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生字,把知識掌握得更靈活,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
3.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口語。
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口語,主要是通過教師與文本,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教師這三者的交際。如《家》這篇課文,既是一則充滿童趣的小詩,又是一篇進行口語交際的好教材。學習了課文后,學生對家的概念有了更豐富的理解。我便讓學生學著課文的樣子進行口頭創(chuàng)編。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huán)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交流欲望,樂于交際,善于交流,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創(chuàng)設交際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自由地進行口語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1.留心日常生活。
生活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廣闊空間,是口語交際的源頭、活水。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生就會感到親切,樂于表達。
如在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上,我面帶笑容,先用“嗨,小朋友們早!”的問候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然后向同學們作自我介紹“我叫×××,是你們的語文老師,也是你們的大朋友。我喜歡看書、唱歌、打乒乓球,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和小朋友在一起。誰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們忽閃著眼睛,揚起小手,嘴里“嗯嗯”地搶著要發(fā)言。我就抓住時機,用與一學生對話的形式教給他們交際的技巧。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一學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說:“你好,請問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接著又提出如“你家有幾口人?”“住在哪里?”“你最喜歡什么活動?”等問題,讓學生和老師一問一答,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介紹著自己。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交流,我又讓同桌互相對話,把自己想問的想說的都告訴對方,并讓說得好的同學上臺示范說。這樣,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來,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著口語交際,課堂氣氛熱烈而融洽。
2.巧妙布置作業(yè)。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一方面,提醒家長重視對孩子進行早期的口語交際訓練,做孩子的忠實聽眾,及時糾正孩子口語的毛病,同時要求家長語言規(guī)范。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語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在家庭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學了《秋姑娘的信》后,請孩子們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圣誕節(jié)到了,做張賀卡,并說幾句祝福的話送給自己喜歡的人。把你的同桌介紹給爸爸媽媽。這樣的作業(yè),學生樂做,又感興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生活給口語交際提供了源頭活水。教師要善于捕捉現(xiàn)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利用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1.課間交流。
對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說話方式,是人們運用口頭語言進行交際的主要形式之一,說話具有即時性。學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時間就是課間,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間交流中,要求學生對每一個話題的表述都盡量做到說流利、有條理、說準確,并注意選擇恰當?shù)膶υ挿绞?,形成良好的訓練氛圍和說話習慣,進行對話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對話中不斷糾正錯誤,提高說話質(zhì)量。
2.活動之后。
學校里經(jīng)常組織有意義的活動,在活動之后,學生往往還沉浸在快樂之中,余興未盡,在這種時候,每位學生都有“一吐為快”的欲望。教師可趁機組織學生把活動過程中自己最感興趣、最有意義或最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情節(jié)說給大家聽,這樣,學生說話的興趣盎然,而且有話可說。這時,教師要提醒他們注意自己口述的條理是否清楚,用詞是否恰當,語言是否流暢等,久而久之,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會自然得到提高。
3.利用節(jié)目進行說話訓練。
優(yōu)秀的電影、電視節(jié)目,學生都非常喜歡觀看,教師可從學生愛看的電影、電視節(jié)目中找到切入口,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說話訓練。如《西游記》是人人喜歡看的電視劇,在學生觀看后,我組織他們說說劇中的精彩情節(jié),訓練學生說話的條理性、準確性;對劇中空白的情節(jié)進行想象說話;有時讓學生轉(zhuǎn)述節(jié)目的主要內(nèi)容;我還組織了一次“《西游記》人物評論會”,學生的說話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層次性,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