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崇林
[摘 要] 近年來,上市公司也不斷發(fā)展,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交易不斷增加。上市公司進行關聯方交易的動因包括利潤、資產、契約、其他特定目的動因。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披露存在定價政策下披露內容不夠細致,權益性資金投資和關聯方之間資金占用時披露不充分,在擔保合同的披露過程中夸大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管理人員薪酬披露不詳盡的問題。上市公司應增強規(guī)范商品定價政策的披露,發(fā)揮注冊會計師外部審計作用,加強監(jiān)管部門的懲戒力度,完善《企業(yè)會計準則》對關聯方交易披露的要求,以此更為全面地揭示關聯方交易的情況。
[關鍵詞] 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披露;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B
一、上市公司進行關聯方交易的動因識別
(一)利潤動因
上市公司在進行關聯方交易時,往往受到利潤動因的驅使。上市公司通過與關聯方之間購銷商品、相互提供和接受勞務的方式來實現公司之間的利潤轉移,調節(jié)企業(yè)的利潤。
上市公司在與關聯方進行交易時,一方面,可以通過減少市場競爭機制下諸如廣告費、業(yè)務招待費等相關費用的開支來節(jié)約企業(yè)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是關聯方交易,所以,商品在進行定價時,定價政策就有更多的選擇空間。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調節(jié)商品的定價來影響企業(yè)的收入和成本,從而通過影響當期損益,達到轉移和調節(jié)企業(yè)利潤的目的。
(二)資產動因
上市公司在進行關聯方交易時,同樣會受到資產動因的驅使。上市公司通過向關聯方進行融資租賃,從而獲得機器設備等資產的控制權;通過與關聯方之間購銷除商品以外的設備和建筑物,從而轉移企業(yè)的長期資產;通過向關聯方取得的資金投資或進行資金占用,來獲得企業(yè)經營過程中所用的資金。上市公司可以通過這些方式,來實現自身資產的獲取和轉讓。因此,利潤動因是關聯方交易極其重要的動因之一。
(三)契約動因
上市公司在進行關聯方交易時,還會受到契約動因的驅使。上市公司為了占領市場,拓展銷路,可能會與關聯方簽訂代理銷售的合同。為了能夠獲得貸款支持,會通過與關聯方之間簽訂擔保合同進行擔保。此外,上市公司可能會與關聯方之間訂立許可協(xié)議來獲得商標等無形資產的使用權。因此,契約動因也是關聯方交易十分重要的動因。
(四)其他特定目的動因
上市公司的關聯方交易動因復雜,因此,還有許多特定目的動因驅使關聯方交易的發(fā)生。例如,為了達到將研究與開發(fā)項目轉移目的而發(fā)生的關聯方交易,以及上市公司支付給關鍵管理人員報酬的薪酬動因等共同組成了關聯方的交易動因系統(tǒng)。
正是由于關聯方交易的動因錯綜復雜,經濟環(huán)境又不斷的發(fā)生著變化,因此,上市公司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對關聯方交易披露的過程中,往往會有較大的問題出現,從而影響財務信息使用者的判斷和決策。
二、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利潤動因下,關聯方交易披露存在的問題
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在對關聯方交易進行披露時,必須披露定價政策。但是對定價政策的具體披露內容的規(guī)定不夠細致,因此,導致上市公司在對商品定價政策方面進行披露時,企業(yè)會設定不同的定價影響因素以及相應的權重,并采用不同的定價程序來確定產品的價格。因此,上市公司對商品定價政策的披露方面缺乏可比性。
此外,上市公司在對商品在進行定價時,可能采用成本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價值導向定價法等不同的定價方法,而每一種定價方法所考慮的定價因素又不盡相同,因此,也會降低關聯方交易在商品定價政策方面的可比性。
(二)資產動因下,關聯方交易披露存在的問題
在資產動因下,關聯方交易在披露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披露不充分的現象發(fā)生。
一方面,上市公司對與關聯方之間的權益性資金投資的披露中,往往披露不充分。由于資本市場的不斷發(fā)展,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往往會出現交叉持股的現象發(fā)生。錯綜復雜的持股關系,本身就很容易造成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的權益性資金投資的披露不充分。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很有可能為了掩蓋關聯方交易背后的交易實質,從而主觀上對企業(yè)的關聯方權益性資金投資的披露不充分,并對報表的公允性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對于關聯方之間的資金占用,往往披露不充分。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的資金占用往往不收取資金的占用費用,但是,按照相關規(guī)定,企業(yè)收取的資金占用費是需要進行納稅的。上市公司為了避免納稅,對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的資金占用情況的披露往往不充分。
(三)契約動因下,關聯方交易披露存在的問題
在契約動因下,關聯方交易在披露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問題。特別是在擔保合同的披露過程中,對存在擔保關系的關聯方企業(yè)的披露“過于充分”。
并主要體現在,對與上市公司存在擔保業(yè)務關聯方企業(yè)的資質、償債能力等相關情況進行包裝。使得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對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以及業(yè)務的承攬能力的認可度大幅提高,影響了財務報告使用人員的理性判斷。
此外,上市公司對為其代銷貨物而簽訂代銷合同的關聯方企業(yè)進行披露時,為樹立公眾對貨物銷售業(yè)績的信心,也很有可能對關聯方的銷售能力的披露“過于充分”。
(四)其他特定目的動因下,關聯方交易披露存在問題
特定目的動因下,上市公司支付給關鍵管理人員薪酬的披露方面不完整。一方面,《企業(yè)會計準則》對與上市公司存在關聯方關系的自然人的披露要求并不嚴格。另一方面,財務報告往往是由企業(yè)的關鍵管理人員參與并負責編制的,關鍵管理人員為了較少對公司資源獲取的限制,他們的薪酬并不會希望更多的其他人員知道。因此,在財務報告中對上市公司的關鍵管理人員的薪酬披露就很難做到完整詳盡。也使得投資人、特別是小股東們利益無法得到保障。
三、解決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披露問題的對策endprint
(一)規(guī)范商品定價政策的披露
為了解決在利潤動因下,上市公司在商品定價政策披露過程中可比性較低的問題,政府監(jiān)管部門應該對上市公司的定價政策的披露進行規(guī)范。監(jiān)管部門應該按照不同的行業(yè)、不同的地區(qū)等情況,對上市公司的商品采用的定價政策的依據、定價的程序等方面做出系統(tǒng)而詳細的約束,使得上市公司對商品的定價政策的披露有章可循,更為規(guī)范化。從而可以有效的提升上市公司的商品定價政策的可比性,并可以保證在財務信息使用者能夠較為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商品價格的定價信息的同時,也為商品定價的公允性做出了相應的保證。
(二)發(fā)揮注冊會計師外部審計作用
為了解決在資產動因下,關聯方交易披露不充分的現象。一方面,明確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相互的持股關系至關重要。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對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進行審計時,必須對公司的股權結構等相關信息加大重視程度。注冊會計師必須弄清上市公司的股份最終的持有人的情況,以判斷各項經濟事項是否為上市公司的關聯方交易。另一方面,注冊會計師應對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的存在資金占用的情況進行審查。檢查與上市公司發(fā)生資金占用的關聯方交易的披露、資金占用費的金額以及相關稅款的披露的金額是否恰當和充分。以此來解決在資產動因下,關聯方交易披露不充分的現象。
(三)加強監(jiān)管部門的懲戒力度
為了解決契約動因下,關聯方交易披露“過于充分”的問題,監(jiān)管部門應加大在財務報告披露過程中,對夸大關聯方能力的上市公司的懲戒力度。
一方面,在對財務報表的審查過程中,監(jiān)管部門若發(fā)現與關聯方實際能力不符的披露,要對上市公司進行相應懲戒。另一方面,監(jiān)管部門也要對關聯方的能力披露中的具有誘導財務報告使用者判斷的詞語進行審查,并責令上市公司進行修改。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減少在契約動因下,上市公司對關聯方交易披露中存在的“過于充分”的問題。
(四)完善《企業(yè)會計準則》對關聯方交易披露的要求
為了有效地解決在其他特定目的動因下,關聯方交易披露存在的不完整的問題。可以通過完善《企業(yè)會計準則》對關聯方交易的披露要求,提高上市公司對關聯方交易的披露強度的方式進行解決。
特別是對上市公司關鍵的管理人員的薪酬要進行相應披露。并應該對關鍵管理人員的薪酬按照貨幣性薪酬和非貨幣性薪酬等不同的類別進行分項披露。使得財務報告使用者能夠更好地了解關鍵管理人員的薪酬信息,保障上市公司的投資人的利益。
此外,對與上市公司存在關聯方關系的個人也需要進行較為詳細的披露。關聯方不僅包括關聯企業(yè),也包括自然人。因此對存在關聯方關系個人相關情況披露也極為重要,以此可以更為全面地揭示關聯方交易的情況。
[參 考 文 獻]
[1]谷豐,張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問題研究——來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農業(yè)會計,2014(2):52-55
[2]周浩,陶晶.我國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現狀研究[J].財會月刊,2013(8):18-21
[3]何瓊.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審計研究[J].財會通訊,2014(25):87-89
[4]常有新,官金華.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財會通訊,2013(8):40-41
[5]趙振智,黃靜.關聯方關系及關聯方交易審計[J].財會月刊,2012(20):54-56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