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苗,熊流新 (廣東省肇慶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肇慶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肇慶 526060)
抗感染藥物的廣泛使用在帶來良好的治療效果的同時也使細菌的耐藥性逐漸增強,耐藥菌引起的感染甚至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感染性疾病中,病原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已經(jīng)成為研究的重點問題。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比較常見的條件致病菌,患者發(fā)生原發(fā)感染的幾率更高。隨著抗生素的發(fā)展應用,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患病情況得到了大大改觀,但是很多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產(chǎn)生了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對青霉素和頭孢菌素等抗菌類藥物產(chǎn)生了很強的耐藥性,增加了患者臨床治療的難度[1]。本文對在我院內科分離出來的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進行了耐藥性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 年6 月~2013 年6 月期間我院內科病房收集到的痰和咽拭子標本一共1 800 份,其中有614 份標本分離出來致病菌,檢出率為34.11%。在致病菌中的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數(shù)量分別為170 和150 株,兩種菌類的數(shù)量占據(jù)致病菌總數(shù)的比例為52.88%,對于標本的留取和保存問題均以操作規(guī)程和要求為依據(jù)。
1.2 方法:使用上海復星細菌鑒定/藥敏分析系統(tǒng)進行細菌鑒定,用上海復星珀路 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微生物鑒定測試卡進行藥敏試驗,以1999 年美國國家臨床實驗室標準委員會推薦的標準作為藥敏判斷的依據(jù),質控菌株包括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非產(chǎn)ESBLs 株)、大腸埃希菌ATCC35218(產(chǎn)ESBLs株)和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2]。
進行ESBLs 確認試驗,實驗的方法為液體稀釋法:頭孢他啶、頭孢他啶/克拉維酸、頭孢噻肟、頭孢噻肟/克拉維酸、對以上四種藥物中的任何一種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在加入克拉維酸后,與克拉維酸的MIC 值降低3 個以上對倍稀釋度,然后判定為ESBLs。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WHONET5.4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檢出ESBLs(+)的總數(shù)為88株,占檢出總數(shù)的比例為26.67%,兩種病菌的具體檢出情況:見表1。
表1 兩種病菌檢出數(shù)
通過對各種抗菌藥的耐藥情況進行分析,可知ESBLs(+)的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對哌拉西林、頭孢他啶棒酸、氨芐西林、頭孢克洛、頭孢唑林等藥物的耐藥性比較強,耐藥率都超過了60%。兩種ESBLs(+)菌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的耐藥性呈高度的原因和內科應用抗菌藥物的局限性以及抗菌藥的廣泛使用有很大關系。此外,ESBLs(+)的菌株對頭孢他啶、頭孢克洛等藥物的耐藥率相比較ESBLs(-)菌株來說增加顯著,ESBLs(+)和ESBLs(-)對于四環(huán)素、復方新諾明等藥物的耐藥比率差別比較小,ESBLs(+)和ESBLs(-)對諾氟沙星等藥物的耐藥率在3.57%到28.97%之間。
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腸桿菌科細菌中臨床分離比較多的細菌種類,寄生的部位通常為人體的呼吸道和腸道,是導致人體感染的條件致病菌,一旦患者免疫功能比較差,則會容易出現(xiàn)感染的情況,而且被感染的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較嚴重,而且如果預后不良會威脅患者生命。
在本次研究中,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據(jù)致病菌總數(shù)的比重為52.88%,其中檢出ESBLs(+)的總數(shù)為88 株,占26.67%。這些數(shù)據(jù)和孫秋林等人的報道存在差異,主要原因在于各個醫(yī)院使用的抗菌藥物不同,和本院ESBLs(+)的菌株數(shù)量較少也有一定關系。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阿莫西林鈉舒巴坦鈉、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是本院用來進行治療的常用藥物,研究顯示ESBLs(+)的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對哌拉西林、頭孢他啶棒酸、氨芐西林、頭孢克洛、頭孢唑林等藥物的耐藥性比較強,主要原因在于該類抗菌藥物的局限性和過度使用[3]。其次,ESBLs(+)對于某些藥物的耐藥率會明顯增加,ESBLs(+)和ESBLs(-)對于四環(huán)素、復方新諾明等藥物的耐藥比率差別比較小,對于對諾氟沙星等藥物的耐藥率比國內報道明顯降低,主要原因就在與患者免疫功能較低。
目前,我院對于ESBLs(+)菌株的碳青霉烯類的抗菌藥物最為敏感,而ESBLs 的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檢測為陰性的菌株對,對于亞胺培南及美羅培南兩種藥物沒有產(chǎn)生耐藥性,對阿米卡星等藥物的耐藥率在0 到6.19%之間,相對來說比較低。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對于 頭孢噻肟、頭孢曲松等藥物的耐藥率都沒有超過10.6%,對 頭孢克洛、頭孢呋辛的耐藥率在20.7%和21.9%之間[4]。綜合報道和兩種病菌的耐藥性的研究分析結果可知,ESBLs(+)革蘭陰性桿菌在不同的地區(qū)和醫(yī)療機構的散播情況是不同的,控制較好的情況下能夠ESBLs(+)的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比率。ESBLs(+)的增加趨勢和臨床使用的抗菌藥物的種類有關。因此,在抗感染治療中抗菌藥物的使用和ESBLs 多的常規(guī)檢測要同時進行,避免ESBLs 產(chǎn)生并擴散。ESBLs 是一種耐藥性比較強的菌株,對青霉素和頭孢菌素類藥物均有耐藥性。所以在選擇抗菌類藥物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要以微生物室的藥敏報告結果和細菌學資料作為參考,監(jiān)測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對抗菌藥物進行有效控制和合理使用,避免使用無效的抗菌藥物并防止ESBLs(+)耐藥菌的產(chǎn)生。
[1] 溫 鴻,章虹霞,石 娜,等.醫(yī)院感染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臨床分析及耐藥監(jiān)測[J].溫州醫(yī)學院學報,2013,43(11):757.
[2] 鄒自英,劉 媛,朱 冰,等.臨床分離產(chǎn)ESBLs 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20):2662.
[3] 邱令法,裴碧娜.產(chǎn)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檢測和耐藥性分析[J].檢驗醫(yī)學,2012,27(5):169.
[4] 陳 聰,葉 英,江 洋,等.安徽地區(qū)PMQR 基因陽性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 流行特征的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3,38(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