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芳
甘井子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大連 116031
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受心理健康狀況、父母教養(yǎng)方式、睡眠時間、考研、網絡使用情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1-7],逐漸成為大家密切關注的問題。通過對某大學學生的基本情況、心理健康狀況等進行調查和分析,探討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性別、家庭經濟狀況、父母文化程度等多個指標與學習成績的關系,旨在找出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心理因素,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成績采取相應的措施和對策提供科學依據。
該次調查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大連市某大學三年級所有在讀學生共612名,該組學生管理、日常生活、學習環(huán)境、考試時間及考試科目等相近,有較好的可比性。
1.2.1 問卷設計 采用自編的一般情況調查表和SCL-90問卷。一般情況的問卷調查項目包括:專業(yè)、性別、年齡、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是否貧困、對專業(yè)的滿意度、生活狀況的滿意度等21項一般情況因素。自評量表SCL-90有90項反映個體常見心理癥狀的項目組成,從中分出10個癥狀因子。
1.2.2 資料收集 在同一時間對所調查學生以記名的形式填寫問卷,要求被調查者按照自己近一周的真實心理癥狀。學生的學習成績直接從教務科獲取學生上一學年度主要課程的考試成績,以4門主要考試課程的平均分做為研究參數。
用Excel2003建立問卷數據庫,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
該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612份并全部收回,有效問卷556份,有效率為90.85%,男生190人(34.17%),女生366人(65.83%)。
2.2.1 不同心理健康類型性別分布SCL-90量表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總分最低分為90,最高分為353,全部有效樣本中,心理障礙者共計47人,占總數的8.45%,而女生的心理障礙比例略高于男生,經χ2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2.2 癥狀自評量表癥狀因子測查情況 對該次調查的556名學生各因子呈陽性癥狀檢出率結果見表1。
2.2.3 心理狀況與學習成績 該次所調查的學生上一學年度4門課程成績的平均值為(72.10±7.77)分。最低成績?yōu)?4.43分,最高成績?yōu)?0.25分。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的平均成績較正常組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不同心理狀況平均成績差異比較(±s)
表2 不同心理狀況平均成績差異比較(±s)
組別平均成績心理障礙組正常組tP 69.81±7.78 72.31±7.50 2.11 0.035
通過對性別、家庭居住地、每天上網時間、是否考研、家庭人均年收入、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職業(yè)等16個一般情況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家庭居住地、每天上網時間、父親文化程度、母親職業(yè)和文化程度對成績有影響,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以上述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一般情況因素及SCL-90量表各因子為自變量,以成績?yōu)橐蜃兞孔龆嘣貧w分析,結果顯示: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恐怖、偏執(zhí)與成績呈正相關,其中人際關系敏感對成績的影響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軀體化、抑郁、敵對、神經病性與成績呈負相關,其中抑郁、神經病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大學生學習成績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
該次調查顯示,調查對象SCL-90量表各因子陽性人數檢出率為0.72%~4.14%,前3位依次為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引起這些癥狀的原因既有社會環(huán)境問題,也有教育環(huán)境問題,還有個人本身性格特征問題,與國內一些研究結果基本一致[8]。
調查顯示大學女生較男生學習更認真,有考研意向的學生更加注重學習,母親的文化程度可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母親子女的第一啟蒙老師,承擔著更多對子女的養(yǎng)育,在潛移默化中對子女影響至深,母親的文化程度會影響其對子女的養(yǎng)育方式、親子關系及家庭氛圍,從而對子女的心理素質的形成產生影響。
心理健康狀況對學習成績有影響,其中人際關系、抑郁、神經質是影響學習成績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督促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需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校方應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現狀,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建立心理咨詢室、開展文體活動、社區(qū)公益活動等[9],幫助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1]晏曉波.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貧困大學生心理狀況的影響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3,16(7):1220-1222.
[2]吳含,金天星,王斐然,等.某醫(yī)學院大學生網絡成癮對學習狀況的影響[J].醫(yī)學研究與教育,2014,31(1):57-60.
[3]陳麗霞,田常青,雎巧燕.內蒙古地區(qū)網絡成癮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4,46(9):1025-1027.
[4]趙舒薇.青少年睡眠與學業(yè)成績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20(9):820-821,852.
[5]程春燕,張琴,李正赤.考研事件對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3,40(23):4372-4374,4377.
[6]鄒坤.不同學習成績醫(yī)學生心理狀態(tài)水平比較[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14):126.
[7]趙雪雪,王碩佳,吳含,等.大學生網絡成癮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6):123
[8]盛立英,侯文,徐曼,等.醫(yī)科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4,30(8):1084-1085.
[9]高尚,王在翔,尚積玉,等.醫(yī)學生學習問題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3(7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