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淑芳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0075)
《財務會計實務》的知識點非常多,囊括了資產(chǎn)、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和財務報表等方面的幾百個知識點。對于只學過《基礎會計》的學生來說,自學難度較大。如果沒有教師的正確引領,學生很難掌握這些知識點的精髓和要領。
《基礎會計》是《財務會計實務》的先行課程,由于同一班級學生對《基礎會計》的掌握程度不同,導致在《財務會計實務》的學習中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而在傳統(tǒng)班級制授課方式下,教師面臨的對象是全體學生,他們只能根據(jù)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情況決定教學進度。這種“一刀切”式的教學內(nèi)容,就會造成一部分學生“吃不飽”和一部分學生“吃不了”的現(xiàn)狀,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的低下。
《財務會計實務》課堂教學中,教師雖然采用了分崗位的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方法,同時借助財務會計實訓軟件加大財務會計的實訓操作,但仍然不能較好的解決學生被動學習的情況。而且單一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逐漸失去新鮮感,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最初的熱情就會蕩然無存,失去學習興趣。
“微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有機化學教授LeRoy A.M cGrew在1993年所提出的“60秒有機化學課程”,以及英國納皮爾大學T.P.Kee在1995年提出的一分鐘演講。當前的微課概念是2008年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提出并運用于在線課程。他提出微課是一種以建構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通過聲頻或視頻音像錄制的60秒課程,為學生提供短小精悍并且方便快捷的自主學習資源。
微課在國內(nèi)最早是由廣東佛山的胡鐵生老師提出來的,胡老師認為: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wǎng)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境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wǎng)絡課程資源。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對微課的定義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xiàn)方式,圍繞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有機結合體。
1.時長短,粒度小,內(nèi)容精。微課時長一般為5-10分鐘,這符合人們的視覺駐留規(guī)律。微課的知識粒度小,教學內(nèi)容化繁為簡,其主題可以是講解一個知識點,演示一個技能點。教師不講繁瑣的理論,只講核心要點和操作方法。學生一次只學一個知識點,積少成多,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2.形式多樣,形象生動。微課形式可以是PPT演示文稿、Flash動畫、情景劇視頻、教學錄像等,多樣的教學情境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觀看熱情,且能反復播放觀看,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3.適于移動碎片化學習。由于微課視頻采用適于網(wǎng)絡傳輸?shù)囊曨l格式(如flv、m p4、wm v等),資源總?cè)萘恳仓挥袔资?,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智能手機、iPad、PC等終端設備在線觀看、下載資源,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進度、興趣愛好進行自主學習,滿足學生對移動學習、個性化學習、碎片化學習的需求。
微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和資源,一般時長控制在5~10分鐘,因此在知識點的選擇上一定要細微且準確。同時微課作為一種媒體,選擇的知識點要適合使用多媒體表達,例如選擇那些適合加入豐富的圖形、動畫、視頻等的重點和難點?!敦攧諘媽崉铡分R點眾多,但并不是每一個知識點都需要做成微課,例如一些概念性的知識點只需點透,無需通過制作一個微課來呈現(xiàn)。通過微課制作教師團隊的討論和篩選,《財務會計實務》課程共選擇了100個理論知識點和技能知識點進行微課的制作。
對《財務會計實務》課程中會計各崗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構建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制作思路。在微課制作的過程中,選出的知識點基本按照以下六個步驟進行設計:一是真實經(jīng)濟業(yè)務引入,配以原始憑證→二是列出工作任務→三是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處理→四是知識鏈接→五是能力過關→六是課后訓練。
根據(jù)《財務會計實務》知識點和技能點的不同,微課制作工具也有所不同,對理論知識點主要使用學校錄播室通過錄屏軟件,在教師講解事先準備好的ppt上課時就同步完成了微課的錄制。而對一些技能操作性強的知識點在微課制作時采用了真實場景再現(xiàn)、真人視頻相結合的方式。
微課錄制時,對于講課使用的ppt課件的背景顏色,格式、動畫都要進行優(yōu)化。授課教師也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語言要求準確、精煉,盡量避免重復;其次考慮到視頻錄制微課的效果,要求授課教師衣服顏色明亮,盡量避免穿黑色、白色和花色的衣服;最后要求教師授課時儀表端莊、聲音鏗鏘有力、神態(tài)自然親切、注重與學生的眼神交流等。
微課后期制作時需要加入字幕,同時要按照微課制作的要求加入合適的片頭和片尾,最終形成各個知識點的微課作品。這些微課作品統(tǒng)一上傳到學院的“空中課堂”,供學生進行在線觀看和下載。
《財務會計實務》微課實踐表明,在高職會計專業(yè)教學中推廣微課的實踐與應用,有利于學生個性化、差異化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但同時也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財務會計實務》課程涉及的知識點很多,教師應結合微課的表現(xiàn)形式及特點對知識點做出合理的篩選,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使用微課的形式,如果知識點選擇不當,很容易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效果,從而讓微課流于形式。
針對高職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興趣不高的學習特點,教師應加強和學生的交流與互動,邀請學生參與微課的制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被動學習轉(zhuǎn)化為主動學習。
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變化,《財務會計實務》知識點的賬務處理有時會發(fā)生變化,應及時進行微課資源庫的內(nèi)容調(diào)整和補充。
隨著手持移動數(shù)碼產(chǎn)品和無線網(wǎng)絡的普及,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能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作為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相信“微課”這一教學方式將會在高職《財務會計實務》課程的教學中有更好的應用和推廣。
[1]黃瑞,龔諍.微課在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初探.經(jīng)濟師.2015(7).
[2]朱顯鴿.微課在高職《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陜西教育(高教).2015(3).
[3]倪振榮,魏麗.基于微課模式下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10).
[4]程曉鶴.《記賬憑證的裝訂》微課設計與開發(fā).知識經(jīng)濟.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