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
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中學的有同學在網(wǎng)上詢問:“為什么恐怖片那么嚇人,我們還是很愛看呢?”從這篇文章中,你也許能找到答案。
恐懼感的由來
我們知道,人類的祖先曾經(jīng)長期生活在一個虎狼環(huán)伺的危險環(huán)境中。大約在250萬年前,也就是我們的遠古祖先——南方古猿的活躍時期,東非大草原上生活著18種以上的大型肉食動物,其中包括現(xiàn)已滅絕的劍齒虎和巨鬣。毫無疑問,我們的祖先曾被載入過這些猛獸的食譜,這有化石為證。1970年,在南非一處洞穴中挖掘出一具35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兒童頭骨化石。頭骨上留有兩圈豹的牙印。在其他挖掘出的人類骨頭化石中,也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上面有被其他動物像獅子、鬣狗、鱷魚甚至鷹咬出或抓出的印痕。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對這些駭人動物的恐懼在人類的生理和心理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進化賦予我們一套非常靈敏的“預警系統(tǒng)”,以對付曾威脅過我們祖先的那些致命動物——蛇、蜘蛛,尤其是大型的猛獸。這套系統(tǒng)一旦觸發(fā),就會立即啟動一系列的生理和情緒反應,為我們的身體是逃跑還是戰(zhàn)斗做好準備。瞳孔放大,心跳加速,血液涌向肌肉,血糖升高,免疫和消化等非緊急功能暫時關閉。我們賦予這些應激反應一個總的名稱——恐懼。
這套“預警系統(tǒng)”非常敏銳,幾乎一觸即發(fā),因為高估危險的代價遠低于對危險估計不足所付出的代價。試想一下,你若把草叢中的一塊石頭認作了虎,頂多是受一場虛驚;你要是把一只虎當成了石頭,很可能就會要了你的命。所以,哪怕極其微小的一點暗示,只要感覺像是一個威脅,人們也會做出激烈的反應,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居民也不例外。譬如,突然間看到草叢中的一根橡膠軟管,浴室里的一只蜈蚣,或是在黑暗中聽到草葉的“沙沙”聲,我們立刻就警覺起來,膽小者甚至開始頭皮發(fā)麻。
除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猛獸和毒蟲,人類的想象力還為我們臆造出了僵尸、鬼怪和其他超自然的存在。它們在我們身上喚起的生理和情緒反應,跟遇到猛獸襲擊的效果是一樣的,即恐懼感。我們會認為,它們像猛獸一樣在黑暗中對我們虎視眈眈,伺機奪走我們的性命,在它們面前我們是軟弱無力的。
過去的兩種解釋
但是,既然恐懼對于每個人都是一種不愉快的經(jīng)歷,為何這么多人還要去看恐怖片,把感受恐懼當消遣呢?
歷史上,人們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曾為此提供過一種解釋,說看恐怖片可以滿足人們潛意識中的欲望。舉一個例子:生活中一個膽小如鼠的人,潛意識里可能渴望自己強大起來。所以,他在欣賞恐怖片時,就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想象成影片中那個所向無敵的角色,通過這種方法來滿足自己潛意識里的欲望。
這個說法聽起來有一定的道理,但鑒于弗洛伊德的很多觀點都被現(xiàn)代神經(jīng)生物學家斥為“胡說”,所以它正確與否,我們不得而知。
20世紀80年代,有人提出過另一種解釋,說在黑暗中看恐怖片為戀愛中的少男少女提供了一個拉近彼此距離的機會。比如說,在恐怖鏡頭出現(xiàn)時,許多女生說不定會順勢倒進男生懷里;而男生可以以自己面對恐怖場景時鎮(zhèn)定自若的神情博得女生的好感。這話聽起來雖然有道理,但似乎還是沒有徹底解釋清楚恐怖片的魅力所在。
恐懼,并快樂著
一個更合理的解釋來自一名叫SM的女性。因大腦中掌管恐懼感產(chǎn)生的腦區(qū)受到損傷,SM以不懂何謂恐懼而出名。數(shù)年前,研究人員給她看了一系列恐怖鏡頭的剪輯,她非但沒有表現(xiàn)出半點恐懼,反而感到很興奮,很有趣。
這說明,在觀看恐怖片時,我們受到的并非只有驚嚇,在恐懼的背后,還潛藏著一種給人帶來愉悅感的獎勵機制。SM的大腦中掌管恐懼感產(chǎn)生的腦區(qū)雖然受到了損傷,感覺不到恐懼,但負責獎勵的腦區(qū)并沒有受損,所以她在看恐怖鏡頭時,只感到純粹的愉悅。
從生理學上看,“恐懼伴隨著某種不易覺察的愉悅”的說法也是站得住腳的。我們知道,恐懼可以讓人遠離危險的敵害。換句話說,恐懼給人帶來安全。這對生存是有利的。而對于任何有利于生存的事情,我們的大腦都會制造“快樂”作為獎勵:大腦中確實有一個負責獎勵的中樞,一旦我們做了對的事情,它就釋放多巴胺等物質,讓我們身心感到愉悅,鼓勵我們日后遇到類似局面也采取同樣的對策。
當然,這種獎勵機制也是長期進化來的。在獎勵機制的作用下,伴有快感的人,更容易幸存下來,更容易把他們的基因遺傳下去。結果,人類整體上就進化出了“恐懼,并快樂著”的本能。
這種快樂由于是跟恐懼攪在一起,一般是不易被覺察的。不過我們每個人都有過此類體驗,譬如,當我們遭遇一場意外,被嚇得半死之后,倘若轉危為安,心情就會特別舒暢——很多時候,快樂的程度幾乎跟恐懼的程度成正比。只是在這種情況下,人的理智會阻止他把這種“心情舒暢”理解為“快樂”,盡管兩者本質上是一回事。
另外,在觀看恐怖片時,我們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處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中,所以就更樂意去體驗對我們不構成實質性威脅的恐懼刺激了。這種刺激甚至還有積極的意義:在我們體驗了自己制造出的恐懼之后,倘若在現(xiàn)實中遇到類似事情,就能更好地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