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紅,廖春蓮,秦 燕,李曉玲(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婦科,重慶400010)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優(yōu)質護理的開展,臨床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新時期護士的素質要求提高。而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鞏固的重要階段,是培養(yǎng)高質量實用型護理人才的重要途徑[1]。實施正確的帶教方法,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及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目標教學是根據(jù)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及課程專家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和“掌握學習策略”,按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和形成性測試手段,通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技能,開發(fā)學生智力的一種教育教學過程[2]。目標教學法是一種以教學目標為核心和主線實施教學的方法,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目標為主線的教學方法[3]。神經內科積極改革臨床教學模式,在護理本科實習生臨床帶教中采用一對一目標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及教師的積極性,收到良好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本科實習的本科護生,年齡21~22歲,來自重慶醫(yī)科大學、成都中醫(yī)藥大學、瀘州醫(yī)學院、川北醫(yī)學院4所全日制醫(yī)學院校。以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本科實習生54名為對照組,其中男3名,女51名,年齡21~23歲,平均(21.56±0.50)歲;以2012年 7月至2013年6月本科實習生48名為觀察組,其中男4名,女44名,年齡21~23歲,平均(21.52±0.51)歲。兩組護生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跟班模式帶教方法,觀察組采用一對一目標教學方法,通過目標制定、實施、評價三個步驟完成教學。
1.2.1 帶教模式 科室設置一位教學組長,根據(jù)本院臨床護理教研室制訂的《臨床帶教教師遴選表》選拔符合條件的優(yōu)秀護士擔任帶教教師。實施一對一帶教,即每位護生在實習過程中由一位固定教師帶教。教師學生相對固定,有利于師生溝通,利于教師掌握學生實習目標達成的進度。要求帶教教師具備良好的護理能力行為和教學能力行為,在實際工作中做到“知、信、行”一致[4]。
1.2.2 目標制定 實習目標的確立要具體明確,一一列出通過實習要求學生應學到的具體內容,體現(xiàn)知識的系統(tǒng)性、層次性,明確提出學習內容的理解、記憶、應用等不同的要求。參照學校及護理部實習大綱要求,結合科室情況制訂本科實習帶教總計劃及總目標。護生教學目標主要包括態(tài)度、知識、技能等三方面,根據(jù)每批護生情況及入科時間長短制訂每周教學計劃及目標,使學生周周有目標,天天有任務,逐步達成最終實習目標。周目標計劃是實習及教學活動的核心,是達成??颇繕撕突A目標的方法和步驟,也是達成總目標的基礎和關鍵,它既是教師備課的向導,又是學生預習的提綱[5]。前期教學目標主要包括基礎護理及??苹A知識技能。后期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護生責任制整體護理能力,包括??浦R、護患溝通、健康宣教、應急處理等能力。
1.2.3 目標實施 每批護生入科第1天,由教學組長進行入科教育,主要講解科室人物環(huán)境、規(guī)則制度、常見病種、帶教模式、教學計劃及目標、出科考核等,使學生初步明確??茖嵙曋R、技能及態(tài)度目標。并將每周教學計劃以及每周應達到的目標寫于排班表上。第1周由教學組長統(tǒng)一帶教,并安排各帶教教師對需掌握的技能進行統(tǒng)一示范。第2周開始,根據(jù)各教師性格特點、帶教風格和護生情況,進行一對一帶教。并每周根據(jù)計劃統(tǒng)一由教學組長安排??评碚撝R講座、教學查房、疑難病例討論等教學活動。每位教師根據(jù)科室教學計劃和周目標進行帶教,加強學生臨床護理實踐、溝通技巧、病室管理等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組長每周按照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了解教學效果,并將教學實習意見進行反饋、總結。
1.2.4 考核與評價 教學組長根據(jù)教學活動情況制定實習生出科理論考核試卷,并組織護生統(tǒng)一參加理論考核。每位護生抽考一項基礎護理操作技能和一項專科操作技能。教學組長根據(jù)全院統(tǒng)一制訂的《實習生綜合素質考評表》對每位護生進行形成性評價。最后綜合理論、操作、綜合素質三方面成績,根據(jù)比例統(tǒng)計出護生總成績。護生出科前召開座談會,發(fā)放匿名問卷調查表,評價帶教教師教學質量及帶教態(tài)度,并向患者發(fā)放調查問卷等。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運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分析兩組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綜合素質考核,運用χ2檢驗分析兩組護生對臨床帶教的滿意度及患者對兩組護生的滿意度。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生綜合素質成績、理論、操作考核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開展一對一目標教學法后護生對臨床帶教的滿意度及患者對實習護生滿意度顯著提高,見表1~3。
表1 開展一對一目標教學法前后兩組護生理論成績、操作技能、綜合素質對照表(ss,分)
表1 開展一對一目標教學法前后兩組護生理論成績、操作技能、綜合素質對照表(ss,分)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理論成績 操作技能 綜合素質92.5±3.5 81.5±3.8 14.99<0.01 48 54 t P--93.5±2.8 82.5±3.6 16.90<0.01 95.5±3.2 84.5±3.9 15.30<0.01
表2 開展一對一目標教學法前后護生對教學滿意度調查表
表3 開展一對一目標教學法前后患者對實習護生滿意度調查表
在整個實習過程中一位護生固定一位帶教教師,增加師生之間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歸屬感,利于建立互信橋梁。由于護生在本科實習周期僅有4周,固定帶教教師,能使護生更好地適應帶教教師教學風格,避免因頻繁更換帶教教師使教學工作出現(xiàn)波動管理現(xiàn)象[6],教學活動出現(xiàn)重復或脫節(jié)。一對一帶教保持了帶教連貫性,利于教師掌握學生學習任務完成情況,方便教師能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作出相應調整。
設定每周教學目標,并展示于排班表上,能讓護生明確自己的具體任務和應該達到的標準。由于目標的促進作用,減少了護生被動性和盲目性,增加了護生學習主觀能動性。通過教學目標的設定,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能更好地培養(yǎng)護生發(fā)現(xiàn)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7-8]及團隊協(xié)作精神。教學目標由易到難,教學活動環(huán)環(huán)緊扣,不僅能緩解學生對于轉科的不適應感,還能增加學生信心,使其循序漸進達到最終目標。
實施目標教學法能讓學生及教師同時明確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在每周教學目標指引下,帶教教師能更具體地為學生實施教學活動,有助于教師在帶教過程中抓住重點,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一對一目標教學法有助于護生對帶教教師及教學質量的考評。由于每周具體明確的目標,教師與學生可以自行測試教學活動效果,并進行相應的分析與整改,提高教學質量。
[1]易華容,王霞,吳曉霞.目標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7,7(10):39-40.
[2]黃婷.目標教學法在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醫(yī)藥前沿,2013,3(21):189-190.
[3]李洪清,劉會龍.目標教學法模式在內科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8(6):732-733.
[4]宮玉花,王艷,陸虹,等.對臨床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10-13.
[5]余詠,胡華,郎紅娟,等.目標教學法在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2,23(3):234-235.
[6]李雪雁,黃利娥,李英嬌.一對一分階段目標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199-201.
[7]呂仲蘭.目標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8):116-117.
[8]鄭小芳.目標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3(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