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德推薦:奈保爾在1992年到紐約作了一次演講,題目就是《我們的普世文明》。演講詞收入《作家與世界》,是該書的后記。我以為原來的書名很好,改動似屬不必。推薦這本書,是想請大家注意一下我們閱讀興趣的局限。對所謂的“第三世界”各國的歷史和時勢,我們是不甚了了的。奈保爾這本書(序言和后記不算)收有二十篇文章(阿根廷那篇長達百頁),分“印度”、“非洲與大流散”和“美洲記事”三個板塊,創(chuàng)作于1962年至1992年。現(xiàn)在經(jīng)常說“走向世界”,但是興趣卻是集中在自身:我太有趣了,你們來看!一個文化的活力往往取決于該文化的中上階層對外部世界的濃烈興致、充分了解和自覺的比較意識。
寫小說其實不難(一般而言,寫出真正優(yōu)秀的作品又當別論),寫出奈保爾這本集子里的文章才是難的。我們的新聞界、外交界乃至政界中一些人士也要一改慵懶的作風,使自己變成如饑似渴的學習者、讀書人。出使外國,必須深入社會,而不是在孤島上享受中餐。要想“引領時代”,不妨從奈保爾的敘事方式中學到一些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