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發(fā)強
【關鍵詞】 校長;學校管理;理念;制度;
目標;人格魅力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6—0032—01
校長是辦學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貫徹者,學校管理的指揮者。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好校長能成就一所好學校。那是因為一個好校長,能夠在辦學中根據(jù)學校自身的情況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抓住學校發(fā)展的主要矛盾,準確做出判斷,科學規(guī)劃學校發(fā)展目標,引領師生改變學校、發(fā)展學校。本文結合筆者實踐談談校長在治校中需要從哪些方面提高學校管理的層次,造就名校,辦出和諧教育。
一、要用先進的理念引領學校
辦學思想是校長的教育理念、信仰、價值觀在學校工作中的體現(xiàn),是校長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的展示。辦學理念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思維結構,是校長對教育的理性認識和理想追求,它決定著校長的教育行為、學校的辦學方向。鮮明、科學的教育理念是學?;谖幕肺缓腿瞬排囵B(yǎng)特色的凝聚,是新時期學校發(fā)展的方向和目標定位的選擇,是引領學校持續(xù)發(fā)展的指南。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币虼耍芊裼凶约旱霓k學思想和辦學主張,是一個校長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從這個意義上講,校長職務不僅僅是行政職位,更是一種學術地位。校長應有學者風范,要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貫穿于日常的管理活動中,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去影響和帶動教師,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轉化為教師的行動。
二、要致力于學校的制度建設
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對辦學負有法律責任。同時辦學是法律賦予校長的職責,由此,校長行使辦學權力時應具有強烈的法制觀念,必須依法辦學,依法治教??茖W、規(guī)范的制度是校長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證。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校長及學校辦學思想的外化。因此,校長治校的首要任務是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在制定制度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揚民主,注意發(fā)揮教代會的作用,使制度“合法化”,這樣才能被廣大教職工所認同并自覺遵守。
對一所學校來說,除了有一套好的制度外,還需要狠抓制度的落實??梢哉f,一切制度、規(guī)定,如果沒有檢查和督促,沒有良好的運行機制,沒有實在的措施作保證,都將變成一紙空文。
三、要形成特有的管理風格
辦好一所學校,歸根到底是要進行學校的文化建設和積量。學校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須加強文化建設,以特色文化立校。學校之間的真正差距,并不是物質上的差距,而是學校文化之間的差距。一所成功的學校必定有其內(nèi)在的精神積累和成功的管理理念,這是一所學校長期形成的無形資產(chǎn)和寶貴財富,是維系、規(guī)范、凝聚全體教職工的精神紐帶。因此,校長要注重辦學經(jīng)驗的積累和校園文化精神的積淀,并且加以揚棄、總結提煉,使其上升為理論,不斷探索適合學校實際和發(fā)展需求的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和管理風格。
四、要用創(chuàng)新動力發(fā)展學校
管理好學校是校長的責任,思考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能夠贏得未來的競爭是校長更高層次的責任。校長要帶頭開展教育科研,積極探索、研究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問題,站在理論的前沿去指導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育,這才是辦好學校的根本。
校長要樹立科研興校的思想,尊重教育規(guī)律組織教育活動,大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特別是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至關重要。校本就是立足于學校發(fā)展,研究學校、教師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問題。校長、教師應成為研究的主體,通過研究解決問題,規(guī)劃發(fā)展,促進發(fā)展,提升學校品位。
五、要有明確的辦學目標
就辦學目標而言,作為校長,在抓好常規(guī)管理的同時,應該考慮學校如何進一步發(fā)展,如何提高辦學的層次。用開闊的眼界和抱負,認真規(guī)劃學校未來的發(fā)展,把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作為辦學的根本目標,使學生在情感、道德、能力、體魄、精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
校長還應善于提出學校各個時期的發(fā)展目標,并且把制定目標的過程變成動員、激勵全體師生不斷奮斗、努力進取的過程,以堅定的信念、鍥而不舍的精神去實現(xiàn)自己的辦學追求。
六、要用人格魅力影響學校
首先,作為校長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質去影響師生、感染師生。要努力提升個人魅力,使自己的思想有輻射力,道德有感召力,威信有穿透力,學校才能形成一種弘揚正氣的主流意識,才能帶出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
其次,校長要有寬闊的胸懷、健康的心態(tài),以及親和力。作為校長,要善于集思廣益,善于傾聽師生員工的心聲,理性地接受不同意見,學會理解、寬容,善于為教師喝彩,維護教職工、學生的人格尊嚴,加強與教職工、學生的交流與溝通,用自己的言行拉近與師生的距離。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