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磊
摘 要 新時期,高校安全穩(wěn)定工作面臨很多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加強大學生預警教育,對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推進和諧平安校園建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從大學生預警教育的內涵入手,分析了加強預警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應采取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 大學生 預警教育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3.087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Warning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YU Lei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 300204)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colleg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faces many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strengthen early warning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harmonious and safe campu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arning education,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early warning education, and proposed measures to be take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arly warning education; importance
作為培養(yǎng)和輸送人才的重要場所,高校的穩(wěn)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的穩(wěn)定。新時期,高校穩(wěn)定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宗教滲透、民族問題、心理障礙、就業(yè)壓力、群體事件、自殺暴力等問題都直接威脅到高校的教學秩序和安全穩(wěn)定。因此,如何及時有效地加以防范和應對,通過加強大學生預警教育來提高校園維穩(wěn)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新課題。
1 大學生預警教育的涵義、內容、特征和功能
1.1 大學生預警教育的涵義
根據(jù)“預警”的相關定義和高校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實際特點,筆者將大學生預警教育理解為學生工作者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思想教育措施,引導大學生自覺強化安全防范意識,對可能發(fā)生的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對自身在校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進行規(guī)范和控制,以預防重大事件發(fā)生的教育過程。
1.2 大學生預警教育的內容
根據(j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結合新時期影響高校安全穩(wěn)定的主要問題,大學生預警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心理預警教育、學業(yè)預警教育、就業(yè)預警教育、貧困生預警教育、政治預警教育、道德預警教育、事故預警教育等。
1.3 大學生預警教育的特征
根據(jù)當代大學生思想及行為的特點,以及預警教育在涵義和內容上的發(fā)展變化,大學生預警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為:時間性(事前教育),目的性(防患于未然),預見性(科學的估計與預測),分析性(充分的調研與推理),發(fā)展性(隨新形勢、新環(huán)境和新問題的出現(xiàn)而不斷發(fā)展和變革)。
1.4 大學生預警教育的功能
根據(jù)高校在當今時代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情況,以及大學生預警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不斷加大,大學生預警教育的功能可以總結為:調節(jié)功能(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和心理,幫助其認清形勢并做好應對),鑒別功能(幫助大學生提升鑒別真?zhèn)魏妥晕曳婪兜哪芰Γ?,警示功能(通過警鐘長鳴督促學生時刻保持警惕,發(fā)現(xiàn)苗頭及時解決),激勵功能(激勵學生糾正不正確的認知與行為,確立好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奮斗目標)。
2 加強大學生預警教育的重要性
2.1 大學生預警教育是實踐“以人為本”育人理念的需要
新時期對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強調“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即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大學時期,學生正處在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成長過程中,由于社會層面的各類問題凸顯和各種誘惑的影響,加之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好奇心強、自律性差、辨別力低等問題,容易導致大學生思想上和行為上的“誤入歧途”。鑒于以上情況,開展大學生預警教育,對于有效進行事前警示預防和引導大學生自身的良性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安全是人的最根本利益,預警教育的目的也是為了對潛在的危險做出前期分析和警示,幫助學生提高鑒別和防范能力,確保人身及財產(chǎn)安全,是最根本的“以人為本”的體現(xiàn)。
2.2 大學生預警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自覺遵守和維護學校及社會的正常秩序。大學生預警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事前教育部分,即通過深入細致的教育和鮮活的案例說明,提高學生在學習、生活、就業(yè)、安全、思想政治等各方面的敏感度和辨別是非能力,自覺加強安全防范,不給任何反面勢力可乘之機。實踐證明,如果預警教育做得好,將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從而降低學生和學校的損失,將安全穩(wěn)定落到實處。
2.3 大學生預警教育是維護高校安全穩(wěn)定工作的必要措施
當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高校面臨著國際、國內形勢和高等教育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使校園安全穩(wěn)定工作的難度不斷提升,包括境內外各種敵對勢力對高校的滲透加劇,試圖把高校作為推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的主攻方向;經(jīng)濟全球化帶來的多元政治文化思潮給高校大學生的思想穩(wěn)定帶來沖擊,部分學生開始崇尚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以及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加劇、一些社會矛盾波及高校校園、就業(yè)形勢嚴峻等。大學生預警教育,顧名思義,其目標是通過事先警示和教育,將可能發(fā)生的事件和事端控制在萌芽狀態(tài),從而保障師生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是維護校園及社會安全穩(wěn)定的必要措施。
3 加強大學生預警教育的對策研究
3.1 建立和暢通大學生預警信息渠道
第一,深入學生學習、生活第一線,了解掌握師生的思想動態(tài),收集教學、管理、生活等方面的“熱點”問題,以及敏感時期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矛盾焦點,對搜集到的信息及時進行分析和研判,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做好大學生預警教育提供依據(jù)和參考。第二,建立一支政治上信得過、業(yè)務精通、信息靈通的高素質學生政保信息員隊伍,加強培訓和監(jiān)督,從學生的學業(yè)壓力、日常安全、心理問題、熱議話題、政治思想等各方面加強信息通報,幫助學生工作者及時地掌握第一手資料。第三,重視網(wǎng)絡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加強校園網(wǎng)安全維護和網(wǎng)上信息的監(jiān)控,嚴防網(wǎng)上不良信息蔓延落地,確保網(wǎng)絡健康運轉和信息安全。關注學生對QQ群、微信、微博的使用和信息傳播情況,有效利用新媒體與學生溝通交流,及時感知學生的所思所想,形成信息預報平臺。
3.2 構筑和完善大學生預警教育體系
第一,根據(jù)大學生預警教育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在學生學業(yè)、就業(yè)、心理、人際、安全等各方面完善預警機制。一方面利用剛性的管理制度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預防違紀現(xiàn)象,提高學生日常的自律性;另一方面通過強化學生工作者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深層次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困惑,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和疏導,做好學生的人生導師;再一方面就是在科學分析預警信息的基礎上針對各種可能引發(fā)矛盾危機的問題做好工作預案,為預防和妥善處理突發(fā)事件做好充分的準備。第二,建立“學校—家庭—學生”三位一體的大學生預警教育管理模式。一方面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聯(lián)系,針對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況與家長達成共識,發(fā)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力;另一方面發(fā)揮輔導員、班導師和學生黨員干部的作用,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多方位地關心重心學生,從師長和朋輩的角度進行溝通和教育,近距離做好學生的動態(tài)收集和思想引導,提升預警教育的效果。
3.3 探索和更新大學生預警教育模式
第一,根據(jù)新時期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新形勢和新問題,對傳統(tǒng)的大學生預警教育方法進行完善與更新,分階段、分層次地做好預警教育,主要包括:普遍預警,即針對大多數(shù)學生或在常規(guī)預警時間段可能發(fā)生的思想與行為偏差事先做好教育與警示,避免出現(xiàn)大范圍突發(fā)問題;重點預警,即對重點人以及重點時間段可能發(fā)生的思想與行為偏差事先做好教育與警示,防止特殊突發(fā)問題的發(fā)生;當時預警,即在不良思想行為剛剛顯露苗頭時采取措施將問題遏制,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并通過教育和警示來端正學生的思想及行為,以達到防微杜漸的目的。第二,制作預警備忘錄, 提高大學生預警教育的實效性。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日常的排查和走訪過程中,將學生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和隱患苗頭制成警示備忘錄,提醒自己將工作做細做到位,對不同問題分類進行研究和分析,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不留隱患死角。第三,組織學生學習學校關于學籍管理、畢業(yè)就業(yè)、日常管理、安全規(guī)定等相關規(guī)章制度,適當?shù)臅r候可以組織相關知識競賽或征文活動,以加強學習的效果。組織學生座談,交流自己對學校相關政策的理解和建議,通過心與心的溝通,消除學生的困惑,引導學生了解學校管理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并自覺遵守,減少問題的發(fā)生。第四,邀請“警醒者”現(xiàn)身說法,增強大學生預警教育的效果。邀請曾經(jīng)誤入歧途或有親身經(jīng)歷的學生走上講臺,用親身經(jīng)歷警示和啟發(fā)其他學生,用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活生生的事例來告誡和教育學生時常審視和調整自己的思想與行為,避免重蹈覆轍。
3.4 把握和做好大學新生的預警教育
第一,大學新生預警教育的內容包括社會角色的轉換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領會教育、理想信念的政治教育、心理健康的挫折教育、思想道德的規(guī)范教育、學習行為的引導教育、個人行為的責任教育、人際交往的溝通教育、就業(yè)形勢的分析教育等。第二,對大學新生進行預警教育,應始終堅持“ 預防重于糾正”的原則,采取集中教育與個體教育相結合、理論引導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等方式,在適當?shù)臅r候可以借助屬地公安部門和高年級學生骨干的力量,通過講座、圖片展、視頻教育、座談會、實地演練等方式,結合新生入??赡苊媾R的各種問題,給予新生最深入直接的教育和警示,預防各類矛盾和問題的發(fā)生。第三,建立和完善“學校—院系—班—宿舍”和“學生工作副書記—團委書記—輔導員/班導師—學生黨員干部—普通學生”的雙線預警教育體系,通過建立學生個性檔案、完善學生信息庫、抓好重點關注人的追蹤教育等工作,為做好后續(xù)的思想政治教育打牢基礎。
參考文獻
[1] 沈大偉.風險社會語境中的大學生預警教育[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1(6):87-90.
[2] 張國強,江河,田向陽.建立高校學生預警教育機制的現(xiàn)實意義及實施途徑[J].河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7(3):23-25.
[3] 曾聯(lián)平.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預警教育方法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08(8):72-73.
[4] 黎煒.建立大學生預警教育機制的探索[J].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2011.19(2):49-51.
[5] 魯武霞.大學生入學預警教育探析[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2005.6(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