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濤 陳黎
輸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處理
沈江濤 陳黎
目的 探討輸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及處理方案。方法 對24例配血不合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總結輸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 并歸納解決方法。結果 24例患者均發(fā)生輸血前交叉配血不合, 其中6例患者是由于不規(guī)則抗體引發(fā), 1例患者因冷凝集引發(fā), 1例患者由于離心不充分導致, 1例患者為標本混合不充分, 12例患者因自身疾病或藥物引發(fā), 由于纖維蛋白過高患者3例。結論 輸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包括:ABO系統(tǒng)、自身免疫病和服用藥物。因此在輸血過程中應盡量采用自身輸血, 避免因交叉配血引發(fā)的輸血不良反應。
輸血安全;交叉配血不合;分析;處理
輸血為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 可用于急性大出血、慢性貧血和出血性疾病等治療。隨著醫(yī)學的進步, 臨床用血量呈現(xiàn)明顯增加趨勢, 輸血安全在臨床得到廣泛關注。血型鑒定基礎上, 應在體外檢測供血者和受血者是否發(fā)生抗原反應,通過交叉配血, 可保證輸血的安全性。正確合理輸血, 可降低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降低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輸血前交叉配血是保證輸血安全的重要方案, 其包括鹽水法、抗人球蛋白法和MP試驗等, 通過檢測患者血清是否含有可破壞獻血員紅細胞的完全抗體及不完全抗體, 避免輸血后發(fā)生溶血反應, 保證輸血安全[1,2]。在臨床輸血工作中, 常會出現(xiàn)交叉配血不相符情況。本文通過對本院申請臨床輸血的門診與住院患者進行交叉配血, 分析輸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 并針對不合原因采取積極的處理措施, 現(xiàn)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申請臨床輸血的門診與住院患者中, 本科使用微柱凝膠法行同型配血發(fā)現(xiàn)的24例配血不合患者, 其中男14例, 女10例, 年齡19~61歲, 平均年齡(45.74±5.10)歲, 其中7例女性患者有妊娠史, 患者無其他因素影響。
1.2 方法
1.2.1 儀器與試劑 配血標本應用乙二胺四乙酸真空采血管抽血抗凝, 供血者血液來自泰州市中心血站。ABO、Rh(D)血型定型檢測卡、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卡、不規(guī)則抗體篩檢卡以及篩檢細胞和ABO反定型試劑(長春博訊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 生理鹽水(浙江濟民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孵育器、專用離心機(長春博研科學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產品)。
1.2.2 方法 按照國內實驗標準臨床操作方法進行抗人球蛋白試驗, 選擇不規(guī)則紅細胞抗體, 采用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使用微柱凝膠卡法和鹽水介質法。
24例配血不合患者中因疾病和藥物原因引起12例, 占50.00%, 為發(fā)生率最高的原因, 因不規(guī)則抗體引起6例, 占25.00%, 因纖維蛋白過高引起3例, 占12.50%, 冷凝集及其他原因均占10.00%以下。見表1。
表1 交叉配血不合原因檢測結果及分布(n, %)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輸血為常見治療方案, 隨著臨床輸血量的增加, 安全問題已成為臨床關注的焦點, 輸血前交叉配血實驗的應用, 可有效提高輸血的安全性, 交叉配血實驗包括主試驗和副試驗, 主試驗又被稱為直接配合, 將供血者紅細胞同受血清組合, 檢測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抗體, 副試驗又名間接配合, 將供血者紅細胞同受血清組合, 檢測供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相應的抗體[3]。
輸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4-6]:①不規(guī)則抗體: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為ABO血型系統(tǒng)外同種抗體, 不規(guī)則抗體可因同種異體輸血和妊娠等因素出現(xiàn), 因不規(guī)則抗體檢出率低在臨床易被忽視, 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不規(guī)則抗體為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的重要原因。因此, 在臨床輸血過程中應給予患者不含有相應抗原血液。②自身抗體:自身抗體可凝集于自身紅細胞, 進而影響血型鑒定準確性,最終引發(fā)配血不合。③藥物因素或疾病因素:部分惡性腫瘤和白血病患者的血液特異性明顯增加, 患者因長期使用化療藥物、反復輸血可導致紅細胞致敏, 體外出現(xiàn)凝集, 引發(fā)次側不合??咕幬?、肝素等藥物的使用也會影響配血結果。部分患者無輸血史、無自身免疫性疾病、無纖維蛋白原增高等情況, 顯示抗人球蛋白實驗陽性, 患者若有相關藥物使用史, 應認為藥物致敏, 患者出現(xiàn)藥物致敏情況, 需采用藥物抗體檢測, 確定致敏藥物后可暫停使用, 停藥一段時間時候,抗人球蛋白實驗可轉化為陰性。④假凝集:部分輸血前交叉配血不合是因血液標本自身原因導致假陽性, 影響實驗結果?;颊哐褐泻心承┪镔|, 患者血液未與抗凝劑充分混勻,導致假陽性?;颊甙准毎脱“逶黾? 在配血離心時, 白細胞阻塞微孔, 導致微孔阻塞, 出現(xiàn)假凝集?;颊哐簶吮境煞蛛x心, 可消除血液成分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研究顯示[7], 自身輸血引發(fā)的輸血問題幾率較小, 即使發(fā)生輸血不合情況, 可通過較為簡單的方法恢復, 僅需使用含有一定比例的鹽水徹底洗滌紅細胞, 通過特殊處理再進行配血試驗。
本研究顯示, 24例患者均發(fā)生輸血前交叉配血不合, 其中6例患者是由于不規(guī)則抗體引發(fā), 1例患者因冷凝集引發(fā), 1例患者由于離心不充分導致, 1例患者為標本混合不充分, 12例患者因自身疾病或藥物引發(fā), 由于纖維蛋白過高患者3例。
綜上所述, 輸血患者輸血前需進行血型、自身抗體和不規(guī)則抗體檢驗, 交叉配血試驗采用微柱凝膠卡法和鹽水介質法, 為患者選擇合適的血液成分。嚴格控制輸血前交叉配血各環(huán)節(jié), 規(guī)范操作流程, 以降低輸血反應, 保證輸血安全。
[1] 曾德理, 曾惠瓊.新生兒微柱凝膠法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處理.廣西醫(yī)學, 2010, 32(7):839-840.
[2] 楊世明, 張勇萍, 田榆, 等.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與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其處理方法.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 2011, 27(7):812-813.
[3] 楊立濤, 施綠蘋.凝聚胺法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對策.醫(yī)藥論壇雜志, 2012, 33(11):51-55.
[4] 溫潔新, 谷玉紅, 李翠坤, 等.大面積燒傷患者輸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3, 10(19):2595-2596.
[5] 王嬌華, 伍燕.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海南醫(yī)學, 2014, 25(19):2948-2949.
[6] 車輯, ?,? 劉麗娟, 等.心外科手術患者輸血前疑難配血原因分析及其應對措施.中國輸血雜志, 2014, 27(6):624-627.
[7] 劉懷慧, 董予新.幾種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相容性輸注建議.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0, 7(1):95-9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193
2015-01-13]
225500 泰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輸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