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清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系統(tǒng)在臨床中的應用現狀
林海清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系統(tǒng);臨床;護理
臨床工作中患者病情復雜多變, 護理人員如能早期識別患者病情變化, 盡早采取干預措施, 可以避免一些嚴重的不良事件, 有效地改善臨床結局[1]。但單純以“輕、中、重”評價疾病嚴重程度的方法不能準確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及變化速度, 即使同一患者不同醫(yī)生或護士的判斷結果也有很大出入[2]。1999年英國提出建立早期預警評分系統(tǒng)(early warning scoring, EWS), 同年提出了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系統(tǒng)(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ing , MEWS)[3]。MEWS是一個患者快速評分系統(tǒng), 不受場地、設備、儀器的限制, 可在短時間內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4], 預后預測準確性高、方法簡單, 在危重患者鑒定中應用廣泛。本文就目前臨床對MEWS評分系統(tǒng)的應用進行如下綜述, 為臨床工作提供借鑒。
MEWS是一種快速床邊評估方法, 通過對患者的收縮壓、心率、呼吸、體溫和意識情況進行測量和評定, 總分為0~14分[5,6]。五個生理指標具體評分標準, 見表1。對ICU的患者還可增加動脈血氧飽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和尿量(urint output, UO)的觀察項目[1]。目前各研究者[5-7]多將MEWS≥5 分作為“病情危重”的區(qū)分點, 而王承輝等[4]則提出將4 分作為區(qū)分病情危重度和收住重癥監(jiān)護病房治療及預測患者死亡危險的分界值, 彥志文等[8]則提出MEWS≥7分是鑒別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最佳臨界點。但所有研究結果[9]均提示MEWS的評分越高, 病情越重, 病死率越高。臨床護士及時發(fā)現這些指標變化, 醫(yī)療團隊及時采取有效干預, 對減少死亡和提高搶救成功率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表1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系統(tǒng)評分
MEWS評分包括收縮壓、心率、呼吸、體溫和意識五個生理指標。國內學者黃文祺[7]卻提出將體溫作為對患者評估的一項標準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急診住院患者的危險程度;同時由于對呼吸頻率的正常范圍定義(MEWS評分為9~14次/min, 我國為12~20次/min)不同, 也可能導致影響評分的效能。爾扎提·吾宋爾[10]通過對4006例急診患者的研究中發(fā)現, 單純的MEWS評分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休克、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的評價未能真正反映病情危重程度, 提出MEWS結合心電圖、休克指數、SaO2評分方法進行評分。
3.1 在院前急救及分診的應用 在緊急的院前急救及分診中, 及時識別、分流需要住院的患者極其重要。但一些傳統(tǒng)的評估工具, 如曼徹斯特分流評分系統(tǒng)(Manchester triage scale)、加拿大緊急分流評分系統(tǒng)(Canadian triage acuity scale)、急診嚴重性指數(The emergency severity index)等都因其復雜性而限制了使用。而MEWS系統(tǒng)可迅速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和分類。Burch等[11]在南非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 患者的入院率與MEWS分值成正相關(P<0.001), MEWS是一個有效的病情預測工具。謝宜等[12-15]的觀察也發(fā)現隨著MEWS評分增加,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增加, 需院前緊急處理及緊急分診處理的比率也明顯增加。
3.2 在急診科的應用 對急診留觀患者使用MEWS評分進行病情評估, 發(fā)現MEWS分值越高, 護理的關注度就越大。很多學者將MEWS評分5分為鑒別患者嚴重程度的最佳臨界點[13-15]。對5分以上患者在收治??撇》壳氨仨氂枰宰銐虻闹匾? 加強巡視與觀察;評分在8 分以上的患者, 死亡危險性明顯增加, 須在急診科就地進行救治, 全程特別護理,待病情允許, 盡快收入ICU 監(jiān)護治療。采用MEWS方法分析患者病情預測依據性更強, 也可減少護士護理的盲目性, 但MEWS評分不能為120就診患者的就診次序提供科學依據[15],因此建議加入氧飽和度的評估, 但是否會提高總體判斷能力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3.3 在ICU的應用 國際上較權威的評分系統(tǒng)是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系統(tǒng)Ⅱ(APACHEⅡ), 可以較準確地預測患者的預后, 但要得到完整的評估數據, 耗時較長, 需2~24 h[16], 而MEWS所花費的時間僅為10 min, 明顯短于用APACHEⅡ評分, 在對病情的評估準確性方面與APACHEⅡ評分接近, 便于動態(tài)實時評估[9,16]。應用MEWS評分可根據客觀的生命體征提高護士對病情的整體把握度, 及時通知醫(yī)療團隊, 啟動醫(yī)療干預, MEWS在ICU的應用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
3.4 其他 在普通病房及麻醉復蘇室應用MEWS也有報道[16], 普通病房的患者數量較多, 而護士人力資源不足, 如何甄別危重患者, 給予及時有效的醫(yī)療干預, 減少ICU住院率及再次手術率, MEWS是一個很好的評估工具。Ludikhuize對普通病房住院的204例發(fā)生意外事件患者的2688次生命體征記錄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 發(fā)現在意外發(fā)生前48 h患者至少有一次MEWS評分>3分, 記錄最多的是脈搏和血壓,對呼吸頻率的疏忽最為常見。
綜上所述, MEWS是一個有效的快速病情評估工具。將MEWS評分與其他檢查、評估相結合, 對不同的患者給予不同的關注度, 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結局。但它不能成為預測患者不可避免地發(fā)展成為危重患者及預測危重患者全面預后的指標;它不是臨床綜合判斷的工具, 不能完全代替臨床醫(yī)生對患者的評估。
[1] Hammond NE, Spooner AJ, Barnett AG, et al.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a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ing (MEWS) system on the adequacy of vital sign documentation.Australian Critical Care.2013, 26(1):18-22.
[2] 劉謙民.急性潛在重癥評分方法及臨床應用.現代臨床醫(yī)學, 2011, 37(6):415-418.
[3] Stenhouse C, Coates S, Tivey M, et al.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a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to aid earlier detection of patients developing criticalillness on a general surgical ward.Br J Anaesth, 1999, 84(5):663.
[4] 王承輝, 阮海林, 楊春旭, 等.院前急救患者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的臨床研究.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1, 32(2):192-193.
[5] Subbe CP, Kruger M, Rutherford P, et al.Validation of a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in medical admissions.QJ Med, 2001, 94(10):521-526.
[6] Bulut M, Cebicci H, Sigirli D, et al.The comparison of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with 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 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on medical and surgical patients presenting to emergency department.Emerg Med J, 2013, 131(6):476.
[7] 黃文祺, 何慶.比較早期預警評分和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急診的應用價值.華西醫(yī)學, 2009, 24(8):2044-2046.
[8] 彥志文, 李淑梅, 鄭紅英, 等.改良早期預警評分識別高?;颊叩呐R床探討.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9, 31(5):672-674.
[9] 劉靜波, 黃萍.MEWS評分和APACHEⅡ評分對急診老年危重癥患者預后的評估.醫(yī)學綜述, 2013, 19(8):1491-1493.
[10] 爾扎提·吾守爾.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急診ICU中的應用價值.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 11(12):525-526.
[11] Burch VC, Tarr G, Morroni C.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predicts the need for hospital admission and inhospital mortality.Emerg Med J, 2008, 25(10):674-678.
[12] 謝宜, 黃敬彬, 蘇奕強, 等.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院前急救中對患者病情評詁的應用研究.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2, 14(11):192-194.
[13] 陳鳳枝.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院前急救患者病情評詁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 2014, 20(9):15-16.
[14] 陶秀萍.校正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分析.中華災害救援醫(yī)學, 2014, 2(9):491-493.
[15] 謝曉梅, 孔悅, 楊大金.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急危重癥患者搶救中的應用.護理管理雜志, 2010, 10(5):363-364.
[16] 馮海麗.早期預警評分在ICU護理工作中的應.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10):1029-103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200
2015-01-12]
528251 佛山市南海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