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比較文學這一學科愈來愈受到重視,地位也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比較文學作為一門跨越性極強的學科,跨語言,跨民族,跨學科,跨文化。對于文學研究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但對于這一學科有兩點誤區(qū)也應注意一下。
關鍵詞:全球化;比較文學;意義;誤區(qū)
作者簡介:王文靜,女,籍貫:內(nèi)蒙古,職稱: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內(nèi)蒙古大學外國語學院。
[中圖分類號]:G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5-0-01
一. 全球化與比較文學
全球化,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 指的是人類社會及地球上各個部分走向聯(lián)合與整合的過程。但由于各個國家,各個地區(qū)的具體情況不盡相同,處境及發(fā)展也都不一致,全球化不可能在整合的同時抹殺個別國家與民族的獨特性與差異性,這樣又產(chǎn)生文化多元共存的事實。因此,全球化是一種極其復雜的時代現(xiàn)象。
19世紀下半期,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全球化在一定范圍內(nèi)得到展開。有些學者探討歐洲各國及各領域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比較文學便產(chǎn)生了。從20世紀后半期到21世紀以來,全球化的進程也加快了,比較文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并受到了足夠的重視。因此說比較文學是全球化的產(chǎn)物,也為多元文化為依托成為全球化的一分子。
二.比較文學對于文學研究的意義
比較文學的產(chǎn)生及發(fā)展對于文學研究有不可取代的貢獻和意義。
1.拓寬視野,擴展研究領域
比較文學是一門跨語言,跨學科,跨文化,跨民族的包容性極強的學科,它跨越和打破了民族,語言,文化的障礙,雙邊及多邊的事業(yè)取代了單一的文學視角,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更能廣泛地理解各文學及文化之間的差異及聯(lián)系,大大擴寬了研究視野。
比較文學的研究體系包括影響研究,平行研究,歷史類型學研究,闡發(fā)學研究,跨學科研究等。
影響研究的范圍包括流傳學,淵源學,媒介學;平行研究的范圍包括主題學,形象學,文類學,比較詩學等;文類學是對于文學種類,文學體裁的比較研究;主題學是研究同一主題在不同民族文學中的不同表現(xiàn)形態(tài)及其形成原因,發(fā)展過程,包括題材,人物,母題等的比較研究;比較詩學是對各民族文學理論的比較研究;形象學專門研究一個民族文學中其他民族(異國)的形象,研究在不同文化體系中,文學作品如何構(gòu)建它種文化的現(xiàn)象。這樣,比較文學涉及及涵蓋了許多領域,角度,跨越了多種聯(lián)系,大大擴寬了研究領域和視角。
比較文學的跨學科研究涉及廣泛的領域,但仍然以文學為中心,但文學與眾多學科都有聯(lián)系,也可以跨越眾多學科,與藝術(shù)的其他門類緊密相連,如音樂、繪畫、雕塑、戲劇、電影等等;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相互滲透,如哲學、社會學、文化學,歷史學,語言學等;與自然科學也彼此關聯(lián)。
2.百家爭鳴,促進多元文化并存
比較文學是一門跨越國家的學科,它研究各種文化形態(tài)下的文學現(xiàn)象,仔細研究各種文化形態(tài)下的特征和規(guī)律。不管作家作品的水平高低與名聲多響,不受國際,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使各種文學形式,文化形式相互了解,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
比較文學這一跨越與包容的學科,使百家爭鳴,多元文化并存的“和諧”現(xiàn)象得以實現(xiàn)。它曾突破了法,美學派的二元對立,改變了歐洲中心論的文化僵局,將對歷史與金泰的多種國家與民族間交流的認識及思維模式打開,使各種文化平等交流得以實現(xiàn),使百家爭鳴的局面得以實現(xiàn),促進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和諧局面的實現(xiàn)。
3.文化交流,推動文學發(fā)展
比較文學是在各國家,各民族文學相互交流,各種文化相互交流之上發(fā)展起來的。反過來,比較文學也將會促進文化交流,推動文學發(fā)展。
比較文學的跨越性,跨越了文化,民族,學科,語言,是一個開放性的寬領域,大視野的研究學科。在其研究過程中必然會對不同的文化,文學及其它文學,文化現(xiàn)象加以比較進行研究,這樣就會使兩個不同的文化群體對對方有一些清晰深入的認識,這種認識和理解就是一種文化交流,并在某種成都市反映到文學上,不知不覺中推動了文學的發(fā)展。
三.比較文學易陷入的誤區(qū)
比較文學有兩個易陷入的誤區(qū)需要注意一下。
1. 認識的誤區(qū)
有的學者認為“比較文學”就是比較不同國家、民族、文化的作家作品,或者不同文學文化現(xiàn)象之間的異同。他們認為只要找到了兩者或多者的異同,并挖掘出原因,他們的研究就成功了。但有些學者認為真正的比較研究一定要有一個特定的文化和學術(shù)背景,說明為什么要選擇做這樣的研究課題的原因及做了這樣的研究能得出什么樣的結(jié)論。所以說要想做好比較文學的研究,就一定要對著一門學科有個正確的認識,對所研究的課題有個深入的認識和挖掘。
2.比較的誤區(qū)
有些學者認為,不同國家,民族,文化之間的文學現(xiàn)象只要存在相似性就可以進行比較研究。有些論文只要找到了一些相似點就匆忙進行對比研究,結(jié)果得不出什么結(jié)論,或者得出的結(jié)論沒有說服力和意義。這樣的比較研究只能說是淺層次的研究,因為沒有得出有價值性的結(jié)論。對于文學或文化的研究是通過對作品及文化有深入地了解并精讀,品味才得出的可比性,而不是在表面上看有相似性或差異性就進行對比研究的,要注意差異性不等于可比性。對精細品味之后對可比性進行研究并得出結(jié)論,才是比較文學的真諦了。
結(jié)語: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比較文學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比較文學對于文學研究的意義也愈加顯現(xiàn),不僅開拓了比較的視野,促進了多元文化的共存,還加強了各民族各種文化的交流和發(fā)展。但在進行研究的同時要注意兩個誤區(qū),深入認識比較文學這一學科及研究方法,并作出有價值的研究結(jié)論。
參考文獻:
[1]陳惇.比較文學教程.[M]
[2]王鵬. 比較文學研究在全球化時代的意義.[J].渭南師范大學學報.2009(5).
[3]白雪.比較文學對研究文學的意義.[J]. 校園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