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良 高軍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fā)展,作為一種典型的跨文化交際活動,全球旅游業(yè)取得迅速發(fā)展,中國尤為如此。中國燦爛的旅游資源和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然而在現(xiàn)有的導游詞英譯中,導游往往不顧游客的接受能力和文化背景,這就使得外國游客對中國文化造成誤解。本文通過分析導游詞翻譯中的文化現(xiàn)象,表明了中外文化因素在導游詞翻譯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而強調了人們在掌握翻譯理論的同時應注意了解各地的風俗、宗教和歷史文化。本文還給出了針對導游詞目前翻譯現(xiàn)狀的一些應對策略。
關鍵詞:導游詞翻譯;中外文化因素;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H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3--01
導游詞不僅是導游人員引導旅游者進行旅游觀光時的講解詞。而事實上導游詞還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解讀導游詞也不是簡單導游詞翻譯而是在語言對等翻譯中融進文化因素。因此,注重中西文化因素在導游英文解說中的作用至關重要,以此才能達到吸引外國游客,起到傳播中國文化的目的。
1.現(xiàn)階段導游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
導游詞是導游解說系統(tǒng)的主體,現(xiàn)階段,國內(nèi)導游翻譯良莠不齊,問題頗多。導游翻譯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大類:“硬傷”類和淺層次類。硬傷類錯誤主要是由于導游員自身業(yè)務素質不高(如缺乏實際經(jīng)驗或翻譯理論知識等 ),對中西文化了解不夠而引起的;淺層次類問題主要有語法錯誤、文理不通、張冠李戴、 邏輯不明、中式英語、文字重復 、主被動句運用不當?shù)?。其中導游員對中西文化了解不夠是誤解外國游客的主要原因。只有弄清楚導游詞翻譯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找出應對辦法,才可以促進我國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讓更多地外國游客了解并喜歡中國。
2.導游詞翻譯中的文化因素
由于中西方國家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以及歷史背景、風俗習慣的不同,所以鑄就了各國不同的文化信息。導游詞英譯時,應該注意以下跨文化因素的幾個方面。
2.1詞匯空缺的語言因素
基于不同的歷史文化淵源以及宗教信仰等。兩種文化背景下產(chǎn)生了許多功能相似、但細節(jié)差異巨大的事物。如:醫(yī)藥學、烹飪手法、戲劇等等。傳統(tǒng)中醫(yī)學是通過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以中藥劑型結合針灸、拔罐、推拿、按摩等手段診療疾病的醫(yī)學。而西醫(yī)是在解剖學的基礎上,通過體格檢查等醫(yī)療器械診斷方法,采用手術及化學藥物診療疾病的醫(yī)學;中西方烹飪在選料、刀工、烹飪方式、調味的巨大差異使我們在翻譯工作中很難找到完全對應的詞匯;正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文化事務的碰撞,使得導游詞的翻譯工作十分復雜。
2.2詞義不對稱的文化因素
以大家熟知的“龍”為例。龍,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是一種能興云降雨的神異動物。中華兒女將其視為民族的圖騰并神化,素以“龍的傳人”自稱,以“龍的子孫”自豪。而在西方,龍(Dragon)是一種長著翅膀,身上有鱗,能從嘴中噴火的巨大蜥蜴,是罪惡和邪惡的代表。在這兩種語言里,“龍”的詞匯含義是不對稱的。所以“望子成龍”就不能直接譯成“to hope that someone will become a dragon”。應意譯為“to hope that someone will become somebody”??梢?,在翻譯工作中,需要我們熟知一些常用詞匯的含義及其不對稱性,把握好翻譯的準確性。
3.針對目前導游詞翻譯現(xiàn)狀中出現(xiàn)問題的應對策略
3.1讓導游學習客國與本國的的歷史文化
國內(nèi)外的人之所以會在交流溝通方面出現(xiàn)諸多的差異性,就是因為各自所處的歷史文化環(huán)境存在著差異性。每種歷史文化都會給各自的語言打下鮮明的文化烙印, 使之具有不同的文化標記。因此,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導游,就必須學習客國和本國的歷史文化以充實自己的文化儲備,這樣才能使得自己在翻譯實踐中從容不迫,信手拈來。
3.2樹立跨文化意識
樹立精準的跨文化意識,在翻譯過程中,兼顧中西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能力,在實際的翻譯中,同時兼顧達到最佳效果。
3.3讓導游在實際中細心觀察和認真總結經(jīng)驗
做任何事情都得理論聯(lián)系實際,旅游翻譯工作更是不能例外。導游們只有投身于實踐中,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就比如說導游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詞“陰陽學說”,在翻譯時就可以通過對比、聯(lián)想等手段來對我們的文化進行解說,這樣便可少花費一些精力,同時還能使外來游客能夠真正的了解到我們的文化的深度,一舉兩得。而起到這些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建立在平常的細心觀察和積累這一基礎上的。
4.結論
綜上所述,導游詞承載著中國的文化,文化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沉積而來的。在跨文化意識的視角下進行的導游詞的翻譯是一種文化轉化的過程,其翻譯結果必須充分展現(xiàn)文化的內(nèi)涵,使游客從翻譯文本中體會到景點的文化意蘊,使中國的文化為世人知曉接受?,F(xiàn)在全世界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旅游了解中國認識中國。因此導游詞翻譯應順應跨文化交際和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趨勢,真正使導游詞翻譯成為跨文化交流的工具,促進旅游業(yè)發(fā)展,在國際旅游市場競爭中打響自己的旅游品牌。所以導游翻譯工作者要加強對中外文化知識的了解,為傳播中國文化和促進中國旅游事業(yè)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師蕾.旅游景點涉外旅游翻譯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8):36-56.
[2]楊慧.導游翻譯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探析[J].翻譯交流, 2007,(12):36-52.
[3]姚數(shù)萍.淺談中西方文化差異[J].華章,201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