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奕 李文英 范穗光 沈麗瓊 陳觀連
高校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對其相關行為的影響
陳奕奕 李文英 范穗光 沈麗瓊 陳觀連
目的 在高校高血壓患者社區(qū)管理中引入患者自我管理, 觀察其對高血壓患者相關行為的影響。方法 對86例高血壓患者發(fā)放自我管理手冊, 通過健康教育(講座、面對面輔導、宣傳資料)等形式培訓自我管理技能, 對照目標自我管理, 責任醫(yī)生隨訪并判定自我管理效果。結果 86例高血壓患者控制鈉鹽, 控制飲食、油脂攝入, 規(guī)律運動, 自測血壓, 規(guī)律服藥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半年后血壓顯著下降, 與管理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平均體重無明顯變化,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社區(qū)醫(yī)生指導下設立行為目標, 進行自我管理, 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對控制高血壓是有效的。
高血壓;自我管理;相關行為;影響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心血管疾病已經(jīng)取代傳染病, 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人們也就越來越關注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 這些疾病患病人數(shù)逐年增加, 而且呈年輕化趨勢[1]。而高血壓的并發(fā)癥, 如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損害, 不僅影響到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質量, 而且給社會造成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2]。為全面持續(xù)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 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是關鍵。自我管理是以患者為主體的, 在衛(wèi)生保健專業(yè)人員的協(xié)助下積極地參與對自身疾病的管理, 自己承擔主要的預防性或治療性保健任務[3]。為進一步觀察自我管理對患者相關行為的影響, 2013年1~7月對華農(nóng)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86例高血壓患者進行指導、隨訪, 在行為改變及高血壓控制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華農(nóng)社區(qū)2013年1~7月高血壓患者86例, 男45例, 女41例, 年齡43~78歲, 平均年齡(58.7±7.6)歲,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高血壓診斷標準。
1.2 方法
1.2.1 健康檔案 首先邀請院外專家以《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4]和《中國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標準手冊(2008版)》[5]作為教材對管理組責任醫(yī)師及社區(qū)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形成有醫(yī)師、護士、社區(qū)人員組成的團隊, 明確各自任務,然后為每位高血壓患者登記手冊并發(fā)放自我管理手冊, 記錄一般資料、每日飲食、運動、抽煙、飲酒情況及口服藥情況,每日自測血壓、就診時診室血壓、身高、體重, 按醫(yī)生指導約束自己的生活方式及行為習慣, 隨診時交醫(yī)生查閱, 并根據(jù)所提的個性化指導意見修正行為。
1.2.2 隨訪方法 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目標行為、低鈉飲食、每日鈉鹽攝入逐漸減少(6~10 g), 烹調(diào)用油逐漸盡量少于50~25 g。抽煙盡量逐漸減少。運動3~5次/周, 30 min/次。堅持運動, 可改善血液循環(huán), 減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壓下降。每日自測血壓: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正確的血壓測量方法,做好血壓及用藥記錄, 以便醫(yī)生更好地調(diào)整用藥。提醒患者定期來醫(yī)院測血脂、血糖、腎功能等。每1~2周隨訪1次,定時定量服藥, 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調(diào)整藥物及用量, 盡可能穩(wěn)定情緒, 減少焦慮。過度興奮、感傷或過度勞累可導致血壓較大波動, 忌情緒激動、暴怒, 以防腦溢血的發(fā)生。注意冷暖變化, 低溫可使體表血管彈性降低, 外周阻力增加, 使血壓升高, 尤其是清晨起床, 冬季夜間上廁所更應注意。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后相關行為變化:通過自我管理半年后高血壓患者中低鈉飲食、低脂飲食、自測血壓、總熱量攝入、規(guī)律運動、規(guī)范服藥、控制飲酒比例呈不同程度提高,但吸煙者控制吸煙比例變化不大;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半年后血壓顯著下降,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平均體重無明顯變化,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表1 2013年1~7月86例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情況[n(%), %]
表2 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前后血壓和體重的比較( x-±s)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之一, 也是各國心腦血管事件、腎病死亡的最大危險因素, 在我國疾病負擔和死亡中,位居首位的就是由高血壓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已經(jīng)成為我們國家目前所面臨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6], 極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品質。高血壓是一種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 就高血壓患者的疾病管理而言, 更重視將自我管理教育融入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是高血壓防治中的一種經(jīng)濟、實用、易接受的教育方法, 其形式靈活, 多種多樣, 不受場地限制。為達到防治疾病, 降低發(fā)病率、病死率, 提高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生存品質的目的, 可以通過不斷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水平, 使其主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積極配合醫(yī)務工作者的治療, 自覺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美國JNC7公布, 減重、限制鈉鹽攝入、體育運動、限制飲酒均可不同程度顯著降低血壓水平[7], 進一步說明高血壓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改善生活方式。可見, 若要有效控制高血壓就應該不斷普及相關知識,加強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
從表1可見, 自我管理對改變患者不良飲食方式的影響最為明顯, 能夠主動采取健康飲食的患者逐漸增多。鈉鹽引發(fā)小動脈痙攣, 血管阻力增加, 進而造成血壓升高[8]。因此:①有必要加強自我管理成員的培訓和互動, 使患者充分認識到合理飲食的重要性, 重視飲食治療的意義, 自覺控制飲食,主動采取健康飲食習慣。②自我管理對促進患者自測血壓和規(guī)律服藥的影響也較明顯。無可非議, 治療高血壓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就是藥物治療, 合理服用降壓藥不僅僅降壓, 還可預防靶器官損害。應通過自我管理成員的培訓和互動, 讓患者明白自覺監(jiān)測血壓和遵醫(yī)囑按時服藥極其關鍵, 即使服藥后血壓降至正常也不能擅自停藥, 應堅持服藥, 以減輕靶器官損害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③自我管理對督促患者運動鍛煉也有明顯影響, 并且可幫助患者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合理規(guī)律運動可增加肌肉和脂肪內(nèi)蛋白活性, 提升肌肉攝取、利用脂肪酸和膽固醇的作用, 進而降低血脂[9]。許多研究已證明,預防心血管病的發(fā)生可以通過改善血脂代謝, 減重、降糖、降壓而實現(xiàn)。④自我管理能使患者知道過量飲酒的危害, 促使其限酒。飲酒可使腦動脈血管壁變薄, 促進動脈瘤的形成,增加動脈瘤破裂的可能[10], 過量飲酒可刺激脂肪組織分解成大量脂肪酸, 加重脂蛋白血癥, 引起血壓升高[11], 尤其是收縮壓的升高值更明顯。
從表2可見, 經(jīng)過自我管理后, 患者的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有顯著下降。2007年ESH/ESC高血壓治療指南中已經(jīng)指出, 患者獲益是與血壓降低程度相關的, 有多項證據(jù)顯示降低血壓對患者是具有保護作用的, 中國4項大型隨機對照試驗表明收縮壓下降9 mm Hg、舒張壓下降4 mm Hg, 總血管事件下降34%, 腦卒中下降36%, 冠心病下降3%。自我管理能使患者由被動變?yōu)橹鲃? 自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飲食、參加運動、按時服藥等), 使血壓、血糖、血脂得到控制, 既提高患者依從性, 又改善了治療效果。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是在本社區(qū)進行的自我管理對患者戒煙和體重改變效果不達標。分析可能的原因為:①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的社區(qū)居民以教職工為主, 因日益增大的科研壓力和繁重的教學工作等職業(yè)特點, 使高校教職工形成了習慣熬夜、久坐、長期吸煙思考的不良習慣。②吸煙易成癮, 戒煙會產(chǎn)生戒斷綜合征, 戒煙時伴隨而來的戒斷癥狀, 大多數(shù)人難以忍受。③對吸煙和肥胖的危害認知度和重視程度不夠。④沒有毅力堅持。⑤獲得的信息不齊全, 需要更多更持久的教導。因此, 在今后患者自我管理的工作中, 作者認為要進一步加強吸煙及超重危害知識的普及。
總之, 自我管理既能充分發(fā)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 又能促成患者之間的交流(說出內(nèi)心感受、調(diào)節(jié)心情), 使患者之間得到互助和支持, 讓患者更有信心、更有興趣堅持健康的自我管理, 實現(xiàn)血壓控制的目標。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是長期的、持久的, 應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 應讓高血壓患者成為一個積極的自我管理者。
[1] 王文, 姚崇華.高血壓社區(qū)防治手冊.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 2006:266.
[2] 顧東風, 江何, 吳錫桂.中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知曉率、治療和控制的現(xiàn)狀.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 2003, 37(2):84-89.
[3] Kenneth AH, Thomas LG.Self-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handbook of clinical interventions and research.Orlando: Academic Press, 1986:605-606.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1, 19(8):701-743.
[5] 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高血壓專家委員會.中國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標準手冊(2008版).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08:1-183.
[6] 李凡, 薛建紅, 英明中.高血壓與胰島素抵抗相關性機制的研究進展.中華老年心血管病雜志, 2012, 14(2):209-210.
[7] Chobanian AV, Baktis GL, Black HB, 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f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JNC 7 Report.JAMA, 2003 (289): 2560-2572.
[8] 何路明.早期護理干預對機動車駕駛員血壓高值人群的影響.護理學雜志, 2005, 20(9):60-61.
[9] 汪涓, 陳桂芳, 蘇雯, 等.護理干預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的影響.護理研究, 2007, 21(12A):3188-3189.
[10] 蘇志新, 陳宏俠, 狄月.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遵醫(yī)行為的護理干預.按摩與康復醫(yī)學, 2012, 3(35):277.
[11] 曹志友, 李偉, 盧春生.健康教育對冠心病患者生活習慣影響的研究.吉林醫(yī)藥學院學報, 2005, 26(2):95-97.
Influence of self-management on correlation behavior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university community
CHEN Yi-yi, LI Wen-ying, FAN Sui-guang, et al.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spital/Tianhe District Wushan Street Huano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Guangzhou 510642, China
Objective To apply self-management in community management for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university community, and to observe its influence on their correlation behavior.Methods A total of 86 hypertension patients received self-management training by handbook and health education (lecture, face-toface counseling, promotional material).Follow-up was made by doctors to evaluate effects of self-management.Results The 86 hypertension cases all had various degree of increased proportion of sodium salt control, diet control, grease ingestion, regular exercise, blood pressure self-monitoring, and regular medication.The patients had remarkably decreased blood pressure after self-management for half a year, and the difference with that before management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ir body weight had no obvious changes, and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hypertension by setting goals under doctor’s guidance, applying self-management, and insisting scientific living style.
Hypertension; Self-management; Correlation behavior; Influence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200
2015-03-16]
510642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醫(yī)院, 天河區(qū)五山街華農(nóng)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范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