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雋穎
宮腔鏡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tǒng)治療子宮內膜息肉臨床效果
徐雋穎
目的 探討宮腔鏡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治療子宮內膜息肉臨床效果。方法 108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4例。對照組采用宮腔鏡治療, 觀察組在宮腔鏡治療后放置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 對兩組患者隨訪6個月,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月經量、經期、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8.1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33%,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月經量少于對照組, 經期短于對照組, 子宮內膜厚度比對照組薄, 血紅蛋白量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各值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宮腔鏡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可縮短經期, 減少月經量、子宮內膜厚度, 提高血紅蛋白量, 具有顯著臨床治療效果,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宮腔鏡;左炔諾孕酮;子宮內膜息肉
子宮內膜息肉(EMP)指子宮內膜異常增生性疾病, 為育齡期婦女常見婦科疾病之一, 發(fā)病率約為26%[1]。EMP可導致月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絕經后不規(guī)則流血, 常伴有失血性貧血, 嚴重影響婦女生活質量[2]。臨床中治療EMP常采用宮腔鏡下切除術, 但術后子宮內激素水平可影響治療效果,為探究宮腔鏡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治療子宮內膜息肉臨床效果, 作者進行本次研究,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108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 入組標準:①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據病史、臨床癥狀, 結合相關輔助檢查, 均明確診斷為子宮內膜息肉;②所有患者均有手術指征, 無絕對禁忌證;③排除合并有其他子宮疾病患者, 如子宮腺肌病、子宮肌瘤等;④排除合并有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患者。采用隨機抽簽分組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4例。兩組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 并簽署手術同意書和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年齡、月經量、經期、血紅蛋白及子宮內膜厚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積極完善術前檢查, 于月經干凈后3~7 d進行手術, 術前晚上使用卡前列甲酯栓軟化陰道和宮頸, 靜脈麻醉、常規(guī)消毒、鋪巾暴露子宮頸。宮腔鏡探查子宮內情況, 觀察子宮底、宮腔性狀、輸卵管開口、子宮內膜息肉等以確定手術方案。采用電切刀切除子息肉, 切除深度至子宮內膜下2 mm淺肌層部位, 并清除肌壁內膜團和積血腔, 術中操作應仔細、動作輕柔, 以防子宮穿孔。息肉切除完全后行宮腔吸刮, 并將息肉送病理檢查。術后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子宮出血情況。觀察組術后第一次月經干凈后4~7 d放置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 由經驗豐富醫(yī)生在彩超引導下完成, 確保所有患者放置位置正確。治療后對兩組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月經量、經期、血紅蛋白量、子宮內膜厚度。
1.3 觀察指標 ①月經量測定:根據患者經期使用衛(wèi)生巾情況估算月經量[3];②血紅蛋白量:抽取患者靜脈血行血常規(guī)檢查, 讀取血紅蛋白量;③子宮內膜厚度:行彩超檢查,根據超聲顯示計算子宮內膜厚度;④療效評定:治療后6個月根據患者月經量、子宮內膜厚度、息肉復發(fā)情況及相關臨床表現規(guī)定[4]??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8.1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33%,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月經量、經期、血紅蛋白量及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月經量少于對照組, 經期短于對照組, 子宮內膜厚度比對照組薄, 血紅蛋白量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間各值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后月經量、經期、血紅蛋白量及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x-±s)
EMP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 目前臨床研究可能與炎癥、雌激素、雄激素及內分泌有關[5]。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為新型宮內節(jié)育器, 通過定量緩慢釋放左炔諾孕酮抑制子宮內膜生長、調節(jié)子宮內激素水平, 以達到避孕、抑制子宮內膜息肉生長、防止子宮內膜息肉復發(fā)的作用。研究表明, 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在子宮內每天定量釋放出20 μg左炔諾孕酮, 作用于子宮內膜, 可有效抑制子宮內膜生長、促進子宮內膜細胞凋亡, 促使子宮內膜腺體萎縮、黏膜變薄、基質水腫, 螺旋小動脈壁管增厚, 毛細血管血栓形成使得病灶呈現局灶壞死。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行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后放置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 治療6個月后相比對照組明顯減少月經量、子宮內膜厚度, 縮短經期、提高血紅蛋白量, 兩組各值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宮腔鏡手術切除后, 可將增生子宮內膜腺體切除, 聯合使用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可對殘留內膜腺體進一步抑制, 以提高治療效果, 縮短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持續(xù)釋放左炔諾孕酮, 可抑制宮內雌激素水平, 在月經來潮前不能形成雌激素相關峰值, 從而達減少月經量、提高血紅蛋白、縮短經期治療目的, 并對子宮內膜形成抑制、促使凋亡作用, 可減少子宮內膜厚度, 從而提高治療效果[6]。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研究指出, 左炔諾孕酮持續(xù)性對子宮內膜造成刺激, 可降低雌激素對子宮內膜敏感性, 在治療過程中可引起不規(guī)則出血不良反應。另有研究表明, 其還可導致患者發(fā)生內分泌紊亂、卵巢功能下降及下丘腦調節(jié)功能降低[6]。可見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在治療和預防子宮內膜息肉上具有顯著治療效果, 但同樣存在一定治療弊端,今后研究可采用不同濃度左炔諾孕酮持續(xù)釋放或間斷釋放治療, 以進一步減輕不良反應, 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宮腔鏡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可縮短經期、減少月經量和子宮內膜厚度,提高血紅蛋白量, 具有顯著臨床治療效果,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吳曉杰, 劉霞, 金小英, 等.左炔諾孕酮宮內釋放系統(tǒng)對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的影響.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4, 94(35):2763-2765.
[2] 呂素媚.曼月樂環(huán)預防子宮內膜息肉復發(fā)致不良反應的中藥應對. 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版), 2012, 41(24):1312-1313.
[3] 栗美榮.子宮內膜息肉電切除術后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tǒng)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臨床療效對照分析.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4, 16(11):1577-1580.
[4] 肖苑玲, 何援利, 廖婧文, 等.曼月樂預防子宮內膜息肉復發(fā)的臨床療效觀察.現代婦產科進展, 2011, 20(3):241.
[5] 蔡惠蘭, 丁香翠, 錢蓉蓉, 等.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tǒng)對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后子宮內膜的影響.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2, 92(3):200-202.
[6] 徐艷, 陳霞.宮腔鏡下切除及術后應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tǒng)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6):920-92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132
2015-03-31]
珠海市醫(yī)學科研基金項目(項目編號: 2015J014)
519000 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