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偉
112例胰腺癌手術治療分析
陳宏偉
目的 對比分析胰腺癌治療方式與臨床療效及術后恢復之間的關系。方法 對112例胰腺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方式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112例患者中26例(23.2%)采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D)治療, 56例(50.0%)采用姑息手術治療, 30例(26.8%)給予單純探查。在術后生存率方面,通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治療的患者3年生存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種方式(P<0.05), 分別為69.2%(18/26)、10.7%(6/56)和6.7%(2/30)。結論 通過大量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 對患有胰腺癌的患者在治療時采取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胰腺癌的治療效果, 并且還有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 而對于一些已經(jīng)無法進行根治的患者, 就要爭取對其進行姑息性手術, 從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胰腺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胰腺癌俗稱癌癥之王, 真正能夠做胰腺癌手術治療的胰腺癌患者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就目前的醫(yī)療水平與科學技術而言, 手術治療是唯一有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治療方式,而絕大多數(shù)患者在確診時就已經(jīng)失去了胰腺癌手術治療的機會。根據(jù)胰腺癌病程進展的不同, 胰腺癌手術切除的范圍也有區(qū)別。①標準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切除近端2/3左右的胰腺、胰腺內膽總管、全部十二指腸和空腸起始部及遠端胃,并進行胰腺周圍淋巴結清掃。胰體尾癌需要切除胰體尾和脾臟。部分學者主張縮小或者擴大手術切除的范圍。胰腺癌的根治性切除需要達到R0切除的標準(即顯微鏡下切緣陰性)。遠處轉移是胰腺切除的相對禁忌。隨著殘胰處理和圍手術期治療的日益成熟, 胰十二指腸術后死亡率已大幅下降。②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手術范圍是保留全胃, 幽門及十二指腸球部, 在幽門下2~4 cm切斷十二指腸, 在十二指腸水平部與升部之間或空腸起始部切斷肛側腸管。③對于病期較晚, 已經(jīng)不能進行胰腺癌根治性手術切除的患者, 可以行膽道引流術或胃空腸吻合術來解決膽道或十二指腸梗阻的問題, 所以對于胰腺癌的手術切除率及術后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一直是胰腺外科醫(yī)生們的努力方向。本文就將通過對參與本院所收治的112例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整合分析, 總結歸納出不同治療方式對胰腺癌的實際療效有何種影響,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整合歸納本院2006年初~2013年底所有接受過治療的胰腺癌患者共計112例, 這些病例在確診階段有62例通過相關病理學驗證確認, 24例通過手術觀察證實, 26例通過影像學確認。在實際的病原報告中有導管腺癌患者50例, 腺泡細胞癌患者8例, 黏液性囊腺癌患者4例。
1.2 治療方法 26例采用PD治療的患者中, 采用標準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治療的患者18例, 還有8例患者采用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PPD)治療。在56例通過姑息手術治療的患者中, 28例患者采用膽囊空腸吻合術, 8例患者采用膽總管空腸Rouex-en-Y吻合術, 20例患者進行膽囊造瘺、外引流術;24例伴有十二指腸壓迫梗阻者加用胃空腸吻合術進行整體治療。單純探查30例。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12例患者中26例(23.2%)采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D)治療, 56例(50.0%)采用姑息手術治療, 30例(26.8%)給予單純探查。在術后生存率方面, 通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治療的患者3年生存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種方式,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分別為69.2%(18/26)、10.7%(6/56)和6.7%(2/30)。具體的手術分期與手術方式見表1。
表1 TSN分期與手術方式的關系(n)
通過對參與此次調查研究的眾多患者病例中的實際臨床表現(xiàn)中可以看出, 對于胰腺癌的治療幾率和具體的切除幾率(總體切除率23.2%)都與腫瘤的分期(Ⅲ期僅有7.1%)有著密切的關系, 由于胰腺癌的發(fā)病部位十分特殊, 這也就使得患者在患病期間癌細胞很容易發(fā)生轉移并向周圍的血管組織擴散, 所以對于這種癌癥的根治性切除率很低, 很多患者都是因為胰腺腫瘤侵犯周圍組織與血管而不得不被迫放棄手術治療的方案[1]。但是近期又有相關學者提出腫瘤分期其實也并非決定胰頭癌預后的單獨因素, 通過此次對三組患者(PD手術、姑息手術、單純探查手術)的生存率曲線進行細致的統(tǒng)計分析, 其結果表明通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治療的患者他們的生存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患者[2]。
到如今, 對于胰頭癌的外科治療發(fā)展歷程已經(jīng)走過近半個世紀, 雖然在具體的手術方式上進行了諸多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但是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使得這類癌癥的相關治療原則依舊未有改變。不過通過長期的實際認證, 發(fā)現(xiàn)根治性切除手術可以做到提高患者生存率與改善生存質量卻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就目前的手術治療效果而言, 其實際的臨床效果還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標準, 也就是說如果一味的依靠改善手術技巧、擴大手術范圍、提高手術切除率來提高患者的術后生存率是很不切實際的, 只有真正的從技術角度出發(fā), 探尋出該類癌癥真正的致病因并對癥下藥, 才會在相關治療方案上出現(xiàn)突破性進展。
[1] 王成鋒.如何實施成功的胰腺癌手術.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1, 91(44):3100-3102.
[2] 胡先貴, 金鋼.胰腺癌手術策略的合理選擇.上海醫(yī)學, 2010, 33(11):983-98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063
2015-01-13]
021008 呼倫貝爾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