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琳 李方治
·臨床醫(yī)學·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密度、骨代謝及血清瘦素指標對照分析
葉 琳 李方治
目的 對照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骨密度(BMD)、骨代謝及血清瘦素(LEP)等指標。方法 32例老年COPD穩(wěn)定期患者作為觀察組, 同期參與本院體檢的同齡、同性別健康人35例作為對照組, 分別對兩組進行骨密度、骨代謝及血清瘦素檢測, 并對兩組各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的平均BMD值、血清LE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而血骨鈣素(BGP)和血堿性磷酸酶(AKP)水平則高于對照組(P<0.01或0.05)。結論 老年COPD穩(wěn)定期患者有BMD減少及血清LEP降低以及骨代謝相關指標增加的臨床表現(xiàn)。
慢性阻塞性肺疾?。焕夏?;骨密度;骨代謝;血清瘦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我國中、老人群多發(fā)病及常見病, 這些患者常常與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 OP)同時并存, 嚴重威脅著這一患病群體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 而COPD與OP相關聯(lián)的確切機制尚未完全明了。為此, 本文連續(xù)選擇近期前往沈陽市二四二醫(yī)院呼吸內科就診的32例老年COPD穩(wěn)定期患者為觀察對象, 并進行了BMD、LEP指標檢測, 并與同期參加本院體檢的同齡、同性別健康人35例(對照組)相同項目檢測結果進行比較,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連續(xù)選擇2012年1~12月前往沈陽市二四二醫(yī)院呼吸內科門診就診和住院治療的老年COPD患者,納入條件:①符合2011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修訂的“COPD診斷指南”中有關COPD穩(wěn)定期的診斷標準。②年齡≥60歲。③簽署知情同意書, 自愿接受各類檢查。排除條件:①甲狀腺功能異常者。②柯興氏病患者。③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④慢性肝腎疾病、骨腫瘤及其他骨科疾病患者。本文實際納入老年COPD穩(wěn)定期患者32例作為觀察組, 男19例, 女13例, 年齡60~78歲, 平均年齡(67.08±13.25)歲。對照組選擇同期參加本院體檢的同齡、同性別健康人35例,男23例, 女12例, 年齡61~79歲, 平均年齡(66.92±14.78)歲。兩組對象年齡及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別對兩組進行骨密度、骨代謝及血清瘦素檢測, 并對兩組各指標進行對比分析。BMD、骨代謝及血清瘦素指標檢查方法:①BMD檢測采用美國HDA-70907雙能X線骨密度儀測定, 部位為腰椎(L1~4)。②骨代謝指標包括血鈣(Ca2+)、血磷(P)、BGP和AKP, 血Ca2+及P使用全血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 血AKP和BGP采用放免法測定。③LEP采用放免法測定。觀察組上述各類指標采集均在開始治療前進行, 對照組則在體檢期間進行。骨代謝及血清瘦素血液標本在空腹條件下抽取靜脈血5 ml, 1 h內離心后放在低溫冰箱保存待檢。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處理本研究中各類統(tǒng)計結果。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平均BMD值、血清LE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而血BGP和AKP水平則高于對照組(P<0.01或0.05)。見表1。
表1 兩組對象BMD、骨代謝及LEP指標比較( x-±s)
OP是一種以骨量減少及骨微細結構發(fā)生退化為微觀表現(xiàn)的全身代謝性疾病, 它可直接導致脆性和長骨骨折風險加大。COPD診療指南最新修訂版也認定OP為COPD主要并發(fā)癥, 當OP發(fā)生時, 會使COPD患者健康狀況惡化, 導致脆性和長骨骨折發(fā)生, 生活質量下降, 特別是對老年人群危害極大。新近研究發(fā)現(xiàn)[1], OP主要累及松質骨, 同時, 與骨骼代謝密切相關的外周血骨礦物質鈣及鎂濃度也發(fā)生變化。LEP也參與了OP發(fā)病, LEP是主要由體內脂肪細胞分泌的基因產物, 骨骼肌及軟骨組織也參與分泌, 這就決定了LEP在骨代謝方面扮演某種角色。因此, 展開對老年COPD穩(wěn)定期患者的BMD、骨代謝及血清LEP指標觀察, 對探討COPD合并OP的確切機制具有重要意義。為此, 本文選擇了近期前往沈陽市二四二醫(yī)院呼吸內科就診的老年COPD穩(wěn)定期患者為觀察對象, 對他們進行了BMD、骨代謝及血清LEP指標檢測, 并與同期參加本院體檢的同齡、同性別健康人(對照組)相同項目檢測結果進行比較, 本研究發(fā)現(xiàn), 觀察組的平均BMD值、血清LE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而BGP和AKP水平則高于對照組。這些現(xiàn)象提示, 老年COPD穩(wěn)定期患者有著BMD減少及血清LEP降低以及骨代謝相關指標增加的臨床表現(xiàn)。國內另一些涉及到相近內容的同類研究[2-5]結果與本文觀察結論接近。
綜上所述, 老年COPD患者有著明確的BMD、骨代謝指標及LEP表達水平變化, 這些數(shù)據(jù)對于了解這些患者骨轉化及骨丟失現(xiàn)況意義重大, 老年醫(yī)學工作者可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開展監(jiān)測, 進行控制骨吸收干預治療, 防止OP骨折發(fā)生。
[1] 張淑鵬, 吳曉梅, 王欣燕, 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質疏松相關研究進展.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 2013, 36(11):76-78.
[2] 朱旭生, 賀雪華, 鄒德環(huán), 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密度測定分析.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08, 14(5):332-334.
[3] 楊福蔭, 劉法永, 戴麗, 等.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代謝與骨密度的關系.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03, 19(2): 125-128.
[4] 左瑩, 雷震.老年男性COPD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謝相關指標的觀察.西南國防醫(yī)藥, 2012, 22(6):621-623.
[5] 楊菊, 張燕祺, 馬蕾, 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骨質疏松癥的相關性研究.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 2009, 7(4):31-3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5.022
2014-10-28]
“ 十一五”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項目編號:2007BAI24B04)
110034 沈陽市二四二醫(yī)院呼吸內科(葉琳);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呼吸內科(李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