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山
胃癌根治術后胃癱綜合征的臨床分析
王西山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術后胃癱綜合征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法 340例胃癌根治術患者中, 術后并發(fā)胃癱綜合征26例, 回顧性分析2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340例實施胃癌根治術的患者中, 26例發(fā)生術后胃癱綜合征, 發(fā)生率為7.65%。26例患者均經過保守治療痊愈, 5例于1周內康復, 9例于2周內康復, 8例于3周內康復, 4例于4周內康復。患者病情恢復期間, 上腹部阻塞感消失, 經鋇劑透視檢查證實胃蠕動正常, 吻合口通暢。結論 胃癌根治術后胃蠕動減弱及吻合口水腫是發(fā)生胃癱綜合征的主要病因, 依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結合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鏡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胃動力藥物、激素聯(lián)合營養(yǎng)支持及心理療法是主要的治療手段。
胃癌根治術;胃癱綜合征;臨床診治
胃癌根治術是胃癌的最佳治療手段, 顯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但患者術后可出現(xiàn)一系列并發(fā)癥, 胃癱綜合征是患者術后發(fā)生以胃排空延遲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非機械性梗阻, 屬于功能性并發(fā)癥, 多數(shù)可經過非手術治療而康復。由于患者可以出現(xiàn)頻發(fā)的嘔吐、進食障礙, 常被誤診為術后吻合口或者輸出袢的機械性梗阻, 在臨床中具有一定的誤診率[1]。如對患者進行及時準確的診斷與治療, 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避免盲目二次手術帶來的痛苦。本文為探討胃癌根治術后胃癱綜合征的臨床診斷與治療, 選取了340例患者展開分析, 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2月在本院進行胃癌根治術340例患者, 術后并發(fā)胃癱綜合征患者26例, 其中男18例, 女8例, 年齡49~67歲, 平均年齡(61.1±4.5)歲。在26例患者中, 3例教師, 5例農民, 10例公務員, 8例工人。患者術前均經過胃鏡及病理組織活檢確診為胃癌, 并實施胃癌根治術。
1.2 臨床診斷[2]癥狀:患者于術后6~13 d出現(xiàn)胃癱, 均在流質飲食變換為半流質飲食期間發(fā)生, 患者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頑固性呃逆、上腹部飽脹感等, 嘔吐物主要為大量胃內容物以及少量膽汁, 伴有酸臭感, 嘔吐后患者癥狀減輕,在實施胃腸減壓處理24 h后抽取胃內容物, 可抽出引流液約每日800~2000 ml, 患者癥狀體征消失。查體:患者上腹部飽滿, 下腹部平坦, 按壓輕度疼痛及嘔吐感, 聽診胃部振水音陽性, 患者可出現(xiàn)腸鳴音減弱, 部分可正常。輔助檢查:進行胃部造影檢查, 可見到胃部擴張, 伴有食物殘留, 胃蠕動減弱或消失, 少量造影劑可通過吻合口, 造影劑長時間滯留在胃部。
1.3 方法 給予患者禁水禁食, 胃腸減壓, 同時使用3%的溫生理鹽水沖洗胃部, 減輕吻合口水腫, 促進胃蠕動;給予嗎丁啉、胃復安等多巴胺受體拮抗劑, 莫沙必利等5-HT受體激動劑, 口服5 mg/次, 3次/d;口服紅霉素1 g/次, 2次/d;新斯的明等抗膽堿酯酶藥物, 0.5 mg/次注射足三里, 1次/d;加強營養(yǎng)支持, 短期無法進食的患者可采取全腸外營養(yǎng), 補充微量元素及維生素,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實施心理治療,安撫患者, 向患者解釋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治療情況, 消除患者恐懼心理, 提高治療配合度。
340例實施胃癌根治術的患者中, 26例發(fā)生術后胃癱綜合征, 發(fā)生率為7.65%。26例患者均經過保守治療痊愈, 5例于1周內康復, 9例于2周內康復, 8例于3周內康復, 4例于4周內康復?;颊卟∏榛謴推陂g, 上腹部阻塞感消失,經鋇劑透視檢查證實胃蠕動正常, 吻合口通暢。見表1。
表1 患者恢復情況[n(%), n]
胃癱綜合征發(fā)生的主要機制分為以下幾項:①手術切斷了迷走神經, 造成近端胃受容性舒張功能受損;胃蠕動性減弱或消失;小腸異位起搏電位的抑制作用受損造成了胃竇壓力波與十二指腸慢波分離, 增加了食物滯留胃部的時間, 尤其是固定食物[3]。②胃癌根治術造成胃大彎側起搏點全部或者部分喪失?;颊呓桓猩窠浝w維激活, 對胃腸神經叢的興奮神經元造成影響, 抑制了胃動力及兒茶酚胺的釋放, 影響了胃平滑肌細胞的正常收縮。③患者的緊張及恐怖心理, 造成了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胃腸道反射性抑制延長, 引發(fā)胃排空障礙。④手術時間及臟器暴露時間過長、吻合口技術不佳、縫合線反應均可引起胃腸壁炎癥、腹膜炎癥及水腫粘連等,影響了術后功能恢復[4]。⑤袢內膽汁、輸入胰液流入殘胃,破壞了胃內部的正常環(huán)境, 影響了殘胃功能。⑥患者過早進食不易消化食物, 加重殘胃負擔, 造成吻合口水腫加重, 引發(fā)胃癱綜合征。
對于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頑固性呃逆、上腹部飽脹感等臨床癥狀的患者, 在證實不存在胃出口機械性梗阻, 不存在水電解質平衡失調, 連續(xù)10 d以上出現(xiàn)胃引流量每天>800 ml,且無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等可引起胃癱綜合征的基礎性疾?。?], 未使用嗎啡等影響平滑肌收縮的藥品的可診斷為胃癱綜合征。胃癌根治術后胃癱綜合征患者可通過保守治療獲得痊愈, 在明確診斷后, 實施胃腸減壓, 溫鹽水洗胃, 恢復胃動力, 補充營養(yǎng)、蛋白質、微量元素及熱量, 結合心理治療,樹立患者治療的信心[6], 同時指導患者正確飲食后, 均可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本實驗中, 26例患者均經過保守治療痊愈。
[1] 周東風.胃癌根治術后胃癱綜合征的臨床分析.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 2009, 3(1):28-31.
[2] 楊軍, 關秀文, 韋炳鄧.胃癌根治術后胃癱綜合征的治療及危險因素分析.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 2012, 15(7):578-579.
[3] 王靜東.胃癌根治術后胃癱綜合征的臨床分析.武警醫(yī)學院學報, 2011, 20(5):352.
[4] 艾尼瓦爾·克依木.胃癌根治術后胃癱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分析.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4, 21(6):641-643.
[5] 劉帥峰, 韓保衛(wèi), 李朝輝.老年患者胃癌根治術后并發(fā)腹腔感染的病原學分析.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1):64-66.
[6] 向燕卿, 鄧輝, 魏大瓊.胃癌根治術后腹腔淋巴漏合并腹腔感染的影響因素.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1):154-15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125
2014-11-06]
461100 河南省許昌縣人民醫(yī)院外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