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紀云
子宮內膜癌患者腹腔細胞學陽性的臨床價值及其預后的影響分析
賈紀云
目的 分析子宮內膜癌患者腹腔細胞學陽性的臨床價值及其預后的影響。方法 12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 術中行腹水或腹腔沖洗液細胞學檢查, 分析子宮內膜癌患者腹腔細胞學陽性臨床價值,并總結對患者預后的影響。結果 腹腔細胞學陽性與病理類型、手術病理分期、肌層浸潤深度、脈管浸潤、子宮漿膜層侵犯、宮頸受累、附件轉移和大網(wǎng)膜轉移具有明顯相關性(P<0.05), 與淋巴結轉移、病理分級無相關性(P>0.05)。早期患者腹腔細胞學陽性不會影響患者預后, 而在晚期患者中腹腔細胞學陽性是影響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 腹腔細胞學陽性是影響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 與多個子宮內、外高危因素有直接性關系。
子宮內膜癌;腹腔細胞學陽性;臨床價值;預后
子宮內膜癌是目前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疾病,手術是其主要治療方法, 并需在患者術后病理分期采取針對性輔助治療。通常在手術病理分期判斷中, 以腹腔細胞學檢查結果作為依據(jù), 現(xiàn)今腹腔細胞學檢查無法作為病理分期的參考依據(jù), 只是對其結果進行報告[1]。而在臨床研究中腹腔細胞學陽性對患者預后存在的影響依然存在一定爭議, 現(xiàn)作者以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分析子宮內膜癌患者腹腔細胞學陽性的臨床價值及其預后的影響, 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12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于2008年6月~2012年10月到本院就診, 與子宮內膜癌診斷標準相符;年齡30~70歲, 平均年齡(36.7±8.4)歲;手術分期:Ⅰa期72例,Ⅰb期14例;Ⅱ期12例, Ⅲa期13例, Ⅲb期9例;患者術前均未接受放化療, 未合并其他部位浸潤癌;患者術中均行腹水或腹腔沖洗液細胞學檢查。
1.2 手術方法 95例患者采取盆腔淋巴清掃+雙側附件切除+廣泛或次廣泛性子宮切除術;20例患者行盆腔淋巴清除+同側附件切除+廣泛性或次廣泛性子宮切除術;5例患者接受腫瘤細胞減滅術+雙側附件切除術+子宮全切除術。
1.3 檢查方法 患者于腹腔手術時收取腹水, 若腹腔無腹水, 取200 ml腹腔沖洗液沖洗腹腔收取, 實施細胞學檢查。沖洗液離心, 取沉渣涂片, 經(jīng)蘇木精-伊紅染色(HE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 腹腔細胞學陽性則為鏡檢下發(fā)現(xiàn)惡性腫瘤細胞。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實施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腹腔細胞學陽性相關因素分析 12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經(jīng)檢查, 腹腔液細胞學陽性11例, 占9.2%。腹腔細胞學陽性與病理類型、手術病理分期、肌層浸潤深度、脈管浸潤、子宮漿膜層侵犯、宮頸受累、附件轉移和大網(wǎng)膜轉移具有明顯相關性(P<0.05), 與淋巴結轉移、病理分級無相關性(P>0.05)。見表1。
表1 腹腔細胞學陽性相關因素分析[n(%)]
2.2 腹腔細胞學陽性與患者預后關系分析 在11例腹腔液細胞學陽性患者中, 5例患者僅為腹腔細胞學陽性而無其他高危因素, 6例患者為腹腔細胞學陽性也合并上述高危因素之一, 其中無疾病進展時間分別為(58±5)、(26±4)個月,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年生存率分別為100.0%(5/5)、66.7%(4/6), 可見子宮內、外高危因素會影響患者預后。在早期患者腹腔細胞學陽性不會影響患者預后, 而在晚期患者中腹腔細胞學陽性是影響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
腹腔液細胞學陽性是以往診斷子宮內膜癌手術病理分期的主要參考依據(jù), 而現(xiàn)今腹腔細胞學檢查無法作為病理分期的參考依據(jù), 只是對其結果進行報告。對于子宮內膜癌患者來說, 術前危害因素檢查、術后腹腔細胞學檢查則顯得十分重要, 可顯著降低腹腔內腫瘤細胞的殘留。若子宮內膜癌患者首次手術未實施全面分期手術, 就會具有較高的子宮外轉移風險[2], 因此術后需要再次實施全面的分期手術。而患者術后預后情況通常會受到病理分級、脈管浸潤、基層浸潤、病理類型等因素的影響。在以往文獻報道中, 子宮內膜癌腹腔細胞學平均陽性率是11%[3], 本次研究中腹腔學陽性率為9.2%, 與文獻報道一致。
在此次研究中, 腹腔細胞學陽性與病理類型、手術病理分期、肌層浸潤深度、脈管浸潤、子宮漿膜層侵犯、宮頸受累、附件轉移和大網(wǎng)膜轉移具有明顯相關性(P<0.05), 與淋巴結轉移、病理分級無相關性(P>0.05)。在對子宮內高危因素及子宮外風險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 若術前提示子宮內膜癌患者存在高危因素, 如非子宮內膜樣腺癌、深肌層浸潤等患者, 必須要采取術中腹腔細胞檢查, 以免造成存在的腫瘤細胞于盆腹腔播散。由于腹腔細胞學陽性與子宮外轉移有著密切關系, 患者首次手術未分期時, 若腹腔細胞學檢查為陽性,則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較大的子宮外轉移風險性;因此對患者需再次實施全面分期手術[4]。
一直以來, 子宮內高危因素及子宮外轉移危險因素是影響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 而腹腔細胞學陽性存在相應的爭議,在此次研究中, 子宮內、外高危因素會影響患者預后。而在早期患者腹腔細胞學陽性不會影響患者預后, 而在晚期患者中腹腔細胞學陽性是影響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且腹腔細胞學陽性是影響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害因素, 與多個子宮內、外高危因素相關聯(lián)系, 通過這些高危因素會影響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 雖然腹腔細胞學陽性對子宮內膜癌尚無明確結論, 而腹腔細胞學陽性所具備的重要性則是非常顯著。腹腔細胞學檢查陽性無法評價子宮內膜癌, 但可以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對于術前未實施全面分期手術患者來說, 通過腹腔細胞學檢查陽性, 需要明確患者是否要實施再次分期手術治療。且腹腔細胞學陽性是影響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害因素, 與多個子宮內、外高危因素相關聯(lián)系, 具有直接性關系。
[1] 王嵐.宮腔鏡檢查診斷子宮內膜癌的價值及與腹腔沖洗液陽性的關系探討.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 2012, 28(5):394.
[2] 李奎, 溫宏武, 陶霞, 等.單純腹腔細胞學陽性子宮內膜癌Ⅲa期患者的預后.中國婦產(chǎn)科臨床雜志, 2003, 4(1):31.
[3] 任玉蘭.子宮內膜癌患者腹腔細胞學陽性的臨床意義及對預后的影響.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 2011, 46(8):595.
[4] 李隆玉.子宮內膜癌卵巢轉移危險閑素的探討.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 2008, 43(6):35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2.022
2015-01-04]
461000 河南省許昌市人民醫(yī)院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