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廣
[摘 要]學生學習是一個自主建構的過程,是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自由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問;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有提問的機會;要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的能力,讓他們會問。
[關鍵詞]以學定教 問題意識 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5-023
教學片斷:
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后,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目(如下圖):“一個長方體密封容器。長是20厘米,寬是10厘米,高是8厘米,一個面上出現(xiàn)了一個小圓洞。這個長方體容器能裝多少毫升水?”
題目一出示,很多學生就急急忙忙地開始動筆計算,有幾個學生皺著眉頭,嘰嘰咕咕說著什么。有一位學生忍不住,站起來說:“老師,這題不好算,因為這上面有一個小洞,水裝進去會漏出來,所以不能直接計算容積。你應該告訴我們,洞口離上面有幾厘米。”這時,有些忙著計算的學生也停下了筆,附和著說:“是的,不好算?!庇谑牵以趫D上把條件(洞口上沿距頂部2厘米)補充完整后,問道:“這下可以計算了吧?”學生一邊點頭,一邊忙著計算,列式計算為20×10×(8-2)=1200(毫升)。在大家覺得練習完成時,一位平時成績一般的學生站了起來。
生1:老師,這個容器是能裝滿1600毫升水的。
(很多學生向他投去驚訝的目光,嘴里還嘟嚷著“怎么可能”)
師:同學們,我們聽他說說自己的理由,看他有什么見解。(對生1)現(xiàn)在請你大膽地說下去!
生1:只要把這個容器有洞口的這一面朝上,平放在桌面上就行了。
(剛才還嘲笑他的學生一聽,臉色頓時變了,然后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師:你真是太棒了!真會思考!
(生1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生2:如果把這個容器有洞口的一面朝下,這樣就一點水都裝不下了,因為裝進去就漏了,所以也可以說能裝0毫升水。
師(向他豎起了大拇指):你真會動腦筋!
(一石激起千層浪)
生3:剛才我們都考慮把容器平放,其實還可以豎放,但條件不夠。
(很多學生突然醒悟似的說“對呀,對呀”)
師:還需要什么條件?
生4:還要知道洞口離高有多遠。
(師補充條件——洞口離右邊的高3厘米,學生又開始計算起來)
生5:我把上面作為底面,列式計算為20×10×2=400(毫升)。
生6:我把右面作為底面,列式計算為8×10×3=240(毫升)。
生7:我把左面作為底面,列式計算為8×10×(20-3)=1360(毫升)。
(師肯定了這幾種情況)
生8:平放、豎放都可以,那斜著放也可以嗎?
師:是的,斜著放也可以,只是用我們現(xiàn)在學的知識無法解答。
生9:老師,這幾種情況都不準確,因為題目中沒有告訴我們這個小洞的直徑是多少。其實,實際的結果應該比算出的結果要少。
(學生再一次興奮起來,班上又一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師:你說的太棒了!也給老師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在標洞口與上面的距離時,都是從洞口的上沿標的,準確來講,我應該從洞口的下沿標,否則就應該把洞口的直徑加上去。所以,除了洞口朝上和朝下這兩種情況外,其他計算的結果都比實際的結果要大。老師要謝謝你!
……
反思:
1.培養(yǎng)問題意識,提高解題能力
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是一個自主建構的過程,是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是數(shù)學的心臟?!睂W生在入學之前,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不斷提出問題,可為什么入學后就不再或很少提出問題了呢?其實,并不是學生沒有了問題,而是有問題也不想問或不敢問。這樣的變化,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們教師,因為我們忽視了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或者出于對教學目的的考慮而抑制了學生問題的提出。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自由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問,相信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其次,教師要轉變角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有提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不能為了完成教學目的而減少學生提出問題的機會;最后,還要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的能力,讓他們會問。
上述教學中,課堂學習氣氛是輕松愉悅的,師生關系是平等友好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才敢于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通過有效的引導,并給予學生充分思考和探究的時間,學生才有機會提出多種不同的意見。這樣教學,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而且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尊重個體差異,實現(xiàn)共同提高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課堂上有平等獲取知識的權利。班級中,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會受到其他學生的嘲笑和挖苦。作為教師,應該給予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更多的愛和鼓勵,盡可能挖掘他們的潛能,充分肯定,這樣才能使他們重新找回自我,獲取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樹立學習的信心。
上述教學中,生1的數(shù)學成績雖然一般,但是他能主動站起來提出自己的想法,不管對與錯,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如果當時我不鼓勵他繼續(xù)說下去,不僅會使他失去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而且不會引起其他學生對這道題更深入的思考。
3.關注生成資源,收獲意外之喜
課堂教學是個不斷生成的過程,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意外,令教師措手不及。但是,課堂生成資源是學生真實體驗的一種反映,是一種稍縱即逝的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只要處理得當,就有可能將其轉化成為本節(jié)課教學的最大亮點,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上述教學中,我原本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先把題目的條件補充完整,再計算出長方體容器能裝1200毫升水就可以了,但是生1的一句話,使課堂像“炸開了的鍋”。學生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他們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說出了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能,將一節(jié)簡單的練習課變成了展示學生聰明才智、提高交流能力的場所,生9的發(fā)言更是把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在這道題的練習中,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折射出他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閃爍著他們智慧的火花,這樣的課堂才是精彩的。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