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篇從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談起,之后解讀了關愛學生的價值,接著對注重情景創(chuàng)設作了細致入微的詮釋,最后以分析提倡探究式的學習結尾。教學感悟,條析縷陳,敬請同仁扶正匡誤。
關鍵詞:物理課堂 課堂氣氛 情景創(chuàng)設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所謂課堂氣氛,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公共情緒狀態(tài),它是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的教師授課,死板干燥,學生們昏昏欲睡,只盼著下課鈴聲響起,課堂上氣氛非常沉悶,學生們感到非常的壓抑,這樣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相反,有的教師卻別具魅力,他們在課堂上談笑風生,充滿了誘人的魔力。還沒有到上課的時候,學生們就充滿了期待。課堂上歡聲笑語,大家沒有學習的壓力,學生的學習非常投入,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桴鼓相應,學生學習得越踴躍,教師教學的越輕松,學生渴望學習更多的新知識,教師的一舉一動都牽引著學生的心。這樣的學習生動活潑,人人向往,往往省時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對學生充滿愛心
如果教師對學生充滿愛心,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喜歡他們尊重他們,那么就能夠很好地開展教學工作,這屬于真正的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老師沒有嚴厲的批評,死板的說教,枯燥的解說,熱愛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不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不把教學當作機械的任務,不把物理知識強硬的灌輸給他們,然后一走了之,而是循循善誘,始終認為自己傳道授業(yè)解惑是自己無上光榮的職業(yè),不把自己看成是長者,不高高在上,從來不把自己看成是課堂上的權威和領導,始終是面帶微笑。理解學生的心理負擔,現(xiàn)在學生學習壓力大任務重,考試眾多,從不同角度去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和學生平等的交流,了解他們關心的問題,詢問他們喜歡學習的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風采,成為課堂上的主角。教師在旁邊旁敲側擊,引導他們,暗示他們,做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示范者。隨著新的教學理念的引人,教師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優(yōu)秀的個體,他們都具備鮮明的個性,獲得了教師的尊重和理解,他們會更加努力地去學習,才能夠充分地發(fā)揮聰明才智,他們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心理成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才會被激發(fā),從而實現(xiàn)健康的、全面的、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給予學生愛,讓學生知道老師關注著他,對他們寄予了厚望,尊重和熱愛學生,無論是從生活還是學習方面,對他們的關心都做到無微不至,創(chuàng)建民主、平等、共同發(fā)展的新型師生關系,付出不要求回報,日久天長,學生們會更加感覺到教師的溫情,他們甚至能夠認為,不提高成績,甚至會覺得內疚,因為老師用博大的愛征服了他們,老師的真情深深地感染了他們,他們會積極地行動,用成績來回報教師,會努力地配合教師營造出一種和諧、真誠、溫馨的教學氛圍。
三、注重情景創(chuàng)設
如何讓物理課堂充滿吸引力,我一直苦思冥想。課堂上的環(huán)境是好是壞,是美好的還是糟糕的,是活躍的還是死板的,是荒涼的還是熱烈的,是貧瘠的還是富饒的,直接影響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利用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說更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打造一個充滿吸引力的物理課堂,讓他們在這個良好的環(huán)境當中去研究物理現(xiàn)象,去認真的探索,積極而科學地去總結和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所謂的情境教學方法,就是研究教學策略,進行藝術的教學,巧妙地達到教學目的,不生硬地進行教學活動,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引入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讓學生輕松快速的理解教師所教學的內容,讓學生的身心保持平穩(wěn)的狀態(tài),引起他們的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讓心理機能能夠和諧的發(fā)展。這種學習方式,實際上借鑒了詩歌中所提倡的情景交融,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創(chuàng)造學習情境,引領學生們由情入境,進而達到情理交融的狀態(tài)。
和語文歷史等課程比較起來,物理知識總體來說比較抽象,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還保持在一個比較低的層次。比如密度、功率、比熱容等概念,光的折射、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等,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利用多種手段來輔助教學,例如多媒體,或者簡單的模型,讓學生能夠看得見甚至摸得到,通過視覺和觸覺來理解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通過不斷的實驗,來掌握物理公式和物理規(guī)律。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枯燥地講述,學生難免感覺到干癟乏味,要想消除空洞的氣氛,就要講求教學的藝術,把繁瑣的知識簡單化,把枯燥的知識講得趣味盎然。這是最簡單的寓教于樂,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習保持生機勃勃。舉例來說,“光的折射”一課,我播放電影里面的“海市蜃樓”場景,神奇的畫面吸引住了一雙雙好奇的眼睛,他們或許只是聽說過,這次沒想到在課堂上見到這么出色的影片,課堂上其樂融融。抓緊時機,告訴學生這其中的奧妙,對于物理學來說,既是很簡單又是很科學的一個場景,不過是光在空氣中的傳播方向發(fā)生了改變產生的情景而已。通過我的敘說,學生們聯(lián)想到“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他們提出了新的問題,“光在空氣(同種介質)中的傳播方向怎么會發(fā)生改變呢?”通過奇妙的情景創(chuàng)設,我們開始了“光的折射”的新知識的學習。這種教學手段,學生有了好奇心,學習就不再成為壓力,在興趣的推動下,激活了學生的探究的欲望,課堂上到處能夠感受到智慧火花的閃爍,同學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充分地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四、提倡探究式的學習
如果是單純地接受知識,學習效果肯定會不如人意。要讓學生一邊動手一邊動腦,讓物理課堂活躍起來。主張學生自主學習,強調個人的體驗感受,在這個基礎上,和同學們一起討論,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合作、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他們有參與的勇氣,變被動地學習成為主動地學習。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實踐的樂趣無法用語言來表述,這就是“探究式學習”的巨大收獲,舉例來說,“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讓學生們透過空燒瓶和盛滿水的燒瓶去觀察對面同學的景象,看看有什么區(qū)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透過裝滿水的球形燒瓶可以看到對面同學的臉不僅僅是倒立著的,而且還縮小了,而沒有加水的瓶子卻看不到這樣的現(xiàn)象?,F(xiàn)在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解答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一邊提問題一邊暗示學生和新學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終于有學生回答正確了,接著讓被觀察的同學,變化臉部和瓶子之間的距離,看看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接下來就要通過實驗去探究物距、像距以及焦距之間要滿足何種關系時凸透鏡才能成某種特定的像。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分組實驗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學習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這樣學習,自然而然,課堂上活力無限,群情激奮,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總之,物理學至堪重要,是工業(yè)生產的指南,是現(xiàn)代技術革命的先導,帶領學生研究物質運動的現(xiàn)象與事物內在之規(guī)律,發(fā)現(xiàn)薈萃在里面的奧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科學方法論,是教師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