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方法 本文選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護理組采用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服務方式,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心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結果 護理后,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心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分別是(94.06±1.69)分、(35.20±1.38)分、(35.22±1.34)分以及(84.78±12.12)分,和對照組對應指標評分結果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冠心病患者采用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措施后,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情況,提升生活質量水平,促進其病情穩(wěn)定,及早治療。
關鍵詞:系統(tǒng)性護理;冠心病;負性情緒;生活質量;影響效果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類疾病,此種疾病的發(fā)病時間比較久,病情經常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情況,因此在長期發(fā)病過程中患者的情緒變得焦慮、抑郁,這對于整個治療和護理工作開展是非常不利的[1],也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非常大的不良影響,針對此臨床中需要做好護理管理,進一步開展有效的護理管理工作,提升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選取的患者均為2014年04月~2015年04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72例冠心病患者,每組各36例。男37例,女35例。護理組,年齡46~76歲,平均年齡(60.22±6.45)歲。對照組,年齡46~76歲,平均年齡(60.23±6.47)歲。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主要是針對患者的日常飲食方面做好護理管理,多食用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食物,保持患者的大便通暢[2]。
護理組采用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服務方式,①心理護理:冠心病患者長期發(fā)病過程中會變得非常焦慮不安,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一定要對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正確認識,能夠積極做好預后處理工作,采用疏導、解釋、說明、鼓勵等方式幫助患者緩解內心的焦慮不安,減輕心理負擔,消除負面情緒影響,同時在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正確指導患者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疾病,正確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可以通過聽音樂、讀報紙等方式豐富患者的生活,調節(jié)心理情緒狀態(tài),放松心情,從而使得精神生活變得更加輕松愉悅[3]。與此同時還需要對患者進行認知行為干預,使得患者不斷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情緒狀態(tài),保持良好的、積極的、樂觀的情緒狀態(tài)配合醫(yī)護工作開展。②家屬支持干預[4]:護理人員需要詳細的詢問患者的病情狀況,通過患者家屬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主動去了解患者及其家屬對于冠心病的認知情況,并且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知識普及,做好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工作,同時在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讓患者充分認識到家屬的支持和鼓勵,以及生活環(huán)境對于自身病情的影響,尤其是對于患者配偶,需要做好健康教育指導工作,從而能夠給予患者必要的支持,使得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③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囑咐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情緒狀態(tài),戒煙酒,同時需要保證情緒穩(wěn)定,避免出現(xiàn)情緒大起大落的情況,在生活中,需要指導患者正確作息,養(yǎng)成健康的作息習慣和生活習慣,能夠逐步引導患者加強身體鍛煉,根據其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進行身體鍛煉,比如練太極、散步等鍛煉方式,不斷改善患者的身體素質,提高患者對于住院期間的生活適應,從而提升護理療效。
1.3指標判斷標準 心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分測定,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高低采用生活質量評估表進行評分測定[5]。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應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x±s),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心理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分別是(94.06±1.69)分、(35.20±1.38)分、(35.22±1.34)分以及(84.78±12.12)分,和對照組對應指標評分結果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工作開展,可以有效的調節(jié)物質、社會、感覺以及行為等各個方面對于患者的護理影響,解決患者在整個病程中遇到的難題,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進一步提升護理療效,促進患者病情穩(wěn)定,及早康復。
參考文獻:
[1]李琳.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3):4-5.
[2]孫黨紅,朱玲,戴莉,等.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28):259-260.
[3]毛瑞英,王建輝,譚崢,等.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5):26-27.
[4]郭慧玲.冠心病患者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對其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5):267-268.
[5]周瑩.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5,(20):215-216.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