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人們對于納米材料獨特的光、電、力、磁性質(zhì)給予了廣泛的關(guān)注。本文介紹了以硼氫化鈉為還原劑,以檸檬酸三鈉為表面活性劑,在反應(yīng)溫度為25℃、[Ag+]為0.1mol/L和高速攪拌的條件下,制備出片狀結(jié)構(gòu)的納米級別銀粉。
關(guān)鍵詞:納米銀粉;還原;制備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2.261
1 納米材料的應(yīng)用
最近幾年的研究生產(chǎn)中,由于較高的傳熱性、高的抑菌性和較強的催化能力,片狀銀納米材料稱得上是一種最有研究前景的無機納米材料。然而片狀納米銀粉在制備過程中產(chǎn)量難以提高,為使產(chǎn)量有所突破其生產(chǎn)成本又會大幅度攀升,可以說納米級別銀粉的的制備面臨著相當(dāng)大的困難。
在片狀納米銀粉的生產(chǎn)中物理制備法投資大、產(chǎn)率低、能耗高。因此我們常選擇化學(xué)法進行片狀納米銀材料的生產(chǎn)?;瘜W(xué)還原法是化學(xué)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因為化學(xué)還原法可以提高納米銀粉的產(chǎn)量,與此同時在制備過程中所需要的工藝設(shè)備比較簡化方便我們在生產(chǎn)過程中控制粉末的狀態(tài)使其滿足我們使用需求,最大程度提高了生產(chǎn)利潤。
我們在本文中主要討論在高分子保護下,以硼氫化鈉 為還原劑,在一定的堿性條件下加入檸檬酸三鈉作為表面活性劑,將銀離子從水溶液中還原片狀成納米級別銀粉的效果。從而對后續(xù)能夠生產(chǎn)分散性好、顆粒粒度均勻且結(jié)構(gòu)面貌為片狀的納米銀粉的方法的改進提供方向及依據(jù)。
2 納米銀粉的制備與表征
2.1 主要試劑(見表1)
2.2 主要實驗設(shè)備(見表2)
2. 3 試驗方法
25℃下,用電子天平稱取0.1699g硝酸銀固體于燒杯中,溶解后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l,得到濃度為0.1mol/L的硝酸銀溶液。再用電子天平稱取0.0380g硼氫化鈉固體于燒杯中,溶解10ml蒸餾水中后反復(fù)稀釋至硼氫化鈉溶液濃度為0.0380g/L。將1-5號5個25ml燒杯放于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上分別加入磁子,用10ml量筒向每個燒杯中量取10ml蒸餾水,開啟攪拌。用電子天平依次稱取0.2941g、0.5882g、0.8823g、1.1764g、1.4705g檸檬酸三鈉分別加入個燒杯中,攪拌溶解。待檸檬酸三鈉完全溶解后,用5ml移液管向各燒杯中移取1ml已配置好的硝酸銀溶液。而后,用滴管吸取硼氫化鈉溶液滴加至各燒杯中直到溶液PH值達到8為止。在攪拌條件下反應(yīng)15分鐘。
反應(yīng)停止后,將磁子取出,溶液倒入離心管中,另外向一支離心管中加入蒸餾水,一同放入離心機中開始離心。20分鐘后取出離心管,用滴管吸出清液后加入無水乙醇,放入超聲機中進行超聲。3分鐘后取出,再次離心。反復(fù)操作3次后,將無水乙醇清液吸出,將離心管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50℃下進行干燥。
重復(fù)上述所有操作5次,以獲得足夠量的生成物進行表征。
2. 4 表征結(jié)果(見圖1)
3 試驗結(jié)果討論
如圖所示,通過上述方法我們初步將納米銀粉的結(jié)構(gòu)面貌控制在了片狀結(jié)構(gòu),但是銀粉粒度情況并不均勻。粒度不均勻的主要原因是在分離還原法制備納米銀后殘留的還原劑硼氫化鈉時需將銀粉產(chǎn)品放入超聲機中進行超聲,在此過程中造成部分片狀納米銀粉被進一步擊碎,致使粒度不均勻。故而,我們接下來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在不改變納米片狀銀粉的大小及形貌的基礎(chǔ)上徹底分離殘留的硼氫化鈉。
參考文獻:
[1]魏春萍.納米銀粉的制備及表征[Z].遼寧化工,2010,7(07).
[2]MINDYN R,THOMAS A. The nanotructured materials industry [J].Am Ceram Soc Bull,1997,76(06):511.
[3]BECK C,HARLL W, HEMPELMANR R. Size -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nanocrysatlline BaTiO3 by a sol - gel type hydrolysis in microemulsion- provided nanoreactor [J].J mater Res,1998,13(01):3 1741
[4]Burda C,Chen X B,Narayanan R,et al.Chemistry and proper ties of nanocrystals of different shapes[J].Chem Rev,2005,105:1 025 - 1 102.
[5]徐光年,喬學(xué)亮,邱小林,陳建國.納米銀制備研究進展[J].材料導(dǎo)報,2010,11(11).
作者簡介:姜曌(1988-),女,助教,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