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分析哈爾濱市大氣污染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詳細論述了哈爾濱市霧霾天氣的成因,并根據其成因提出了具體的防治對策。
關鍵詞:霧霾天氣;成因;對策;哈爾濱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2.259
0 概述
2013年10月21日,黑龍江省多地發(fā)生了“史上最嚴重霧霾”,哈爾濱部分監(jiān)測點位的PM2.5達到了1000微克/立方米。當時,受霧霾天氣的影響,全省大部分高速公路及機場臨時關閉,公交線路陷入癱瘓,哈爾濱市內中小學臨時停課,此次污染情況持續(xù)時間較長。后來經初步分析,此次爆發(fā)霧霾的主要原因是高架點源及低架面源污染物長期累積,加上不利霧霾擴散的氣候條件的共同因素的影響導致了此次霧霾的爆發(fā)。
1 哈爾濱大氣污染趨勢
根據哈爾濱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的環(huán)境質量月報數據,哈爾濱市2014年1月到2014年10月主要污染物PM2.5和PM10的月均值指標(見圖1)。
從圖1可以明顯看出,無論是2013年,還是2014年,哈爾濱市的空氣污染物PM2.5(標準為日均值不超過0.075毫克/立方米)、PM10(標準為日均值不超過0.15毫克/立方米)超標天數主要呈現在當年10月至次年1月。其中,2013年1月、10月、11月、12月哈爾濱市的PM2.5、PM10日均值超標分別達29天、26天;18天、11天;14天、8天;27天、19天; 2014年同期分別為25天、18天;11天、11天;10天、6天;21天、16天。從年份來看,2014年較2013年PM2.5、PM10整體呈下降態(tài)勢。
2 哈爾濱市霧霾天氣原因分析及對策
2.1 哈爾濱市霧霾原因分析
哈爾濱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是東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994萬。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全市的霧霾等環(huán)境問題較為嚴峻,值得人們深思。哈爾濱霧霾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大氣污染源分為高架點源、低架面源,H<30m的排氣筒排放源或無組織排放源為低架源,H≥30m的排氣筒排放源為高架源,根據哈爾濱的首要污染物細顆粒的來源分析,哈爾濱霧霾產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架點源[1],也包括低架面源污染物。燃煤煙粉塵、機動車尾氣、城市揚塵、工業(yè)揮發(fā)性有機物、秸稈焚燒等構成了哈爾濱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據報道,2008年以來,隨著哈爾濱市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全市PM2.5貢獻值中燃煤占25-41%,機動車尾氣占20-25%,工業(yè)廢氣、秸稈焚燒及其他排放占20%-30%,揚塵占3-11%。2008年到2014年,工業(yè)廢氣排放量增幅超過一倍[2]。(1)高架點源污染。目前,哈爾濱市年煤炭消耗量3300萬噸, 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現存3700余臺,占哈爾濱市燃煤鍋爐總臺數88%(建成區(qū)10噸及以下鍋爐1338臺),部分燃煤電廠尚未完成治理設施升級改造,仍超標排放。(2)低架面源污染。就低架面源污染來看,主要有汽車尾氣、秸稈焚燒和建筑揚塵等,尤其是棚戶區(qū)、城中村等低矮面源污染較重;全市近6萬輛黃標車和老舊車輛仍上路行駛,污染排放貢獻率高,再加上冬季受氣候影響、路況不暢,車輛長時間怠速行駛也加重大氣環(huán)境污染。在哈爾濱市空氣污染物中,特定污染物排放較為集中。秋季秸稈集中焚燒普遍,目前年產秸稈量在1700萬噸左右,綜合利用率不到30%,大部分集中在10-11月焚燒,重污染天氣明顯增加。冬季供暖燃煤鍋爐集中起爐,全年供暖燃煤量已超1000萬噸,進入10月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劇增,煤煙型污染特征明顯。春季大風天氣多,煤堆、灰堆、物料堆及建筑揚塵污染較重,大氣污染呈現揚塵污染特征。哈爾濱城市中心區(qū)建筑高、密度大,城市建設生態(tài)廊道不足。秋冬季節(jié)逆溫、靜風、回暖等靜穩(wěn)態(tài)天氣頻發(fā),僅2014年靜穩(wěn)態(tài)天數就超過40天以上,大氣水平和垂直流動性差,城市熱島效應加劇,污染物容易堆積不利擴散,進一步加劇了大氣污染。
2.2 哈爾濱市霧霾防治對策
大氣污染嚴重影響了城市經濟的發(fā)展及人們的生存和健康,霧霾給人們帶來的不只是表面的生活不便,也給人們生活、工作造成較大困擾,影響人類健康[3]。就哈爾濱市來說,加強霧霾的防治可以從采取以下措施:(1)提倡建筑節(jié)能,加大供暖改造力度。據生活報2014年11月8日報道,哈爾濱市總建筑面積為2.1億平方米,各城區(qū)小鍋爐有242臺,無法并入集中供熱的小鍋爐。對于這部分用戶,應積極推廣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對現有老舊小區(qū)改造成節(jié)能建筑,減少耗煤量。(2)控制汽車尾氣排放量。加大黃標車淘汰力度,嚴禁上路行駛,鼓勵市民乘用公共交通出行,大力發(fā)展以電動車為主要代表的新能源汽車。(3)加大城市綠地面積。結合哈爾濱市的氣候特點,積極引進耐寒植物,增加市區(qū)綠地面積,主城區(qū)增加綠地廣場空間,中心城區(qū)疏散減少人口密度至新建城區(qū),分擔中心城區(qū)人口居住及綠化壓力。(4)加強農作秸稈禁燒工作。加大對農戶秸稈禁燒面積的財政補貼力度,對積極收儲秸稈的企業(yè)給予獎勵,大力發(fā)展以秸稈為原料的養(yǎng)殖、發(fā)電、制作木地板等行業(yè)發(fā)展,提高秸稈的利用效率,實現變廢為寶;加大對秸稈焚燒行為的懲治力度,采取打擊與獎勵相結合,嚴格控制秸稈焚燒行為。
3 結語
霧霾既對環(huán)境產生重要影響,危害居民的身體健康,也會阻礙城市的發(fā)展,對于哈爾濱市來說,在霧霾產生的原因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發(fā)展實際,合理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實現哈爾濱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志等.北京典型污染過程PM2.5的特性和來源[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2,12(05):122-126.
[2]劉嘉.哈爾濱發(fā)布主要污染源 燃煤煙粉塵為大氣污染“罪魁”[OL].東北網,http://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15/04/03/056432031.shtml
[3]孫亮.灰霾天氣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12,37(10):71-75.
作者簡介:齊宇勃(1981-),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中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環(huán)境工程、環(huán)保產業(yè)、環(huán)境管理及環(huán)保技術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