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差別定價又作歧視性定價,是市場營銷活動中一種很靈活的定價策略,其中的二度價格歧視又作為最符合市場實際情況的定價策略而在需求分析中被廣泛應用。據(jù)此,從供給角度出發(fā),區(qū)別于在需求角度中的利潤分析,利用成本思想實現(xiàn)差別定價方法在線性供給約束下的應用。
關鍵詞:
差別定價;價格歧視;成本思想;供給約束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16006504
1 引言
差別定價策略是實際中應用較典型的定價策略之一,由于其潛在的價格差異而得名,其中二度價格歧視的使用最為廣泛,目前關于二度價格歧視已有了較為全面的研究。實行二度價格歧視的方法有兩類,一是在線性需求條件下當且僅當對需求區(qū)間實行等分時,可使壟斷廠商獲取最大的消費者剩余。另一類則是在線性需求函數(shù)的約束下,壟斷廠商通過實行向消費者宣稱打折幅度即固定折扣率的方法來進行二度價格歧視。
目前國內(nèi)對二度價格歧視方法的研究大多處于定性研究的狀態(tài)下,以需求為分析基礎,從概念、制度的范疇對二度價格歧視的方法作了一般性的闡述。本文將從全新的角度——供給約束出發(fā),研究差別定價在線性供給情況下的應用,從而分析執(zhí)行差別定價對成本增加的影響。
2 等分區(qū)間下,成本增加與分段數(shù)的關系
根據(jù)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了壟斷廠商在線性需求函數(shù)條件下收益達到最大的充要條件為,當壟斷廠商將需求區(qū)間等分而實行價格歧視。所以將此結論應用與供給函數(shù),為了使成本增加效率最高,可以將供給區(qū)間等分實行價格歧視。理論上講,供給區(qū)間分段數(shù)越多,壟斷廠商成本增量應該越大,其極端情況就是一度價格歧視。但這種情況在實際市場中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對于壟斷廠商也是完全劣勢的,所以對供給區(qū)間分段數(shù)的確定是十分重要的。
設供給函數(shù)是線性的為P=aQ+b(a>0,b>0),在市場價格為P0確定的情況下,供給量同樣確定為Q0,在上述情況下總成本為TC=bQ
為整數(shù)。
所以我們可以得到市場監(jiān)督部門所規(guī)定的廠商成本關于最大成本增加量的倍數(shù)θ與分段數(shù)n的關系。例如當θ=0.9時,n=10;當θ=0.8時,n=5。由此可見,在等分供給區(qū)間的二度價格歧視中,無限增加分段數(shù)是不必要的,也是廠商所承受不了的,規(guī)定成本最少增加最大成本增量的0.8倍時,只需將供給區(qū)間分5段即可。
3 基于供給約束下的競爭市場中的差別定價方法
3.1 完全競爭狀態(tài)下兩廠商n段價格歧視
對于大部分商品的廠商數(shù)量是很多的,各個廠商間就處于完全競爭狀態(tài),對于產(chǎn)品價格來說,每個商場也無法成為價格的制定者,只能被動的成為競爭狀態(tài)下所形成的價格的接受者。但在這種競爭市場中,依然會達到某種靜態(tài)平衡,即各廠商間產(chǎn)品市場占有率達到穩(wěn)定的狀態(tài),所以結合實際情況引入變量市場占有率β,即廠商1的市場占有率為β,廠商2的市場占有率為(1-β),這里就可以將壟斷市場看作為競爭市場的特殊情況,即兩寡頭市場時,市場占有率β=12。
設廠商1和2的供給量分別為4 結語
差別定價方法在需求分析中的應用已得到詳盡研究,而在供給分析中,同樣也可以從對方成本角度出發(fā),利用以上結論去使用。將供給約束中的價格歧視方法再與其他定價策略相結合,就可以得到更為完善的價格機制,為國家也為廠商提供定價依據(jù)。
參考文獻
[1]Berry S T Estimating discretechoice models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J].1994,(25).
[2]陳紹剛.兩類差別定價方法的理論拓展及應用的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4.
[3]唐小我.二度價格歧視情況下壟斷廠商收益最大化條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1998,(02).
[4]唐小我.二度價格歧視的進一步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1,(1).
[5]唐小我,倪得兵.壟斷廠商在固定折扣率條件下的二度價格歧視研究[J].運籌與管理,2000,(3).
[6]孫天齊.價格歧視:理論、規(guī)制和應用分析[J].價格與市場,2002,(02).
[7]Barron john M.Umbeck John R.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the case of retail gasoline markets[J].19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