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藏文是一門重要學科,學習藏文并非易事,因此藏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講究一定的技巧,要繼承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借鑒外部的教學方法,進而形成我們自己的教學方法,尋找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藏語文水平不斷提高。
【關鍵詞】藏文 教學方法 繼承 興趣 借鑒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繼承合理的教學方法
正確處理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繼承合理教學方法的關系。教學方法的發(fā)展,首先應注意繼承,繼承是事物發(fā)展階段性和連續(xù)性的聯(lián)結紐帶,它客觀存在于藏文教學方法歷史發(fā)展的全部進程中。唯物史觀認為,沒有繼承,便沒有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教學方法的形成和發(fā)展,是隨著教育的產生和發(fā)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在此前的教育教學基礎上逐步豐富的,特別是新課改的前景下以傳統(tǒng)教學經典為基礎,改變學習方式為重點,采用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和合作交流等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熱愛學習,敢于實踐,敢于思索,注重培養(yǎng)學生樂于動手。今天的課堂,教師們已不再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圍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提高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每一種教學方法從來都是在個體或群體的改革創(chuàng)新中發(fā)現(xiàn)出來的,它還需要經過許許多多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實踐和理論探索。比如筆者在平時上課時就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寫作能力,讓學生多寫作文,多分析課文內容,遇到課文中的比喻句等較重要內容時,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學生會說出許許多多生動形象的觀點,再加以鼓勵,多給學生思索和回答問題的空間,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讓他們暢所欲言,表達真情實感,這才是我們教學的真正目的。
二、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
興趣是學習之母,多鼓勵學生,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讓他們發(fā)現(xiàn)和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也是學生專心進入課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溝通師生情感的第一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應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運用情境引入,啟發(fā)式談話引入和使用新奇的手段;采用個性化或者情緒化的材料,使用多種演講風格,使用形象化實例和比擬等激勵學生主動參與用外部刺激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要學生闡釋學習的效用和學習要求,提供各種學習經驗,提高學習成功率,給學習者決策機會,幫助他們將成功歸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三、采用合適的教學指導來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1)指導學生朗讀藏文教科書。很多教師往往只是注意到“教科書是教師進行藏文教學的依據”,卻忽略了“教科書也是學生學習藏文知識的主要依據”因而,有的教師在自己備課時確實認真的鉆研教科書了,卻未認真地考慮教給學生如何閱讀藏文教科書的問題。所以,教師可進行適時地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發(fā)現(xiàn)課文中的精美之處,這不僅是新課堂改革的要求,也是教學過程中的新舉措。
(2)指導學生記藏文筆記。記筆記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當時的學習質量;而且,對他將來的自學、工作,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因而,我們有意識地提高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
(3)給學生安排科學的學習時間。學生在學習時科學地安排學習時間是很重要。比如,應該在當天復習教師們所講的新課,完成當天的作業(yè),預習第二天要學的新課。要養(yǎng)成課前要預習,聽課要專心,課后要復習,作業(yè)要獨立的良好學習習慣。要在學習中培養(yǎng)堅韌的學習毅力。
四、轉變盲目的排外心理,借鑒有效的教學方法
目前在藏文教學中,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思想帶有封閉性和主觀上的排他性,由此就造成了教學方法的封閉和僵化,而且過去那種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因此我們要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的符合這一時代要求的藏文教學方法,在新課程的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關系,教師要深刻地認識到: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要注重言語間的交流、心靈上的碰撞;教學是相長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相互促進的,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充滿人性化的教學氛圍,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教師要自己當作冬天的陽光,讓愛照耀到每個學生的心靈,平等地看待每個學生,架起教師與學生心靈的橋梁。教師能關注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能用一顆童心來看待學生在學習中所犯的“錯誤”,在學生插話時不隨意貶低、諷刺他們,是積極引導;在學生產生懈怠心理時,教師不急躁、不訓斥,而是期待的眼神、賞識的語言,使學生身心舒展,產生對學習的安全、信任感、愉悅感。讓成績較好的學生采取另一種方式來促進和增強他們的學習心理,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當今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迅猛發(fā)展,不僅教學內容現(xiàn)代化,而且教學方法也走向了現(xiàn)代化,特別是當今隨著信息化的發(fā)展和民族的融合很多新知識因運而生,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我們應本著是否更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否有利于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是否能進行思想教育,是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等原則,以一定教學目的和任務為前提,根據教學內容、對象、條件和教師自身特點,積極主動地借鑒國內外成功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豐富和完善藏文教學領域里的教學方法,使之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改變過去陳規(guī)陋習的教學方法。還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既能節(jié)省教學時間,又能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的學習生動形象,且能取得鮮明的教學效果,因此在,以后的藏文教學中越來越多地采用新技術、新手段,必將實現(xiàn)藏文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在教學過程這一有機系統(tǒng)里,我們必須不斷探索和實踐,努力創(chuàng)造既反映教學規(guī)律又獨具風格的百花齊放的現(xiàn)代藏文教學方法,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單一和僵化的嚴懲缺陷,進一步提高藏文教學質量。這就是我們每個藏文教師在教學方法改革中遵循的格言。
總之,教育是任重而道遠的,新課標剛剛啟動,作為青年教師首先應適應課改,敢于自己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發(fā)學生封存的天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熱愛藏文,會學藏文,創(chuàng)造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