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考察衡量一個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標志,而初中語文作文評析則是提高和突破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本文首先探討初中語文作文評析的積極意義,其次分析了作文評析的原則與方法,旨在為今后的作文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評析;經(jīng)典范例;集體討論
作文是種心智活動的綜合呈現(xiàn),更是高層次語文知識能力的重要表現(xiàn)。作文能力不僅能奠定學生各學科學習的基本能力,也是常語文表達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提升作文能力,除了學生從小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外,教師的訓練與指導占了極大部分。從作文知識與理論的教授、寫作前題目的擬定、寫作前題目的引導說明、寫作內容的指導,到寫作后的批改講評,無一不是決定作文表現(xià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對作文評析方式的改進,可以更好地激勵學生勤于思考、開拓思維、張揚個性,盡快掌握運用清晰的思維、流暢的語言、熟練的技巧,寫出更優(yōu)秀的作文,實現(xiàn)最終教學目標。
一、初中語文作文評析的積極意義
1.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眼高手低是學生在寫作中常犯的錯誤,很難找到自己的缺點。教師對寫作文前的指導又多為粗線條式的指點,很難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具體指導。而寫作后教師對全班作文進行批改,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文程度差異和學生共同易犯的寫作缺失等,便較能因材施教,提升個別學生寫作能力。就個別學生來說,學生可按批改中指出的問題,對文章進行修改和補充,使文章更完美。每寫一回就有一次的修改,更有每次的收獲,久而久之,學生也大概知道自己文章的優(yōu)缺點,就能具體把握今后作文該努力的方向了。作文批改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文章,也能提升分析和修改的能力,這對于整體作文能力是一大進步。所以,批改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學生具備不需教師指導,就能寫出好文章,并自行修改的能力。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文風。作文是種綜合訓練,不只是表達形式與思想內容的訓練,更有背后作者個人自我意識的澄清與成長。從學生作文中??煽闯鏊麄儗θ藢κ碌膽B(tài)度、對是與非的評判、對歷史與現(xiàn)實的看法,顯示他們的美丑觀念與價值取向,甚至常無意識地透露喜怒哀樂。教師批改作文時,要注意文中流露的觀念與態(tài)度是否正確,若有偏差時,便得要傳達給學生正確的方向和培養(yǎng)的方法,希望他們能用清明之眼去體會生活,在潛移默化之屮樹立客觀、正確的思想,從而養(yǎng)成嚴肅認真的寫作態(tài)度,造就積極優(yōu)良的文風。改革作文批改與評講方式,學生理解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難點,在教師定向指導下,讓學生在寫作練習上獲得主體地位,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有著重要影響。學生獲得作文批改與評價的主動權,在教師認真教學下,學生從初步了解階段,過度到修改技能掌握階段,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思考能力等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初中語文作文評析原則
1.要有充分的準備。長期以來講評備受忽略,即使有講評,也是簡單短促。教師多半不先擬計劃,常發(fā)下作文就隨口講評一番,造成收效甚微。所以講評前要先準備如下步驟:1.作好講評的資料準備講評時要讓學生信服,必先有依據(jù)憑借。這依據(jù)來自于三方面:學生作文、課內范文、其它名家范文。教師平時在批改時,就應動手記錄學生的優(yōu)缺點或問題處,并動腦思考如何改善才和學生的程度相應。一有火花就記錄,當在講評時加上學生的意見,就是教學相長的利器。另外平時教師也應在報章雜志或散文書籍上收集相關的范文,以供講評時可舉出其中優(yōu)點來做范例。
2.要與作文教學計劃的內涵相結合。學期初教師常會根據(jù)課文或自己的教學計劃來擬定作文的教學進度,可能每次寫作有不同的主題來配合課文或某篇范文。那么批改或講評時,也能根據(jù)不同的主題及訓練目標來傳授寫作方法,效果會更佳。因為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個漸進的過程,而作文水平的提升當然也是有序的訓練過程。因此,作文教學時計畫好不同的訓練因標,講評時才能逐次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述。
3.要總結全體學生的問題。講評時教師習慣選取同學中較好的作文當作范文,進行講解與賞析。但賞析過后,學生了解了這篇作文的優(yōu)點,自己的作文能力仍沒太多長進。這就是教師講評面向太過狹溢的缺點。所以教師應綜合多數(shù)學生的優(yōu)缺點,歸納出明顯的問題傾向,先提出來引起學生共鳴;再結合同學的優(yōu)秀范文或名家范文,引導學生思考。
4.要突出重點。一般講評方式,教師表揚優(yōu)秀的同學,略加批評差的作文。如此的講評課目的性不強,學生也常心不在焉,自然收不到成效。最好的方式應是教師根據(jù)每次作文訓練的要求和學生作文的實際情況,一次講評幾個重點或幾個問題,切勿面面俱到、貪多求全,反而失去焦點,讓學生像多頭馬車一般,不知該重點注意哪個主題。當然講述突出重點時,其它的小主題也須略為帶過,作到詳評與略評相結六。
5.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傳統(tǒng)的講評是由教師主導,點出學生問題和優(yōu)缺點,指出學生訂正、學習寫作知識。而現(xiàn)今的講評亦可由學生主導,就如學生自評互評一般,教師顆訓練學生講評部分優(yōu)秀作文。期間教師要讓學生充分交流,處分尊重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師只從旁略加引導。即便學生不能講評,也可印發(fā)優(yōu)秀作文, 讓學生先找出其中優(yōu)點,再聽教師講評以作對照,達到積極主動的學習效果。
三、初中語文作文評析方法
1.綜合講評。顧名思義,這是種最普遍使用,且無特別針對性的一種講評方式。教師在批改時將學生的優(yōu)缺點記下來,爾后作全面性的分析和講評。這包括全班的作文概況,多數(shù)學生從內容到語言形式的優(yōu)缺點和共同問題等等。基本上若要完整的綜合講評,教師得精批細改,且認真歸納全部作文的優(yōu)缺點,做足準備功夫。
2.典型講評。教師在全班作文中,選取若干篇優(yōu)秀作文作為典型,并在講評前將之印發(fā)給全班學生,讓大家閱讀、評析,思考其作文優(yōu)點為何,以及自己的作文差在哪里。上課時教師再加以引導、講評,若程度好者,教師略略補充即可;但程度較差者,教師得詳加講評,并可采用提問的形式引導。
3.專題講評。又可稱重點講評。它不像綜合講評是包羅萬象,各方面都評。它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依據(jù)當次的教學訓練目標,結合學生作文實際情況,在講評時將共性問題分類列舉,并以佳作當正面例子,講解分析得失的原因。由于這種講評重點和作文前指導的重點大致相同,所以目標集中、針對性強,學生容易記住。
4.學生自評。在完成學生作文習作的批改之后,教師進行總結,整合其中有共性的和代表性的問題,在課堂上概括點評。通過參考,學生進行自我對比,進行自我評判,鼓勵其中一些認為自己作文存在一些問題有代表性、特殊性或對自己的作文存在的問題、優(yōu)劣難以界定的,等等,通過這種形式能夠促使學生在對自己作文進行生動的自我認知、深入思考、挑戰(zhàn)自我,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自我提高。
5.分組講評。對學生進行分組(可按興趣愛好、按座次小組等),在小組內對作文交換輪讀,商討各自的認識,共同進行評定,然后按小組推薦出較好的文章參與班級評講;由老師組織班級評講,老師對集中起來的推薦習作匯總、整理后進行全班評講,對存在的問題予以指正,對精彩、新穎之處進行表揚。并指導學生進行修改后向班級板報、刊物推薦。通過這種形式,不但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而且讓更多的學生參加到了討論、評判過程中,還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比較適合班級人數(shù)較多的情況。這樣可以有效縮短完成作文的時間跨度,有助于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從而強化作文練習的效果。
四、結語
作文教學,任重道遠。如何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寫作水平,前面的道路可以說是漫長而坎坷。作文評析的方法有很多,并不一定適合施行于每位教師或每個學生,也許會有地區(qū)、學生素質等等的限制。因此,教學中教師應選取適合可行的方式去施行,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周俊麗.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J]. 新課程學習·下旬, 2013, 第4期(04):121-121.
[2]李凌嵐.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 學周刊a版, 2015, 第3期(3):202-202.
[3]次仁旺旦.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指導的有效方法[J]. 新課程·中學, 2013, 第4期(4):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