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對古詩文教學高度重視。為貫徹落實新課標中關于古詩文教學的新要求、新理念,我們于2013年9月提出并進行了小學“六讀悟情”古詩文教學法研究實驗。通過通讀、精讀、品讀的教學實踐,為學生開辟了一條“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明詩意、善想象、悟詩情”的古詩文教學思路。通過兩年多實驗,初步創(chuàng)建出“六讀悟情”古詩文教學方式,即“六讀悟情”古詩文課堂教學法:
通過一節(jié)節(jié)課堂實驗,一次次評課交流,一場場互動研討,我們深刻認識到,要準確把握“六讀悟情”課題的精髓,要認真上好“六讀悟情”課題研究課,就必須在“以讀為本”上下功夫,在“六個結(jié)合”上做文章。
1.注重讀看結(jié)合,以畫面助讀。這里要求教師既要借助靜態(tài)畫面(詩文插圖,教學掛圖及詩句配圖等),又要借助動態(tài)畫面(動畫激趣——動畫設境——動畫釋疑),讓學生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各自誦讀,讓學生恰到好處地把握自己的感情,明確知道應該怎樣把這首古詩讀好,并能準確說出“為什么這樣讀”的理由。
2.注重讀聽結(jié)合,以聽說助讀。這里的“聽”主要說的是要認真指導學生學會善聽、傾聽,養(yǎng)成善聽、傾聽的良好習慣。尤其是善聽誦讀中伴著節(jié)奏不同,高低各異的美妙音樂,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強烈感染,能極大地增加學生對古詩意境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這里的“說”主要講的是教師在古詩課堂教學中大膽補白和激情描述。教師要有效利用課文插圖,課件畫面進行補白;抓住詩句精彩處、語言經(jīng)典處適當補白;抓住學生學習困難處、詩文結(jié)尾處加上補白……,再加上教師適時運用激情描述,從而學生自會產(chǎn)生一種“我要讀”的沖動,激情難抑地步入美讀殿堂,進而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渾然一體的境界!
3.注重讀畫結(jié)合,以繪畫助讀。這里想說明兩點:一是教師繪畫,教師簡筆畫的自如適時運用,可化繁為簡,為學生架起一座形象思維到理性思維的橋梁;二是學生繪畫。這里主要是促使學生將頭腦中的一幅幅畫面繪諸筆端,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細細地品味這詩情畫意,加深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這種方法的運用已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智力發(fā)展和情操陶冶融于一體。
4.注重讀寫結(jié)合,以練筆助讀。這里應指出的是首先要貫徹落實2011年版新課標中“10分鐘隨堂練字”的新精神,“讓練字成為語文課堂教學新常態(tài)”。在古詩詞課堂教學中運用練筆方式引領學生或順水推舟、或填空補白、或改寫仿寫、或模仿創(chuàng)作、或拓展延紳、或逆思而動,來傾吐自己想對他人要說的心里話,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所要表達的情感。這種練筆注重了學生的真實體驗,貼近生活,超越文本,使學生在練筆過程中既體悟到了古詩文作者所要表達的內(nèi)心世界,又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語言表達訓練。
5.注重讀演結(jié)合,以表演助讀。這里主要講的是“六讀悟情”教學中的品讀式角色表演。這種表演設計就是要把表演與理解古詩內(nèi)容、學習古詩語言、體會角色情感、認識角色特點有機結(jié)合起來。它能讓學生在情境中展示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在學生基本讀懂詩意的基礎上運用這種方式助讀,學生興趣更濃,信心更足,表演更投入,從而對古詩內(nèi)容領悟得更深,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悟出詩的意境。
6.注重讀悟結(jié)合。以感悟助讀。語文的理解講究“悟”,古詩文的理解更講究“悟”。悟是一種邏輯性極強的心理過程。我們在全縣開展的“六讀悟情”課題展示課賽講中,所有實驗教師們始終鼓勵和引導學生大膽地想、自由地說、盡情地讀、輕松地評、任意地寫、自覺地悟,不斷拓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空間,為課題研究的有效實施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在彭澤縣淵明小學舉行的全縣“六讀悟情”課題示范課觀摩中,城關完小的高琰、太泊湖學校的歐陽群浪、淵明小學張旋三位執(zhí)教教師又把看中悟、聽中悟、畫中悟、寫中悟、演中悟,特別是“讀中悟”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把“六讀悟情”課題的精髓演譯得淋漓盡致,為課題研究的全面推廣付出了艱辛的勞動。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課題組骨干成員、彭澤縣淵明小學王文卿老師在九江市首屆古詩文教學大賽中榮獲全市一等獎。
語文課堂講求真實、樸實、扎實,這是人們對課程改革的理性的呼喚;古詩教學體悟物真、情真、理真,這是我們對課堂教改的不懈追求。只要我們在古詩文教學中科學導讀,突出通讀精讀重點,破解品讀賞讀難點,就一定能使“六讀悟情”中的“六讀”層層推進,一氣呵成,就一定能使“六讀悟情”中的讀悟有機結(jié)合,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