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實施建議”中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書寫),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睗h字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根,深深地扎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的土壤中。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神奇、有趣,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
關(guān)鍵詞:語文 寫字 效率
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我們就應該義不容辭地重視識字寫字教學,有義務讓每個學生都能從一入學開始就逐步喜歡上漢字,有責任讓每個學生都能書寫一手方方正正、漂漂亮亮的中華漢字,把中華漢字這一文化精髓傳承下去,并讓漢字在世界多元文字挑戰(zhàn)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用好十分鐘,夯實寫字功。
一、榜樣引領(lǐng),正己正人
隨著電腦、手機的普遍運用,“寫字”對現(xiàn)代人來說變得越來越陌生。敲幾下鍵盤、觸摸幾下手機就能交流,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慢慢地,筆就被遺忘在某個角落。很多教師也隨著時代的“步伐”,“忘記”寫字了,沒有意識到寫字的重要性。
其實,“言為心聲,字為心畫”?!耙暺涔P跡,可見其人?!币皇趾米殖1蝗藗兛闯墒堑诙蜗蠛臀幕摒B(yǎng)的反映。就拿批改作業(yè)來說吧,當你看到漂亮整齊的字,便會賞心悅目;反之,看到邋遢凌亂的字就會難受壓抑。這就是好字帶來的優(yōu)勢。字,就是學生的第二張臉。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有長流水?!毕胍?0分鐘里教好寫字,就必須在10分鐘外下功夫。教師應該擠出一些時間與書法親密接觸,教師書寫的一手好字對于學生來說是榜樣,似無聲的命令。教師應該揣磨好字的結(jié)構(gòu),注意字的筆順和書寫姿勢,并落實到平時的課堂板書,批改作業(yè)中,展示給學生的是一個個方正優(yōu)美的漢字,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地受到熏陶。
二、靈活處理,提高效率
由于時間緊促,只有短短10分鐘,所以更應該妥善安排,不可浪費一分一秒,做到“隨堂”而不“隨便”。有人認為教學中要“讀”“寫”分開,井水不犯河水。也有人認為,過于集中練字,會造成學生的手過度疲勞,影響寫字質(zhì)量和興趣。我想,是集中還是分散應該視情況而定,不可過于死板。我們可以根據(jù)課時進度、學生實際和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靈活安排。
例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課文《比尾巴》的生字“云、公、車”,三個字都有共同的新筆畫“撇折”,《小小竹排畫中游》的生字“口、日、中”,也都有“口”,這時就要集中起來發(fā)現(xiàn)共同點和不同點。三個都有“口”,但形狀不同,有的方,有的長,有的扁,通過對比,更容易找出生字的特點。
又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課文《爬山虎的腳》的生字就可以分散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隨機進行。如,可以結(jié)合揭示課題認讀“虎”,并指導書寫筆順和字形結(jié)構(gòu)。第20課《古詩兩首》的生字教學時可以用填寫詩句的辦法來指導學生把生字寫正確美觀,順勢強調(diào)“陵”的右下部是“夂”,不是“攵”??傊謹?shù)少又有共同點的,宜集中;字數(shù)多難度大的,宜分散。
三、言傳身教,技巧隨堂
有些教師自己寫不好字,就用課件指導寫字,失去了范寫的現(xiàn)場感和真實感,學生也會對教師失去信心,更沒有興趣練字。也有些教師過于隨便,沒在田字格上范寫,就在黑板上隨意示范,學生自然就寫得不規(guī)范。教師就像一面鏡子,你啥樣學生就啥樣。所以,教師在指導重點生字時,應該在田字格里規(guī)范地書寫,同時滲透相互謙讓的漢字之美。
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課文《梅花魂》的生字“魂”,可在田字格里范寫,提示“云”把位置讓給“鬼”的“丿”,“云”就要寫得偏上偏小,顯得左右很緊湊。在講漢字的同時,讓學生學會做人。只有身教和言傳的完美結(jié)合,才能促進學生寫字能力和水平的長進。
很多教師認為,“10分鐘隨堂練字”是學生自己的事,只要布置一下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由寫了。我想這是對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所謂“隨堂”,不單單指在課堂上練字,更應該是有教師陪在身邊,有目的、有指導地指向“練”,才能算是名副其實的“隨堂練字”。練字就一門技術(shù)活,在技巧、方法和習慣上,學生都有待培養(yǎng)。學生需要教師的指點,更需要教師的善于發(fā)現(xiàn)和及時表揚。教師在學生身邊,看到誰寫漂亮了,夸他一句“今天某某表現(xiàn)特別棒,因為他把豎寫得特別直”,其他人聽了也就跟著寫得特別直;看到有人把“四”的筆順寫錯了,教師開個玩笑“你先把門關(guān)了,那兒子就進不來了”,學生一下子就心領(lǐng)神會了;看到誰眼睛靠太近了,教師伸手把他扶直,他會感覺特溫暖??傊?,只要教師在身邊,學生就特有安全感。
四、形式多變,激趣樂學
小學生天性好勝,“喜歡表揚”是他們重要的心理特征,善于表揚更是鼓勵他們學習的重要手段,體驗成功的喜悅往往能帶給學生們無窮的力量。特別是對于正處于寫字教學起步階段的低年級學生,教師更要捕捉、賞識他們的閃光點,盡可能運用表揚的武器,挖掘其身上的潛能,充分肯定,熱情鼓勵,使其不斷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喜悅,從中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從而幫助學生維持良好的情緒體驗,獲取克服缺點的勇氣和信心。教師要善于利用10分鐘引導學生對寫字進行“說一說”“評一評”“贊一贊” “展一展”“賽一賽”等各種各樣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燃燒起學生對寫好字的希望之火,使他們樂于去學去寫并終身受益。
五、持之以恒,夯實功底
毛澤東說過:“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焙阈?,是練好字的決定性因素。
以上我所談到的10分鐘,并不是10分鐘!也不是兩個、三個或者十個10分鐘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10分鐘”前面還有個定語“每天”!它要貫穿整學期、整學年,甚至是語文教師的整個教學生涯。
堅持吧!學生的力量是我們賜予的,我們的力量是“語文教師”這個光榮稱號賜予的!學生的“臉”,從我們下定決心堅持每個10分鐘的那一刻起,變得格外燦爛!
10分鐘,它不僅僅是時間,更是一種意識,一種狀態(tài),一種理想。
小小10分鐘,其實它不小。它就是一門學問,我們只要肯下一番功夫,就一定能把它用得精彩。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