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識字教學是閱讀教學的基礎,也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那么如何讓學生識記生字就成了低年級教學的難點。作為一個多年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的老師,就應該積累自己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老師要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帶領(lǐng)學生學會不同的識字方法,在識字教學中帶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關(guān)鍵詞:教學 識字方法 學習樂趣
小學識字教學是閱讀教學的基礎,也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隨著新課改的逐步實施,學生的識字量明顯地增加了,如何讓學生多快好省識記生字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作為一個基層教育者,我們應該注重研討自己的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樂趣。
一、加加減減來識字
“加一加”。此法就是用熟字加偏旁來學習新的漢字。利用學生學過的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的生字,這種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方法記憶就比較容易記住了,也符合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如學習“請”,就是“言+青”;學習“絕”就是“糸+色”。還比如學習“國”字時,就說“王”字加大口框“囗”就是“園”,從而明白“國家、家園”是有疆界和圍墻的,來掌握漢字的意義及用法。像這種單獨的識字課,孩子們?nèi)菀灼?,注意力不集中,那么老師及時利用游戲的方法來加深印象。讓男同學來扮演偏旁,女同學來扮演學過的生字,組合新的生字,同時還能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這樣既讓他們學習了知識,還加強了相互的合作意識,滿足了好奇的心理需求,真可謂一舉三得。
“減一減”。此法和“加一加”的思維方式相對或者相反,就是把以前學過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新的生字。比如“冽”就是“?!眮G掉了一點后生成的新字;“往”沒有一撇就成了“住”。這種方法一般在比較識字的時候用一用,效果會好一點,學生容易記住,也不易混淆形近字。
二、在比較中學習漢字
漢字中的許多相近字,學生在學習時,最好不要叫學生單獨去認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現(xiàn),在相互比較中去識記,在聯(lián)系中區(qū)別字形。如學習“吉”字,可與“古”字相比較,只是多一橫和少一橫的區(qū)別,漢字的意義就完全變了,假如能從古人造字的角度在分析一下,學生就更清楚這兩個字的意義和區(qū)別了。學習“他”字,可與“她”相比較,一目了然,然后在和“它”聯(lián)系,在學生觀察比較后,學生會得到啟發(fā),同樣是代詞,與人有關(guān)的和與人無關(guān)的,字形不同而意義基本相近。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辯證地去學習中國的漢字,就不會盲目地望文生義了。
三、利用圖片進行識字
利用圖片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低年級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一種不錯的識字教學方法。低年級的課文大都配有大量的插圖,教學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來幫助學生學習漢字。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就是精力集中的時間最多十分鐘左右,如果不能及時的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學生勢必會亂動或者是干其他的事。課文里的插圖色彩鮮艷,生動有趣,教師如果在語言的渲染上下功夫,自然就能激發(fā)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如北師大版教材中“木”字家族教學這一課里,教師利用插圖創(chuàng)設情境:同學們,美麗如畫的春天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樹木都抽出了嫩芽,遍地的鮮花綻放,讓我們走進大自然盡情地欣賞吧……隨著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顯示在屏幕上時,學生腦海中的“漢字”也隨之出現(xiàn)了。教師相機出示對應的漢字“楊、柳、樺”等一系列與木有關(guān)的字,孩子們的識字興趣自然而然就被激發(fā)起來。
四、游戲活動中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在教學實施上提倡在游戲中學……以增強趣味性和可接受性?!痹谧R字教學可以利用低年級學生好動的行為特點,適當?shù)挠弥w動作演示字的形和義。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策略。生字教學中,是動詞的可以叫學生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學習“看”字,把手放在目(眼睛)上,表示看得清楚也看得遠。還如“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動作,然后再做一下,這樣學生就會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進一步引導學生,跟“足”相關(guān)的漢字還有那些。這樣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漢字和生活的關(guān)系,這就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方法。
根據(jù)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曲線,學生學過的生字很快會忘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孩子們天真活潑、好唱好跳、思維活躍的年齡特點,教育者不失時機地把游戲引入課堂,讓孩子們在游戲中獲得快樂,獲得成功。如準備字卡若干,平均分給兩個學生,一人出牌,一人讀,讀對了就把這張牌送給他,如果不會,就由出牌者當老師教,并作為禮物送給出牌者,直到牌都交換了,然后重頭再來。當然,有的學生很快就能完成,而有的學生看似簡單的游戲,卻完成不了,這時老師就得把控,讓游戲能夠順利進行下去。其他的識字游戲還有“找朋友”“郵差送信”、“摘蘋果”、“摘字寶寶”、“開火車”等。這樣的游戲使學生不僅情緒高漲,而且還培養(yǎng)了快速思考判斷的能力。
六、“難”字的教學
在認識了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之后,及時變換識字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最難認的字,制作成卡片,然后鼓勵其他同組的學生爭做“智慧星”,用積分的辦法讀認筆畫多的字。例如記“警”字,這個字可以這樣講述:一個同學闖了紅燈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一位警察叔叔走過去敬了個禮,提醒他以后不要再違犯交通規(guī)則了。所以這個“警”字是“敬”加上“言”。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記住這個字了,比生搬硬套的講解就效果強多了。
七、運用多媒體教學識字
低年級孩子的好奇心極強,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獵奇心理,所以教師要好好利用這一心理,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使學生盡快地融入到識字教學中。例如,教學《識字3》(以夏天為主題)時,就可以從網(wǎng)上搜集一些夏天的圖片,制作成幻燈片或者是動畫,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觀賞美景的同時,高效地識字。多媒體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動態(tài)地演示漢字的結(jié)構(gòu)、筆順及書寫順序,直觀形象地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提高識字效率。
以上講的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常用的一些方法,我們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靈活多樣地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培養(yǎng)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把枯燥的識字學習變?yōu)樯鷦佑腥さ慕虒W活動。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探究能力,親手操作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