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完美的聲樂表演是在“形神兼?zhèn)洹钡臓顟B(tài)下完成的,這種帶有表演性質(zhì)的歌唱,能很快打動觀眾,并且能讓觀眾在欣賞美妙歌聲的同時看到聲樂演員的精彩表演,讓情感隨著聲樂演員的表演而變化,達到美化心靈的目的。本文從歌唱中的表演的由來,以及“手、眼、身、法、步”在歌唱中的作用,重點探討聲樂演員的舞臺表演問題,努力實現(xiàn)聲樂表演的更高境界。
[關(guān)鍵詞]舞臺表演;聲樂演員;神形兼?zhèn)?/p>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5)12-0080-02
在現(xiàn)代舞臺上聲樂演員“形神兼?zhèn)洹钡谋硌菀呀?jīng)是司空見慣了的,過去那種站在舞臺上呆板單純歌唱的狀態(tài)越來越少了。特別是在多媒體的時代,聲、光、電一體的舞臺,更是給觀眾帶來豐富的想象和藝術(shù)享受。正是這種“形神兼?zhèn)洹钡谋硌莶粌H能讓觀眾在聽到聲樂演員悅耳歌聲的同時,還能看到聲樂演員賞心悅目的表演。會讓觀眾更快地接受和融入到歌唱演員的表演之中,產(chǎn)生共鳴。
其實,舞臺歌唱表演的形式在我國由來已久,并不是現(xiàn)在的舞臺才出現(xiàn)的。舞臺上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可以追溯到我國幾千年前的古代,有很多歷史文獻中就記載了宮廷樂舞的盛況。我國歷代的宮廷樂舞就是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非常流行。如:唐、宋時期的宮廷樂舞,就是一邊跳舞一邊唱的;到了元朝戲曲出現(xiàn)時,歌唱是伴隨著舞蹈動作共同表演的。到后來,京劇出現(xiàn)了,中國的舞臺已經(jīng)有了許多程式化的舞臺表演形式,即“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四功”和“五法”。我國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侯喜瑞認為在表演中不論是哭、笑、驚、喜……都通過“做”表演出來。表演要通過“手、眼、身、步、口”來完成才完整??梢姼璩捅硌莸木o密結(jié)合是多么的重要。然而,在媒體還不很發(fā)達的時期,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國舞臺上的聲樂演唱,少了很多表演,站在舞臺上干唱的形式較多,讓聲樂演唱少了很多情趣。進入21世紀,電視、廣播等各種傳媒形式的舞臺讓聲樂表演者大顯身手,那種缺少表演和呆板的演唱越來越不受觀眾歡迎了,觀眾更加渴望聲樂演員帶有表演的歌唱了。特別是電視轉(zhuǎn)播、DVD的傳播、聲、光、電一體的舞臺演唱會,更加要求聲樂演員能在表演中歌唱。聲樂演員已經(jīng)再不是僅僅感動自己單純的歌唱了,而是帶動觀眾共同擁有相同的感受的歌唱表演。因此,聲樂演員必須要具備在舞臺上表演的能力和技術(shù)。
一、聲樂表演中的“手”
聲樂演員在舞臺上歌唱,“手”的作用非常重要。因為“手”可以變化出很多種手勢,表達出表演者的心意。在戲曲表演中“手”可以做出“云手、起勢、架勢”,還可以做諸如“開門、雙晃膀”等動作以表達情節(jié)和意思。演員在舞臺上“手”的舞動和指向時時吸引著觀眾的眼神,觀眾會通過演員的“手勢”來判斷他在表演什么。可以說“手勢”是可以傳達情意和交流信息的一種“無聲的語言”。為此,聲樂演員在舞臺上表演必須重視“手”的作用。在整個的表演過程中要讓自己的“手”準確地表達與歌唱相同的意思,為歌唱增色,對“手勢”的使用一定要得當,否則適得其反。聲樂演員在歌唱表演時“手勢”是輔助歌唱的,不能喧賓奪主,或是亂舞一氣,造成混亂破壞了演出。聲樂演員在舞臺上表演手勢要盡量簡潔、自然、協(xié)調(diào),要做得隨情而動,不能故作姿態(tài),顯出手勢的夸張、生硬,讓歌唱變成了舞蹈??傊?,聲樂演員要讓“手”起到輔助歌唱的作用,是演員抒發(fā)情感的一個部分,做的手勢和情感相融合最為恰當。
二、聲樂表演中的“眼睛”
我們常聽過有人講“那個人的眼睛會說話”,講的就是一雙能傳情的眼睛。也說明人的很多細微的情感和復雜的心情都可以通過眼睛表達出來。不同的眼神、眼光表達不同的心態(tài)和情感。如:人在憤怒時眼睛是露出“兇光”的,人在喜悅時眼神是“晶瑩透亮”的;人在悲哀時眼神是“暗淡無光”的等等。從這些現(xiàn)象看人們都認同一句話,那就是“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正是眼睛的這些表現(xiàn),在舞臺上表演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很多舞臺上的表演,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內(nèi)心要通過眼睛來表現(xiàn)出來。所以如果一個演員在舞臺上表演沒有正確的眼神,就很難抓住觀眾。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梅蘭芳在少年學戲時,師傅曾批評他,說他的眼神沒有變化,是一副死魚眼。為了師傅這句話,梅蘭芳先生痛下決心,每天早晨在閣樓上放鴿子。他一只一只地放,看鴿子飛翔,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飛走的鴿子,再盯著鴿子飛回來。日久天長,經(jīng)過日復一日的練習,梅蘭芳有了一雙傳神的眼睛,把眼神用到了精妙之處。聲樂演員在表演時要懂得用眼睛的表現(xiàn)力,會用眼神和觀眾交流,讓觀眾看到聲樂演員在表演時的“目中有景、目中有情”。看出聲樂演員表演中用眼睛示意的情感和景色。藝術(shù)的魅力在于情感的表達,而情感的表達可以通過歌聲表現(xiàn)出來,如果再配上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那就是錦上添花了。
三、聲樂表演中的“形”
聲樂演員在舞臺上表演那種落落大方和氣質(zhì)非凡、毫無拘束的狀態(tài)就是“形”。聲樂演員表演時的身形對表演的成敗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聲樂演員每一次上臺都應該讓自己進入角色,把自己置身于表演作品的特定情景中,讓自己的身姿成為歌曲中的人物。一些不注意舞臺形象,把生活中懶散的狀態(tài)帶到舞臺上去表演的結(jié)果就是失敗。也是舞臺作風的不好表現(xiàn)。聲樂演員注意舞臺形象完全是歌唱表演的需要,是為了表達情感和塑造人物。個別聲樂演唱者認為歌唱演員只要嗓子好、唱得好就行了,根本不注意身形和儀表,有時還會出現(xiàn)與演唱的作品背大相徑庭的裝束,讓觀眾感到不舒服。其實作為聲樂演員,特別是當代的聲樂演員,絕不是演員本色歌唱,隨隨便便,聲樂演員搖表現(xiàn)的是與音樂作品相吻合的藝術(shù)形象,要把“精、氣、神”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在舞臺上的步伐、身段都應該透著振奮人心的感覺。這樣的身形讓觀眾會感覺到演員的氣質(zhì)非凡,瀟灑、漂亮。即使曲未開口已經(jīng)打動觀眾的心,一張張渴望看到精彩表演的臉在隨聲樂演員在動,讓觀眾感到了舞臺表演的藝術(shù)美。
四、聲樂表演中的“形象化”
聲樂演員的表演是以歌唱為主要手段的,用形體在舞臺上表演的分量不是很多。因此,為了塑造角色和人物形象,就要學會和掌握塑造社會生活中不同形象的能力。按照作品所規(guī)定人物的社會分工生動、準確地創(chuàng)造出人物形象。無論是在表演中聲樂演員擔任的是獨唱、合唱、歌劇、交響音樂會,都要找到恰當?shù)男蜗髞肀憩F(xiàn)。例如:獨唱演員,在演唱一首藝術(shù)歌曲或是歌劇詠嘆調(diào)時,就要事先做好案頭工作,根據(jù)作品規(guī)定的人物特點和人物身世來塑造人物形象。讓表演體現(xiàn)出人物形象化特征。不能隨意表現(xiàn),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用張三的形象代替李四的形象來表演,其實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會分清你表演得好與壞。那樣做不僅會影響聲樂演員在舞臺上演唱的效果,還會讓聲樂演員失掉名譽。聲樂演員必須重視表演的功力,苦練基本功,讓自己的演唱形象化,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讓每一次演出都博得觀眾的喝彩,展現(xiàn)出聲樂演員的風采。
結(jié)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敘述了聲樂演員要注重舞臺上的表演,既能讓歌聲悅耳又能讓表演賞心悅目。每一名聲樂演員都應該具備“神形兼?zhèn)洹蔽枧_表演的能力,讓表演形象化。聲樂演員在舞臺上演出,首先要擁有一顆熱愛舞臺藝術(shù)和熱情為觀眾服務的心,把美麗和藝術(shù)帶給觀眾。以良好的舞臺形象和臺風全情地投入到舞臺表演當中,讓美妙的歌聲滋潤美好的生活,讓聲樂表演越來越受歡迎,把歌唱藝術(shù)奉獻給廣大觀眾。
[參 考 文 獻]
[1]鄒本初.歌唱學——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鄒長海.聲樂藝術(shù)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魏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