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內容分析
1.教學內容
一課時圖像的類型與格式。位圖與矢量圖概念、差異;圖像格式JEPG等,重點像素的理解;二、三課時介紹圖像采集與加工、圖像設計和加工。
2.教材分析
本節(jié)將為學習圖像加工軟件奠定基礎。時下智能手機、單反等的高普及率,擁有數Gb容量,學生已普遍使用過PC、android平臺免費圖像處理軟件,已不滿足簡單地處理圖像。學生有最強烈的學習愿望,故不要求掌握圖像文件大小計算等內容,應將高質量圖像采集技巧、圖像工具進階使用等作為重點。有必要擴展介紹電子產品上光學鏡頭的相關知識,使學生明白影像學中光圈、快門構成的曝光組合對景深、構圖帶來的直接影響,懂得如何獲取一張符合拍攝者意圖、有視覺沖擊力的圖像,才是后續(xù)圖像進階設計處理的基礎保證。教學應跳出初級修圖手段,介紹貝塞爾曲線、圖層、色相、白平衡、噪點等計算機矢量圖形學中的重要概念,對應實作訓練。選用“個人藝術照設計與制作”作為案例,貼近學生生活,吸引注意力,引發(fā)興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圖像類型、格式及特點;了解圖像采集方式,掌握獲取高質量圖像文件的技巧;根據需求進行圖像設計;清楚常用圖像加工軟件和應用領域,能選擇恰當工具加工圖像。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圖像類型和圖像格式的認識,了解圖像儲存原理,能根據需要將圖像保存為恰當格式;通過體驗圖像信息加工,認識到圖像加工軟件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能利用圖像處理軟件處理照片。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體驗圖像處理軟件的強大功能,直觀感受效果;能夠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生活中,體會信息技術服務生活。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節(jié)教學對象為高一學生,熟悉智能手機,知道一些修圖軟件,并對其操作求知欲很強,非常希望能夠運用這類工具處理自己的數碼照片,在操作圖像的處理工具時應結合他們日常拍攝的數碼照片美化的種種技巧,詢問他們想要的效果,演示操作,使他們理解圖像處理工具的應用價值。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概括總結能力,提高信息素養(yǎng)。
四nbsp;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講授、上機實踐。采用有趣的目標導入課題,激發(fā)學習興趣;練習環(huán)節(jié)中注意發(fā)現并解決問題,發(fā)掘作業(yè)典型便于評價。
五"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圖像的類型、圖像格式、圖像信息的采集技巧、圖像信息的加工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師:經恰當處理的圖片能更好地表達作者意圖,更具藝術魅力。引入目標:共同探討圖像信息的采集與加工。
學生活動:領略圖像藝術的獨特魅力;體會作者試圖表達的豐富含義。
2.探究圖像的類型
師:計算機處理信息的特點是數字化,因此要利用計算機來處理圖像首先要對圖像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1)位圖大小和質量,面積含像素點越多,顏色間混合越平滑,文件越大。十字繡類似位圖(課件)缺點:文件較大,放大易失真,邊緣鋸齒,圖像馬賽克化。位圖以固定數量像素表現圖像。放大每平方英寸面積所含像素點就少了會失真。(2)矢量圖用數學方式來記錄圖像內容。文件小,放大或者縮小不會失真。缺點不易制作色彩變化太多的圖像。常見的圖像格式有:BMP、JPEG、GIP、PSD、PNG、SWF,標注各自的特性。
學生活動:師生共同分析得出位圖和矢量圖的優(yōu)缺點。
3.獲取數字化圖像的途徑
數碼照相機獲取,優(yōu)點:無須膠卷、沖印,便于編輯傳輸。無須擔心保存時限,能使用圖像處理軟件修補。
將銀鹽膠片數字化:銀鹽底片通過感光材料的化學反應來產生影像,可通過掃描儀來獲取圖片。
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預先布置三光源攝影棚,以三腳架、微單、數碼單反器材和膠片透掃儀,隨機對比幾組同學獲取的照片投影展示。引入介紹光學攝影技巧。(1)構圖技巧,遵循黃金分割,根據不同焦段鏡頭的透視效果、相場,按拍攝意圖合理選取焦段。(2)光圈決定景深,影響快門時滯,了解安全快門,知道光圈優(yōu)先、快門優(yōu)先的特點。(3)膠片感光度的概念,膠片的類型、應用領域,膠片對比數字成像的獨到優(yōu)勢和不足。(4)體驗專業(yè)底片透掃議在獲取圖像和文檔質量上的差異。
學生活動:通過看實例、用實物擴展知識,使學生了解科技帶來的便利,培養(yǎng)基本攝影素養(yǎng),激發(fā)興趣,鍛煉探究能力。為學生會攝影社團發(fā)掘新鮮血液。師生分別使用攝影社提供21mm廣角、85mm中焦、70~210mm中長焦三顆鏡頭拍攝景物,可選100mm微距鏡頭嘗試微距攝影,活動注意穩(wěn)定三腳架并做防跌保護。
4.利用Photoshop制作個人藝術照
熟悉Photoshop界面,簡要介紹菜單欄、選項欄、工具箱、工作區(qū)、調板、選擇工具、套索工具、魔術棒工具、繪畫工具、仿制工具、橡皮圖章等。調整照片的亮度、對比度、色相、飽和度等基本參數,使照片的色彩和亮度達到最佳狀態(tài)。按照證件照比例裁切照片,初級人像修圖技巧:磨皮、輕微羽化。利用套索、魔棒、快速選擇等選區(qū)工具進行摳圖,選取背景。嘗試調整圖像貝賽爾曲線,觀察對色階、曝光度的影響及噪點增加情況。嘗試修改照片白平衡模式,觀察效果。
學生練習:將整個任務分解成多步進行分別演示,有利于學生記憶并操作。(1)降飽和,圖層柔光、高斯模糊濾鏡;(2)調整通道混合(灰度),調整色階。
七"教學評價設計
作品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展示并介紹自己的作品,然后進行評價、小結。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