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7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就聯(lián)合發(fā)布了《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教育部把在中小學里開設法制教育課程提上了議事日程。
以法治方式推進改革
在2014年10月召開的教育部直屬機關黨員干部大會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就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小學設立法制知識課程,大力推進普法教育。在同年12月9日,北京景山學校舉行的“國家憲法日校園主題教育活動”中,袁貴仁再度表示: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積極探索符合青少年特點的憲法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積極推動立法司法機關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學校的法律教育,開發(fā)有創(chuàng)意的法律教育資源;同時,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從教材編寫、課程安排、教學評價等方面,抓緊完善憲法和法制教育的保障機制,研究將憲法內(nèi)容納入升學考試的辦法,進一步突出憲法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以國家憲法日為標志的學校憲法教育常態(tài)。
袁貴仁提出: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入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要加快推進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立、改、廢、釋”,以法治方式推進和保障改革,以法治思維解決教育管理的熱點難點問題;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小學設立法制知識課程,大力推進普法教育,以多種形式推進學校法治文化建設;重點加強理論體系、學科體系和課程體系建設,深入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此外,2014年教育部工作要點中,也要求繼續(xù)推進中小學教師全員法制培訓,加強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wǎng)絡建設,深入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實際上,2013年教育部就和司法部、中央綜治辦、全國普法辦等部門聯(lián)合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見》,要求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貫穿于大中小學法制教育全過程,將法制教育納入學??傮w教育計劃。
其中,中小學要落實好《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中的法制教育內(nèi)容,相關部門支持中小學在語文、歷史、地理等課程中有針對性地滲透法制教育,在安全、環(huán)境保護、禁毒等專題教育中,突出法制教育。
各級學校還要保證法制教育時間,不得擠占、減少法制教育課時和法制教育活動時間。并積極探索在中小學設立法制教育專職崗位,鼓勵高校法律專業(yè)畢業(yè)生到中小學任教。
各地已著手落實法制課
2014年9月,四川省內(nèi)江市資中縣《資中縣教育系統(tǒng)深入推進“法律進學?!睂嵤┓桨福?014—2016年)》,要求:全縣各級各類學校要將法制教育作為教育課程重要內(nèi)容,科學規(guī)劃、系統(tǒng)安排各教育階段的內(nèi)容與體系,保證法制教育教材、師資、課時、經(jīng)費、考試“五落實”。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利用主題班會,針對中小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一次法制教育。每學期法制專題講座不得少于兩次;積極推進校園法制文化建設,通過法制宣傳櫥窗、法制文化走廊,班級黑板報、學生手抄報等,營造學法、守法、敬法、用法的良好校園文化環(huán)境。
該方案指出:通過“法律進學?!惫ぷ鞯牟粩嗌罨∪珡男W到中學的漸進、科學、合理的法制教育體系,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法制教育網(wǎng)絡,形成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在理念上與時俱進、在方式上不畏創(chuàng)新的良好局面,全面構建有利于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法制環(huán)境,切實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公民意識和法律素質(zhì)。根據(jù)中小學生不同的法律需求和認知能力,實施方案還進一步明確了不同階段學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北京市朝陽區(qū)也將法制教育列為中小學必修課,每學期用于法制課本教學時間不少于4課時。課程內(nèi)容從青少年日常生活如入手,講解如何尊重和維護隱私權,在網(wǎng)上交流時如何保護自己,中學生如何應對性騷擾等法制知識。據(jù)朝陽區(qū)教委法規(guī)科負責人介紹,朝陽區(qū)中小學普法有總量大、種類多、要求高的三個特點。截至2013年,朝陽區(qū)各級各類學校近700所,其中公立學校和幼兒園257所,學生16.9萬人。還有民辦中小學、幼兒園和培訓機構400余所,學生近6萬人;國際學校17所,外籍子女1.5萬人,教育總量約占全市學生的十分之一。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朝陽區(qū)在校打工子女近2萬人,全市近四分之一的打工子女在朝陽就學。因此,中小學的普法工作尤為重要。根據(jù)朝陽區(qū)法制教育工作的“六五”計劃,到2015年底,朝陽要完善教育系統(tǒng)宣傳教育工作體系,要使青少年犯罪率低于千分之一。
為了將法制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朝陽教委編制了“法制教育課例匯編”,指導教師在各科教學中使用;同時,按照生均經(jīng)費不低于15元的標準,設立年度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專項經(jīng)費,保障各項法制教育的開展。
學生素質(zhì)的基本保證
近年來,“10歲女孩摔男嬰案”“女童被性侵案”以及未成年人李某某等強奸案成為社會焦點事件,未成年的法制話題一次次拷問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內(nèi)心。上述事件反映了小學法制教育的缺失。當前小學法制教育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融合到思想品德教育之中。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提到一些法律基礎知識,但是這些法律基礎知識,一是關于憲法知識的普及介紹,或者泛泛地講到“違反法律”“受到法律懲罰”等;二是單獨的法制講座或者專題學習。比如集中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或者請法制工作者給小學生開設法律講堂,通過案例、故事對小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目前,很少有小學專門開設法制教育課,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沒要求、沒專業(yè)教師。從小學生生長環(huán)境看,小學生的思想教育如果還是停留在“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送給警察叔叔”的階段,那就嚴重滯后了。近年來,小學生由于受不良信息侵害,實施的傷害、搶劫、盜竊案件頻發(fā);同時,小學生沒有自我保護意識,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遭受侵害,無法辨明哪些行為是侵害行為或者是犯罪行為。這些現(xiàn)象,就是法制教育要關注的內(nèi)容。
《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規(guī)定:“各地中小學校全面、規(guī)范地開展法制教育,將中小學法制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和學校教育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法制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努力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愛國意識、公民意識、守法意識、權利義務意識、自我保護意識,養(yǎng)成尊重憲法、維護法律的習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樹立依法治國和公平正義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導他們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p>
新法制課拓展法制教育邊界
2014年12月10日,新疆烏魯木齊市第22小學四年級(8)班的學生體驗到了一堂法制教育課的魅力。這天上午的第二節(jié)課,教師王勤首先從課桌上拿了3個物品讓學生們辨認,分別是一包洗衣粉、一個藥盒和一罐酸奶。王勤為學生們分發(fā)各式各樣的包裝袋,讓大家分組討論,辨識包裝袋上的信息。討論結束后,王勤開始點名讓學生回答?!鞍b袋上有生產(chǎn)日期、保質(zhì)期、商標、配料表、條形碼……”大家七嘴八舌說個不停。
聽學生們說到“商標”,王勤趕緊接過茬:“一件商品有商標,表明這個商品是專屬某家企業(yè)的。這個商標受到法律保護,因為我們國家有商標法?!蓖跚谇擅畹匕焉虡朔ㄖ信c孩子們密切相關的內(nèi)容告訴了他們。
緊接著,王勤又教學生們辨認“三無產(chǎn)品”,把產(chǎn)品質(zhì)量法介紹給孩子們:“三無產(chǎn)品不能食用,可以向保護消費者權益部門投訴。”說到這兒,王勤引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講解了與孩子們相關的重點內(nèi)容。
課堂上,涉及法律知識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們討論得熱火朝天。40分鐘的一堂課,很快就過去了。下課時,學校進行了隨堂評價,讓記住法律名稱的學生舉手。全班學生都舉手了,知曉率達到了100%。不知不覺中,學生們就和三部法律來了個親密接觸。如今,像烏魯木齊市第22小學這樣別開生面的法制滲透學科課堂,在新疆還有很多。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新疆教育廳政策法規(guī)處處長馬俊萍說:“我們以課題為抓手,讓教研指引法制滲透教育落地。”新疆于2012年9月啟動中小學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試點工作,確定實施學科為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試點工作中,涉及憲法、行政法、經(jīng)濟法、國際公約等70部法律法規(guī)。
中小學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直是教育系統(tǒng)解決的難點。為此,新疆啟動中小學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課題計劃,有20項課題立項。烏魯木齊市第22小學在組織教師研究教學用書滲透點時,對教材又進行了細致梳理,在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的基礎上,找準滲透點,尋找關于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形成各學科教材中法制教育滲透點分布一覽表。烏魯木齊市第80小學在學科教學中,將很多教學內(nèi)容和家庭、社會實踐活動進行聯(lián)系,教師們在授課時將安全教育、文明出行、環(huán)保教育等法制知識點滲透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