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需要教師借助課堂教學提供學生實際運用的機會,鼓勵其參與體驗,領會其中奧秘。而語法不僅是語言的組織規(guī)律,也是語言系統(tǒng)的結構,幫助使用者表達思想、傳遞正確的信息。課堂上,教師要善于結合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將語法教學融入學生的聽、說、讀、寫訓練中,避免枯燥學習的同時,幫助學生輕松掌握語法。在具體教學中,筆者借助各種情境創(chuàng)設像生活情境、活動情境、趣味情境等,讓學生融入教材,理解運用,有效地掌握。
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熟悉語法
課堂教學往往要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展開教學,消除其對新知的陌生感與畏懼,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筆者一般會設計生活情境,將課堂變?yōu)閷W生生活的場景,把枯燥的語法知識活化為學生熟悉的話題。
比如,在教學句型“What’s this? It’s a/an ...”時,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選擇一些水果像pear、orange、watermelon、apple、banana等導入新課,引導學生理解運用句型,體會掌握冠詞a/an的用法。上課前,筆者從教室外帶來了很多顏色豐富的卡紙,在教新句型時,筆者就從卡紙中拿出了一張黃色的,剪出梨子的形狀,一邊剪一邊說:“What’s this? It’s a pear.”緊接著,筆者又用紅色卡紙剪出了蘋果的形狀,自問自答到:“What’s this? It’s an apple.”學生看著筆者剪出的水果,認真地聽著我的問答。之后,筆者又剪了葡萄、香蕉、西瓜等水果,注重冠詞的使用,暗示學生這一知識點。學生在筆者的自問自答中慢慢接受了這一句型,以此引導其具體運用,及時糾錯,深入鞏固。最后,筆者又讓學生分組活動,依據(jù)自己的喜好剪水果,與同伴進行問答,激發(fā)學生語法學習的積極性。
活動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語法
考慮到小學生性格活潑,外向好動,熱衷于新鮮有趣的事物,教學時,教師可以圍繞教材,設計一些富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情境,讓其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語法,一方面能體會到英語課堂的趣味;另一方面,能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在學習進行時What are you doing?的句型時,筆者設計了兩種活動情境,幫助其理解掌握。首先,筆者采用的是故事活動情境,引入“Guessing game”的游戲,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動物的聲音,讓學生猜測是哪種動物。比如,我放小狗、小鳥的聲音,學生就會馬上回答我:“It’s a dog. It’s a bird”。進入學習狀態(tài)后,我就會用多媒體講述一個故事:In the forest,a rabbit and a turtle has a game about running.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running. The rabbit is hungry and tired now. He is eatting. He is sleeping . The turtle is running. He is the winner.學生在故事的情境中,跟隨我的引導,在看、聽、讀、想中訓練進行時的用法,不斷地鞏固內(nèi)化。最后,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個想象作業(yè):In rabbit’s dream,what’s he doing?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更好地落實這一語法。第二種活動情境是交際活動,筆者設置了一個情境,學校報社的小記者要調查同學們的興趣愛好,就在活動課上對幾位同學進行采訪。我隨機挑選了幾位學生扮演角色,在交際中體現(xiàn)這一語法。甲同學:“Hi”,乙同學:“Hi”甲同學:“what do you like doing?”乙同學回答:“I like reading books and listening the music.”甲同學:“Thank you.”乙同學:“ You are welcome.”學生仿照這個情景對話,有效運用進行時句型,對這個語法知識有更清晰的了解。
互動情境,促進學生掌握語法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主導者,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時常創(chuàng)設互動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積極地學習英語,以興趣為基礎,主動地探究知識,有效地掌握語法,在輕松學習的同時,優(yōu)化吸收過程。
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十分有限,倘若以直接講解的方式進行教學,肯定是事倍功半,還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所以,要借助情境,將相關的語法知識融入其中,幫助學生構建語法結構,形成學習方法。比如,筆者在教授名詞單復數(shù)變化這一內(nèi)容時,就通過互動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首先,筆者設置一個情境,引學生進入:Miss Bird的主人剛剛成為一年級新生,晚上主人睡著以后她打開了主人的書包,非常好奇地觀察主人的文具和書籍。我們和她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主人有多少文具,好嗎?學生聽了我的表述產(chǎn)生了興致,我趁熱打鐵,拿起書包,一邊數(shù),一邊把鋼筆舉起來,加重強調pen后面的s發(fā)音:Look,one pen,two pens,three pens,four pens,five pens...接著,我就引導學生與我互動,我來拿文具,他們數(shù)數(shù),提醒他們留意單詞末尾的s發(fā)音:Now let’s count the pencils.One pencil,two pencils,three pencils,four pens...接下來,我就有意識地加強互動,把主導權給學生:Now let’s count the rulers toghter,讓學生自己往下數(shù):One ruler,two rulers,three rulers,four rulers...仔細聽學生在單詞末尾有沒有加s,進行及時地糾正和表揚,以此來鞏固語法知識的學習。
小學英語教學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循序漸進,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和學習心理,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投其所好,在特定的語言情景中融入語法知識,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有效地理解掌握,構建自己的語法結構。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師附中江寧分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