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311800
摘要: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們在建筑觀念方面的變化,建筑結構的設計觀念也產生了改變,基于此,概念設計順應新形勢而產生了。在建筑設計中引入概念設計,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設計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本文中,筆者以探尋概念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為題,展開了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概念設計;建筑結構;安全性;舒適性
引言
雖然建筑施工設計大部分符合力學的基本要求,能夠保證居住的安全性,但是這些建筑施工的設計結構幾乎沒有自己的特色,此外,建筑工程的施工環(huán)境和復雜的施工場地等外部因素,都推動了概念設計的產生。
一、概念設計的內涵
概念設計一般都不用數字計算而只是根據顧客對產品的需要來分析,進而生成概念產品的一個抽象過程。換句話說就是由粗到精、從抽象到具體,把概念設計與整個設計過程進行融合的過程。總之,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的概念設計,是建筑設計工程師根據建筑結構體系和自身的實際經驗分析,來進行建筑設計的一種設計方法。
二、概念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概念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應該最大限度地依據建筑結構的自身特點和施工規(guī)律,使建筑設計的結構設計更具有科學性。
(一)改善對建筑結構的選擇
概念設計的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使建筑設計的設計方案符合實際施工的需要,科學又經濟實惠。因此,選擇一個合理的結構形式和結構體系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想獲得一個理想的建筑施工方案,就必須要選擇一個科學合理的建筑概念設計方案,讓其對工程設計的整個過程進行質量把關,嚴格篩選建筑場地,設計建筑房屋體系結構,使建筑施工在結構選擇這一環(huán)節(jié)實現成功幾率最大化。
(二)完善計算機分析技術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技術已經深入到了建筑結構設計的方方面面。這一方面使設計人員的工作負擔減輕了,但另一方面,由于計算機本身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計算出來的結果難免有疏漏。鑒于此,很有必要把概念設計的理念引入到以計算機設計為依據的建筑結構設計之中。建筑設計師可以在通過計算機系統(tǒng)獲得設計結果,然后再綜合概念設計,并結合自身的建筑施工經驗,對最終成果進行多方考證,使計算結果的精確度達到最大,提升建筑結構設計的科學性。
抗壓抗震能力是人們對建筑物關注的焦點,因為這是關系到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問題。一般來說,建筑設計的面非常廣泛,包括了建筑物周邊的氣候地貌等多個環(huán)境因素,因此單單依靠計算機系統(tǒng),并不能完全得出一套具體權威的建筑物抗震設計方案。因此,具體的抗震方案還的靠建筑結構設計工程師結合概念設計而得出。此外,不但建筑物的邊緣構件問題要靠概念設計解決,而且配筋率問題也要依靠它來解決??傊?,建筑工程師在建筑物抗震機構設計的環(huán)節(jié)中,一般都是依靠概念設計來完成工程設計的,從而保證建筑物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密切聯系,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三)完善平面設計、剖面設計和基礎設計
1概念設計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一般而言,高層建筑的高度與所受到的風力程度成正比,因此高度越大建筑物受到的風力侵蝕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建筑物長期受到水平力的侵蝕作用,那么建筑物必然會放生很多地表側移現象。在建筑平面的概念設計里,尤其是高層建筑物,必須首先考慮到建筑結構發(fā)生側移的現象。依據經驗,在選擇建筑平面形狀的時候,就必須要考慮這一形狀能不能把建筑物所承受的風力程度減到最小。除了要考慮建筑物承受風的能力以外,概念設計還需要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進行考慮,合理設計,最大程度地減少地震作用對建筑物產生的不良影響。因此,建筑平面的設計需要追求簡潔大方,功能要求全面,建筑結構的剛度要能達到最大,保證建筑結構的抗風和抗震能力。
2概念設計在剖面設計中的應用
概念設計在剖面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主要涉及到豎向形體設計這一方面。在豎向形體設計中,概念設計傾向于使用不規(guī)則的建筑形狀。因為不規(guī)則形體有利于使建筑物整體結構的重心發(fā)生偏移,從而大大增加建筑物結構的穩(wěn)定性,提升建筑物整體抗震和抗風的能力。此外,采用截錐形狀進行設計,不僅可以起到抗震和抗風作用,而且還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穩(wěn)固性。
3概念設計在基礎設計中的應用
概念設計不僅強調對建筑結構整體的認識,而且還強調建筑結構上下之間的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在概念設計理論體系內,還要考慮建筑結構的基礎和地基的相互影響。因此,應用建筑設計時,建筑結構設計要能精確分析建筑物上部結構與基礎結構之間的相關聯系,選取最合適的基礎類型。建筑結構中常見的基礎形式主要有樁基礎,筏板基礎,箱式基礎三種。如果采用樁基礎,可以使建筑物上部結構所受的力直接轉移到建筑物下部堅固的荷力層。然而,筏板基礎則一般適用于地基承受力相對較低,而上部建筑物結構負載力相對較大的情況。此時如果采用筏板基礎,就可以有效減少基底的壓力,避免建筑結構出現不均勻沉降的現象。總之,這種基礎形式能夠將上部結構的壓力均勻地傳遞到建筑結構的基礎部位,有利于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和抗風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概念設計比較看重建筑設計的整體性。建筑設計師在對建筑物進行概念設計的時候,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敢于打破常規(guī),著眼于建筑設計的整體,謹慎地評估整個建筑物的每一個要素,提升結構質量,善于采用先進的建筑方法,爭取使設計作品給人帶來一種全新的感覺。同時,建筑工程師要不斷的進行自我提升,學習當今最新的建筑設計理念,以便使概念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發(fā)揮最大作用,不僅保證居住的安全性,而且還可以滿足人們對建筑物審美方面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裘民川.建筑設計在建筑抗震設計中的重要作用[J].工程抗震,1999,04:7-11+40.
[2]張健.淺析概念設計在建筑結構優(yōu)化設計中的應用[J].門窗,2013,05:221+223.
[3]鄭軍輝.概念設計與結構措施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建筑,2012,15:13.
[4]楊曦,徐金銘.概念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0:175.
[5]胡麗榮.概念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意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7:322.
[6]湯蘭.試論概念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2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