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是學校教學評價的關鍵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在教學體系和評價方式中存在諸多不足,跟不上素質教育的要求。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體育教學評價中需要遵循的幾個基本點,即全面性、科學性和實踐性;然后,提出了在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改革中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主要從評價理念、評價方法和評價內容三個方面入手進行改進,希望為我國高校教育評價的改革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 體育教學 改革 評價
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顯著提高,對于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呼聲越來越大。然而,由于多年的應試教育壓力下,大多數(shù)初中或高中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忽視了學生的體育課教學,學生對于自身的身體素質不重視,體育基礎知識薄弱,身體底子單薄,更加不用說體育愛好。在學生進入高校之后,很難從頭開始學習和鍛煉一個體育項目,高校對于學生體育教學的難度非常之大,對于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工作的改革迫在眉睫。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工作是教育評價的一個關鍵,通過擬定具體的體育目標、評價手段和測量方法,能夠對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水平的愛好程度進行評估。除此之外,體育教學評價還可以讓學?;蚪逃块T獲取學生體育素質等方面的信息,為其擬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收集關鍵數(shù)據(jù),推動了高水平體育教學工作的發(fā)展。
一、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原則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工作的開展必須有理有據(jù),不能夠盲目展開,會導致無用功。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需要從全面性、實踐性和科學性三個方面來進行評價,只有這樣才會讓體育教學評價過程豐富而有意義。
1、全面性原則
高等學校的體育科目包括很多,包括足球、籃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攀巖、野外生存等戶外運動,跆拳道、散打、柔道等搏擊運動,還有諸如瑜伽、游泳、健美操等室內運動,教學科目繁雜,每一類體育課程的教學模式差別很大,需要體育教學過程評價能夠從多方面反應教學成果。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過程中,應該根據(jù)每類體育項目的特點,制定適宜的定量化評價體系,做到全面而有針對性,對體育教學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評估,落實教學質量。
2、實踐性原則
體育教學過程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如數(shù)學、物理等理工科類課程的授課,體育教學大都在戶外進行,對于學生實踐能力是重要考驗,相比于理論更加注重實踐性的科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體育能力、體育素質和體育知識都會在實踐過程中得到體現(xiàn)。通常情況下,體育教學實踐包含以下四個方面:體育技術水平、體育知識水平、體育愛好和體育興趣。在高校體育教學實踐評價中需要從以上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
3、科學性原則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模式的推廣需要科學的理論方法作為基礎,在不斷的評價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缺點和不足,再進行改進,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的體育教學評價方法有實際意義。比如足球教學評價中,對于學生身體素質是非常大的考慮,同時,體育教學評價過程中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團隊協(xié)同能力,反應能力,抗壓能力和足球知識水平。一場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白在這堂課中需要教給學生什么樣的知識,該如何教授這些知識,在教學完成后應反思和評價自己教課過程中的問題,是否達到了教學目的。通過以上一系列科學系統(tǒng)的教學評價過程,會使得體育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提高了高校體育教學水平。
二、體育教學評價的改革方向
1、改革評價理念
以往高校體育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而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育意識、體育基礎知識和對體育的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導致許多學生在上完體育課后不再接觸該類體育項目,對于體育教育資源是極大的浪費,也無法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
要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改革,首先就是要轉變觀念,建立科學的評價體制,研究高校體育教學的內部結構,結合我國體育教學相關法律要求和高校體育教學目的,制定合理的體育教學評價指標。
2、改革評價方法
體育教學過程不同于其他理工科和文科類科目,體育項目多達幾十上百種,教學方式差異較大,教學地點具有隨機性。例如,籃球、足球和橄欖球等球類運動必須在戶外進行教學和評價,而羽毛球、乒乓球和排球多在室內進行,這兩組球類運動的教學評價方式截然不同,有一些足球、籃球和橄欖球更加強調學生是身體素質和團隊合作精神,而羽毛球和乒乓球需要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靈活性和快速反應能力,排球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要有充分的體能又要有快速的預判排球落點的能力。
體育教學評價方法改革需要將定性評價和定量分析相結合進行,例如籃球運動,學生在運球過程中靈活性、應變能力和大局觀是無法做定量分析的,但是可以通過其他學生與其配合的默契程度上進行定性評價,運球流暢、傳球精準和快速突破能力均可以作為籃球體育教學定性評價的標準;對于定量分析,可以通過學生在罰籃、三分球命中率、失誤次數(shù)上通過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分析,對比學生在教學之前和教學之后的各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結果,定量評價教師在這堂課中的教學目標是否達到。
3、拓展評價內容
對于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改革不僅僅體現(xiàn)在轉變評價方式上,還需要兼容并取,不斷吸收新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指標。教育部在《全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指導綱要》就明確指出,高校應緊密結合體育知識、體育技能與健康知識,把體育鍛煉作為增進學生健康的必要手段,同時對于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其他方法也要不斷嘗試創(chuàng)新。拓展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內容要從教學方法多元化評價入手,豐富教學方法,尋找新的評價內容,例如可以將體育運動參與度、心里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等其他方面融入到體育教學評價中來。
三、結語
高等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評價是保證學生獲得良好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的前提,是大學生提高體育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改革應該不斷深入。
(作者單位: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東區(qū)通用能力發(fā)展教學部體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