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是,8月份以來,經濟運行出現了一系列積極變化。一是發(fā)用電有所回升,雖然幅度不大,但結構有明顯的改變,即第三產業(yè)占比上升。二是運輸狀況在8月份出現了改善跡象。鐵路貨運降幅收窄,公路貨運保持穩(wěn)定增長,民航運量增長較快。三是投資資金來源增速有所回升?;A設施投資資金來源和房地產資金來源都在上升,表明金融支持力度在加大。四是貨幣供應增速加快。M1在8月份出現了2.7個百分點的明顯回升,M2也站到了13%以上,這是2014年以來很少見的,表明企業(yè)經營活動有趨向活躍的跡象。五是房地產成交繼續(xù)活躍,7-8月份市場淡季不淡,9月以來一些重要城市出現了持續(xù)回升的態(tài)勢,這將有助于推動消費與投資。
近期一些機構調低了三、四季度的GDP增速。我們認為,四季度經濟運行關鍵還是看兩點: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因為2015年以來,消費總體增速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消費對GDP的拉動效果在今年來更加突顯,可以說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而臨近年底,國際市場相對平穩(wěn),出口在四季度應該會比前幾季度好一些。
今年以來的政策扶植和近期的貶值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短期內對經濟增長有決定性影響的還是投資,而制造業(yè)投資難以有很好的表現,因此未來主要看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
基建投資反彈可期 房地產投資仍有不確定性
根據最近一系列經濟運行和政策實施情況來看,四季度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出現回升的可能性很大。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今年二季度以來,投資項目獲批增加,涉及到地鐵、水利設施、地下管道、機場等。未來在金融各方面的支持下,這些項目會對基礎設施投資帶來拉動。上半年積極財政政策落地的步伐十分緩慢,但在8月份后,各項財政資金迅速到位。
今年財政的赤字比去年大,再加上前幾年還有不少積累;財政資金在未來四個月內落地的規(guī)模會比上半年明顯增加。雖然今年以來企業(yè)中長期貸款從總量上看增速較為平穩(wěn)。但把地方政府置換的因素考慮進去,置換掉的這批信貸額度銀行可以繼續(xù)投放貸款,所以有些地方的金融機構給企業(yè)中長期貸款余額出現下降,但實際是在增加。
行業(yè)整體信貸投放相對平穩(wěn),加上債券融資等也有改善,表明金融支持的力度是在加大。當局近期將投資資本金的比例按不同行業(yè)作了下調,這樣可以更多地拉動項目落地。這在2009年也曾做過,目的是盡快啟動更大規(guī)模的投資。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規(guī)模增大達到3.2萬億。
這樣可使地方政府可以騰出手來推動基建項目落地。今年以來PPP項目總體狀況很不如人意,國務院在這方面采取了措施,要求地方政府在利益方面做適當的調整,以推動PPP項目落地。關于投資落實問題,國務院對各個地方政府施加了不小的壓力,要求不得懶政。在中國體制環(huán)境下,又臨近年底,行政壓力下的各地基建投資應該會有些起色。
綜上所述,四季度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很可能企穩(wěn)反彈。目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是18.8%,固定資產投資是10.9%。我們認為,基建投資有可能年底會達到20%甚至略高些。由此將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11%-12%之間起到關鍵作用。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房地產投資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隨著2014年下行速度加快,房地產投資增速現已降至3.5%,其中住宅投資和土地投資均不理想。去年930、今年330政策的推動下,今年二季度住宅成交開始急劇放大。按一般規(guī)律來說,成交活躍后二到四個季度會帶來投資的回升。
然而,畢竟目前中國庫存還是比較大,庫存總量仍在增加。但中國的差異化程度比較高,比如北上廣深仍在限購,而房價卻上漲;有的城市放得很開,但房價仍在下跌。直到目前為止,房地產投資并沒有因為二季度后成交的迅速放大而出現回升;目前還是在往下走,四季度不排除有創(chuàng)出新低的可能。
四季度房地產投資存在三種可能性。一是繼續(xù)下降;二是持穩(wěn),在3%-5%之間波動;三是小幅度反彈,比如回升到5%-7%區(qū)間,這種狀況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況。但在前有高庫存、上有高房價以及后有房產稅的大格局下,房地產投資需求難以出現大幅改善。但投資增速持續(xù)向下降到負數的狀況也不太可能出現??赡苄暂^大的是在四季度出現一個持穩(wěn)的過程。又考慮到房地產投資占比縮小,在基建投資反彈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穩(wěn)至11.5-12%是有可能的。
在這種情況下,四季度GDP速度可能比三季度略高一點,三季度可能降到6.9%,四季度有可能是7.1左右。全年GDP在7%或7.1%可能性比較大,全年增長仍運行在合理區(qū)間。盡管如此,達成全年增長目標并不意味著制造業(yè)和工業(yè)低迷狀況會有很大改善,只是改變增長持續(xù)下行的態(tài)勢,避免經濟出現硬著陸。
宏觀調控更需針對性
在三期疊加、三情疊加和三性疊加的復雜環(huán)境下,經濟增長未來依然會面臨較大壓力,有必要進一步針對性地積極開展宏觀調控,有效應對國際經濟金融環(huán)境的變化,大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
努力提升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效率。當前的要務是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更有力度并加快步伐加以實施。財政政策需要改善支出結構,提升實施效率。加快財政支出進度,改善財政政策對經濟的支持能力和平衡作用。調節(jié)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領域的支出。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針對中小企業(yè)、“三農”、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等重點環(huán)節(jié)的減稅力度,推進稅制改革,激活微觀經濟主體活力。
加快落實旨在穩(wěn)增長的投資政策。加快步伐推進新興產業(yè)重大工程、配合京津翼一體化協同發(fā)展、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實施相關配套項目、以及城市地下管廊建設等項目。通過這些項目提振需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對沖制造業(yè)去產能和房市場投資下行帶來的壓力。加大力度打通資金來源渠道,加快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的步伐。要在探索和磨合中完善PPP模式利益分配和風險承擔機制,明確合理的責任和權利,逐漸點燃民資熱情,形成新的融資渠道。
進一步松動房地產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從信貸、財稅等方面繼續(xù)加大對合理購房需求的支持力度。在商業(yè)可持續(xù)的前提下,引導銀行放松首套房及改善型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要求,適當下調貸款利率;簡化個人按揭貸款辦理流程,提高放款效率。各地公積金管理中心應在改善流動性管理的同時,根據當地房屋均價提高家庭公積金貸款額度上限,配套首付兩成政策的有效落地。房屋交易個稅和契稅中有關“滿五”及“唯一”等概念也應朝著支持合理購房需求的方向作出調整。
促進外貿轉型中穩(wěn)定增長。加快落實穩(wěn)外貿增長政策,進一步推動對外貿易便利化,提升外貿綜合服務水平,改善營商環(huán)境,為企業(yè)減負,培育出口競爭新優(yōu)勢,促進外貿持續(xù)發(fā)展和轉型升級,出口由規(guī)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貨幣政策繼續(xù)向偏松方向調節(jié)。自2014年四季度至今,央行已經五次降息和四次降準。為了更好地穩(wěn)增長以及推動地方政府債務置換順利實施,保市場流動性充裕,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應繼續(xù)向偏松方向微調。促進銀行擴大信貸投放,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能力;同時對沖因外匯占款下降而引發(fā)的流動性緊缺,有助于穩(wěn)定資本市場。年內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減、資本流出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可以及時相應降準。利率下調需要考慮其滯后效應,綜合考量其對資產價格、物價、資本流動以及匯率等可能帶來的影響,進一步降息應相對謹慎。
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由于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動蕩,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競相貶值,美國加息預期一波再一波,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的一次性調整釋放前期貶值壓力后,應維持匯率基本穩(wěn)定。人民幣匯率持續(xù)貶值,必將導致人民幣計價資產的市場減持行為進一步發(fā)展,從而給國內資本市場帶來巨大壓力,不利于當前資本市場重塑信心。
人民幣趨勢性貶值很可能會增加國際貿易摩擦,導致貨幣競相貶值,其結果是得不償失。監(jiān)管當局可考慮進一步適度釋放流動性以穩(wěn)定貨幣市場利率,同時在外匯市場賣出美元以從總體上穩(wěn)定人民幣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