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報理論可分為關于情報的理論(theory of intelligence)和為情報工作服務的理論(theory for intelligence)。美國“關于情報的理論”主要有兩種架構:一是“形而上”的,即從歷史、數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情報工作本身;二是“形而下”的,即對“情報循環(huán)”(intelligencecycle)的整體和各個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研究。二者研究方向存在差異且各自特點明顯,其對我國開展情報研究具有一定啟示意義。
關鍵詞:美國;情報理論;研究方向
中圖分類號:E2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1-0007-02
美國“關于情報的理論”研究呈現(xiàn)“形而上”和“形而下”兩種走向:一種是大衛(wèi)·卡恩①(David Kahn)提出的“形而上”情報理論架構,他認為關于情報的理論研究可以從“形而上”的視角來進行,亦即從歷史的、數學的和心理的視角對情報的概念、特征和情報工作規(guī)律來開展研究;另一種是約翰遜②(Loch K.Johnson)提出的“形而下”情報理論架構,他認為情報學者不應寄希望于通過創(chuàng)建宏大的情報理論體系來解釋所有情報問題,而是應該將研究視角緊貼情報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分別從“情報循環(huán)”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實踐中提煉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假設,并針對這種假設展開論證或驗證,從而在情報實踐的基礎上找出可以指導實踐的可循之規(guī)。
一、“形而上”與“形而下”情報理論的概念
“形而上”與“形而下”情報理論分別代表了兩種情報理論研究方法與研究趨勢:一種是從歷史、數學和心理等角度出發(fā),注重運用邏輯推演等方法進行情報理論研究,研究成果較為抽象;另一種是從情報實踐出發(fā),提出針對性極強的假設,并運用證實和證偽原則進行論證,提出緊貼實際的指導原則。
這兩種理論研究從總體上體現(xiàn)了兩種特點,即抽象與具體。從哲學角度來觀察與思考,這兩種研究呈現(xiàn)出“形而上”與“形而下”理論特質?!靶味险咧^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體現(xiàn)的就是抽象與具體的概念。本文提出“形而上”與“形而下”的概念,目的是借用這個大家熟知的概念來更好地表述這兩種理論研究方法。實際上,這兩種研究方法普遍存在于各個學科的理論研究之中,集中體現(xiàn)為純理論與具體實踐之間的矛盾?!靶味稀鼻閳罄碚搨戎赜诶碚撏茖?、概念界定,試圖從宏觀或哲學層面對實踐進行指導;“形而下”情報理論立足于來自實踐的假設,并運用證實或證偽方法得出緊貼實踐并服務于實踐的結論。兩者之間存在差異,各有特點與側重,但并非大相徑庭。因為,“形而下”是抽象的源泉,也是理論的驗證,盡管與它與“形而上”路徑不同,但最終目的是修正不符合實際需求的理論,使“形而上”情報理論在指導實踐時不斷趨于完善。因此,可以說這兩種理論是互有聯(lián)系、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的研究成果與方法。
二、美國“形而上”與“形而下”情報理論的研究方向
美國“形而上”與“形而下”情報理論的研究方向分別代表了美國情報理論界在進行理論研究時的兩種研究方向:“形而上”是從歷史、數學和心理學研究領域對情報展開的研究,其理論成果較為抽象,且理論性突出;“形而下”是從情報工作的各個具體環(huán)節(jié)出發(fā),緊貼工作實際,現(xiàn)實指導意義突出。
(一)“形而上”情報理論的研究方向
“形而上”情報理論研究涉及三個方面,即從歷史、數學和心理學研究領域對情報展開的研究,其中包括對情報歷史的研究、數理手段運用的研究及認知領域的思維模式研究。
一是針對情報歷史資料研究。情報歷史方面的研究常見之于美國情報著作、官方文件及政府出版物、研討刊物等,其作用早已在美國情報實踐中有所顯現(xiàn),如1946年喬治·凱南對蘇聯(lián)決策行為的分析就為美國制定戰(zhàn)略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據并發(fā)揮了長達數十年的影響。針對歷史資料的研究要立足于關于情報活動的整體性、宏觀性觀察,進而在總結歸納案例的基礎上提出深刻的規(guī)律與原則。二是針對心理思維模式研究。隨著歷史上的情報失誤,情報研究人員逐漸意識到情報工作與人的認知領域有很大聯(lián)系。比如在“9·11”事件的后續(xù)調查中發(fā)現(xiàn),情報人員并不是沒有得到相關情報,而是想當然地認為此類威脅不會發(fā)生,這種“先入之見”使情報人員對將要到來的災難“視而不見”。因此運用認知領域研究中的研究成果改進情報工作不僅有必要而且可以從根本上解釋以往未從涉及的難題。三是針對數理手段運用研究。傳統(tǒng)的情報研究多數拘泥于定性研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應用以及系統(tǒng)論、信息論、控制論等現(xiàn)代理論的出現(xiàn),定量研究于先前不受重視的狀況得到改變,大量成熟的社會學科與自然學科理論被引進,使情報研究手段更加豐富與先進。定量分析理論在實際運用中往往與傳統(tǒng)理論相結合,借用方程式、矩陣圖形和模型建構等形式處理人的主觀認識,最終得到加工后的評估結果。
(二)“形而下”情報理論的研究方向
約翰遜提出的“形而下”情報理論雖然將關注點放在一些具體問題上。約翰遜認為,建立情報理論應該從具體的情報環(huán)節(jié)著手,尋找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報理論。
一是針對情報實踐的研究?!靶味隆钡那閳罄碚撆c各情報環(huán)節(jié)有直接聯(lián)系,與具體的情報活動相關性很強,雖然不能孤立地看待各個情報問題,但是卻不能回避在目前情報工作中,具體的情報工作環(huán)節(jié)的負責人并不全部具備宏觀駕馭全局的能力,這就要求情報人員在執(zhí)行具體任務時需要實踐性很強的指導原則,找到符合實際情況的處理辦法。二是針對主要情報環(huán)節(jié)的研究。“形而下”的研究目的是從各情節(jié)環(huán)節(jié)出發(fā),從各自屬性及相關關系延伸,進而與實際工作中的研究問題相結合,提出具有對現(xiàn)實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的觀點。在實際工作中,各情報環(huán)節(jié)在情報工作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時時刻刻處于互相影響的過程,只有明確各環(huán)節(jié)涉及的具體分工,才能正確理解其相互關系。三是針對情報理論應用的研究。從當前情報工作的實際與需求出發(fā),是“形而下”情報理論的重要特點?!靶味隆鼻閳罄碚摷仁菍鹘y(tǒng)情報理論的反思的結果,也是順應時代需求的產物。以“9·11”事件為例的重大情報失誤反映出美國情報體制、情報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問題,“形而下”情報理論的提出是順應當代情報工作實際需求的產物。
三、美國“形而上”與“形而下”情報理論研究對我國的啟示
國內在情報理論研究方面常借鑒國外的先進理論,這種“拿來主義”可以使國內及時了解當今世界情報理論研究成果。在情報理論研究方面,只有立足于國情,實現(xiàn)“形而上”與“形而下”研究的協(xié)調發(fā)展,才能不斷健全情報理論研究體系,為具體的情報實踐提供更有力的指導。
(一)要注重“形而上”與“形而下”情報理論研究的結合
在“形而上”情報理論研究方面,國內情報理論研究專著一旦涉及具體情況便諱莫如深,其研究團體也僅限于院校和科研單位等。如此一來,情報理論研究就被局限于一個固定的圈子內,無形中拒絕了鮮活的思想,使得從事情報工作的人員在尋找理論指導時往往拘泥于常規(guī)思維。同時,國內情報研究在歷史、心理、數學等研究成果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相當匱乏;在“形而下”情報理論研究方面,其針對具體問題的假設、論證研究值得學習。國內情報理論研究主要側重于對外國情報理論的介紹或單個情報案例的解讀,其中涉及己方的研究成果非常少。目前國內在情報研究方面,關于各個情報環(huán)節(jié)的假設或論證非常匱乏,即使相似的問題反復出現(xiàn),也沒有出現(xiàn)針對性更強的理論。假如能夠設立一種機制,吸收一些能夠被信任的專家學者,最大限度地接觸情報研究資料,在隱去敏感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更加接地氣的指導原則,情報工作在實踐過程中將會具備更多的活力。
(二)要注重“形而上”與“形而下”情報理論研究的平衡
“形而上”與“形而下”情報理論研究的不平衡,主要表現(xiàn)為現(xiàn)有理論往往滿足不了快速變化的環(huán)境需要,即便引進了美國的諸多先進情報理論,也仍然使情報實踐在面對實際問題時難以找到適應原則,這與“形而上”與“形而下”情報理論研究脫節(jié)有關。一方面忌諱討論國內的情報實踐,另一方面大范圍引入國外先進理論,只會使理論應用性大打折扣?!靶味稀鼻閳罄碚撗芯坎粌H能夠從更高的角度對情報實踐進行指導,而且可以豐富情報理論的深度與廣度,使得情報理論體系更加完善。在當前情報實踐中,應參考美國“形而上”情報理論某些先進研究方法,加強在歷史、數學和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同時針對情報工作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大膽提出假設,使理論產生于實踐,并滲透到實踐中去。同時,“形而下”的情報理論要積極借鑒“形而上”情報理論的研究成果,在實踐過程中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與論證,使二者融為一體。
(三)要注重情報理論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
通過對美國“形而上”與“形而下”情報理論進行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美國在情報理論研究方面注重吸引多個學科的研究成果,并運用相關學科的研究視角來研究情報理論。但這種研究方法并非一味地“拿來主義”,而是運用其他學科的理論研究方法對情報理論進行深層次的剖析,不斷拓展與豐富情報理論研究體系。國內在情報理論研究方面,也應該從多個視角開展情報理論研究,一方面滿足日益復雜的情報實踐需求;另一方面從國情出發(fā),提出符合本國情報工作環(huán)境與國家戰(zhàn)略指導方針的理論指導原則。一味引進國外的情報理論,卻對自身情況卻缺乏相應研究,就是知彼而不知已,只能會給情報實踐帶來更多的困惑。國內情報理論研究只有立足于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學習美國情報理論研究的研究理念,并從自身情報實踐中找到符合國情的指導原則,才能做到真正的“知己”,從而形成“形而上”與“形而下”情報理論相結合和相平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