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紀錄電影《喜馬拉雅天梯》在北京傳奇時代影城舉行首映式。該片以西藏年輕的登山向導為線索,完整記錄了登山者完成珠峰北坡登頂的全過程。影片從10月16日起在全國上映。在當天首映式結束后,本刊作為媒體之一專訪到影片主創(chuàng)人員《喜馬拉雅天梯》制片人雷建軍、高山攝影巴塔、特殊攝影王恒,以及為影片提供全程攝制器材支持的佳能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佳能(中國)有限公司亞洲專業(yè)影像產品營銷中心的項目經理秋山淳司和顧問馬志軍,了解佳能與《喜馬拉雅天梯》這部影片的結緣過程和幕后背景。
問:雷老師在片場也提過您創(chuàng)作的初衷是為了反映西藏年輕人現代的生活狀態(tài),最終您的創(chuàng)作初衷和成片以后想反映的意愿是吻合的嗎?
雷建軍:從我個人來說,當然為了在電影院放,它損失掉了很多內容,比如在學校的普通生活,回家的生活剪得比較短,所以這個容量還是有限的。我們還會剪一個5個小時的電視版,這個版里面會非常詳細地反映這群小孩完整的一年的生活狀態(tài)。在這里面,真的是容量有限,能把登山講完,就很不容易了。
問:您覺得高山攝影是不是很好地完成了這次拍攝任務?另外,對佳能設備的操作性能有什么樣的評價?
雷建軍:我覺得首先能在那個高度拿起機器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人到了那個地方,普通人呼吸就是一種負擔了,所以能把機器拿起來,就是挺英雄的一件事情,更不要說把該拍的畫面拍回來。其實可以看到他有些角度找得非常好,而且構圖非常棒,尤其是在高山的地方,有逆光的鏡頭。之前他們培訓了很長時間,我覺得拍得非常不錯。
問:您滿意這次大屏幕的效果嗎?
雷建軍:當我調色的時候,看的時候,對我自己還是有很強的觸動的。因為你之前看素材,一直都是在小屏上,調色跟我們今天看的是一樣的。
問:您認為佳能C系列設備在這么嚴酷的情況下,它哪幾個特性是符合了咱們這樣的紀錄片的拍攝特點的?
王恒:我覺得的特點第一就是輕,第二個是小。它的附件的機動性比較強,比如根據我的場景,我可能不需要很多附件,就只帶一個機器加一個話筒就滿足了需求,或者是下一個場景,我需要加一個監(jiān)視器,它的機動性比較強,很靈活。
問:你們是怎么分配這些機器來進行拍攝的?
王恒:跟拍的部分是以EOS C300為主,一些大場景,上電影頭的時候用C500,EOS-1D C主要是拍延時。EOS 5D Makr III輔助拍一些花絮和延時的部分。
問:為什么還用到了手持的XF300?
雷建軍:因為之前那個機器是上過8848米的,它經受過這個考驗,你必須得有備份,萬一別的機器罷工了呢。
馬志軍:這點我稍微補充一下,2008年的時候,佳能的產品XC11是專業(yè)攝影機產品,其實就是這次上珠峰的XHG1的前身,那個產品在央視登陸珠峰的時候,是被嚴格測試過的,也有過一次經驗。
因為在2008年登珠峰的時候有8個高山攝像從登山學校被中央電視臺選中, 4個機位完成當時火炬?zhèn)鬟f的現場直播。當時還是現場直播,不是拍紀錄片,所以當時他們對這個設備的熟悉程度,也應該是已經到了非常非常熟練的程度了。也可能是讓這個產品在登山的過程中享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因為西藏登山學校的學員們都對那個機器很熟悉。
問:贊助了這么一部追求極限的紀錄片,雙方是如何開始合作的,這里面有沒有可以介紹的?
秋山淳司:雷老師曾說過他在想拍這個片子的時候,他想到了4K,其實就有兩個機器,一個是EOS-1D C,另一個是EOS C500。但是,基于珠峰拍攝的特殊性,EOS C500和EOS-1D C大量的都是拍攝空鏡頭或者場景的,跟隨拍攝是EOS C300這種便攜性強的機器。因為這里面有一個技術的環(huán)節(jié),就是C500必須要加AJA的記錄儀,才能記錄4K的素材,所以這是一個當時合作的契機。
包括 EF 800mm f/5.6L IS USM的長焦距鏡頭,剛才王老師也介紹了,在一些特殊位置的長焦距的攝影中,其實只有在空曠的畫面中,才能真正的看到EF 800mm f/5.6L IS USM的鏡頭優(yōu)勢。
馬志軍:所以,對于4K這個設備的話題,如果放到今天,設備就完全不用考慮EOS-1D C或者是EOS C500這種外接記錄儀設備了,其實我們在C300 Mark II中全部都統(tǒng)一了,因為它的機內在存儲介質上就可以記錄4K的視頻,這是能夠減少體積,減少外接附件的直接的解決方案。換句話說,現在你用EOS C300 MarkII,就直接成了任何場合都可以應用的一個攝影機的產品,而不需要考慮體積、外接附件等的困擾。
秋山淳司:編碼方式方面,我們在新一代的4K電影攝影機的產品上,都用了佳能自己獨立開發(fā)的, XF-AVC的4K的編碼,來記錄性價比更高的視頻的素材。性價比的概念就是質量要好,但是不能占用太大的存儲空間。
問:我想問一下王恒老師,用了EOS-1D C,拍延時以后,對它的最終效果感覺是怎么樣的?
王恒:從EOS 5D MarkII、EOS 5D MarkIII,到EOS-1D C、EOS-1D X,都用過。它對我的吸引力就是它的高感度,因為拍夜景延時的時候,對噪點的要求非常高,在那個時期其他的機器還沒有能比過它的,今天可能有一兩款機器會超越它。在當時的條件下,我覺得1600萬像素也是足夠用的。ISO設置最大的就是ISO 3200,光圈2.8,曝光時長是30秒。特別要感慨的是電池,特別好用。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的時候,一塊電池拍完一組,差不多只用一半。6500米的海拔,在冰塔林里面拍一夜,不用換電池。
問:最后登頂也是EOS C300嗎?
巴塔:沒有,登頂是EOS 5D MarkIII,還有XF305。以我個人經驗來看,2008奧運火炬?zhèn)鬟f的時候,我也去北京學過佳能專業(yè)影像產品的拍攝, EOS 5D MarkIII在海拔6500米晚上拍得最好的就是那個機器。大的那些都不方便。因為那個機器一直在路上拍,一直在脖子上,又重,操作起來不方便。
雷建軍:他們選擇的是最輕便的,因為XF305是曾經被驗證過的。
問:我也想再問一下秋山先生,這次很慷慨地贊助了《喜馬拉雅天梯》的這部片子,這背后是不是意味著咱們佳能對4K超高清的紀錄片有什么戰(zhàn)略布局?
秋山淳司:佳能和《喜馬拉雅天梯》這個項目合作的時候是基于4K的前提進行的。根據制片人的需求,我們盡可能提供4K的設備。在當前的影視制作大環(huán)境下,周圍的紀錄片的制作機構,乃至個人的獨立紀錄片的導演,都開始關注帶有4K技術的攝影機產品和攝像機產品,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這是一個產業(yè)的方向。鑒于佳能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公司,我們的影像技術在這個行業(yè)里面是有非常強的競爭力的,所以對于新產品在這個行業(yè)的推出,我們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