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帶兒子去爬大蜀山。在山路上看到一種形似牽?;ǖ闹参铮ㄐ嗡仆胫?。有粉紅色,亦有藍(lán)色夾白道的。一大清早,花瓣上有層細(xì)細(xì)的露水。風(fēng)一吹,露水滾來滾去。兒子的眼尖,一眼就看見了。他拉了我一下說:“爸爸,你看這里有喇叭花。”我看了一下說:“這可不是喇叭花,它叫打碗花?!眱鹤雍芷婀謫枮槭裁矗课艺f:“我也不知道,只是聽我奶奶說過,小孩子如果采打碗花的話,在家吃飯時會打破碗?!眱鹤酉胍囋?,看看能不能打破碗,后來被我拉走了。他在家里常常打破碗盞,打破了也不感到羞愧。哪像我小時候打破碗,就自覺犯了重罪,馬上站到旁邊咽下嘴里的糧食,準(zhǔn)備接受責(zé)罰了。
從山上回來,我查了一下植物辭典。因為叫打碗花那么些年,這花真正叫什么名字還不知道。辭典上赫然寫著:旋花科植物。學(xué)名籬天劍。因為它也有伸出去的須蔓,怪不得兒子當(dāng)它是牽?;?。小孩子吃飯時碗打了,那就別吃了。然后喚過雞狗,常常是不要等喚就讓它們搶吃光了。老輩人說小一輩的不愛惜東西,常常說這個人“不惜?!?。福是“惜”來的,不“惜”福氣就沒有了,最后還要把碗碴子拾起來,等著鋦碗、鋦鍋的人來。說來也奇怪,那會兒做手藝的人真多。以修傘、鋦碗的人最多,春秋季節(jié)滿街都是樅陽那邊來的修傘匠。另外還有修風(fēng)箱的、支鍋匠、修鎖匠、鋦鍋匠、毛匠。“鋦”就是給它打上一個大補綻。碗為什么尊貴呢?一般人家很少有幾只碗是瓷的。瓷碗是待客用的,是離這里不遠(yuǎn)的窯上燒的。窯上我去看過,有幾個窯匠師傅,帶著幾個小徒弟。平常人家日用都是他們的產(chǎn)品,陶土做的器具宜于蒸煮。比如小咸魚、臭干子放點辣椒在陶碗里蒸,味道是很不錯的,頗能“殺飯”。用瓷碗待客時,仔細(xì)看看邊上有沒有磕破的地方,否則是對人的不敬重?,F(xiàn)在想想鋦碗很有意思,要把打碎的碗碴子聚到一起,嚴(yán)絲合縫地對上。然后拿麻繩縛,師傅說拿繩子縛最難。縛得一絲也沒有走動了,就可以鋦了。鋦好了,盛一碗水,不漏不灑,碗就算鋦好。下一回鋦鍋匠走到門口,還要問一聲:“上次鋦的碗還漏水不?”答:“不漏了。”然后請到門口坐,奉上茶水煙草。鄉(xiāng)下人待匠人都有一份敬意。認(rèn)為匠人是有本事的人。過去將碗看得重,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人對于物的敬重?!按蛲牖ā币埠幸环N戒懼的意思在里面。提醒小孩子不要手欠,就讓它在自然風(fēng)日里長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