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狩
大多數(shù)人說起日本,腦海中總會閃過櫻花。然而對驕傲的京都人來講,真正讓他們自豪的或許是紅葉。這座曾經(jīng)有過600年都城歷史的古城確實有理由為自己的紅葉驕傲:獨特的海洋性氣候,讓秋冬時節(jié)的京都空氣濕潤、溫度怡人,這使得京都的紅葉格外鮮艷,而善用借景、枯山水、庭園藝術(shù)的京都人,則更是讓京都紅葉的美帶上了難以被忽視的藝術(shù)格調(diào)。
說起賞楓,或許你可以列舉出世界各地的許多城市,然而,說到完美的紅葉狩,還是當屬京都,無論是楓景獨特的古都古寺,還是文化韻味濃厚的山鄉(xiāng)郊野,抑或是渾然世外的老店、食肆,京都,總是可以讓你在紅葉季擁有一份特別的怦然心動。
紅葉濃,正是看廟時
談京都,又怎能不提寺廟?特別是在紅葉正濃的秋季,想要領(lǐng)略京都之美,則無論如何都要走進京都的寺廟。
在京都差不多1200年的歷史里,這座古都積攢下1500余座寺廟,數(shù)量不可謂不驚人,甚至有人說,想要看看唐朝盛況,只去京都便可。
對普通游人來說,聲名在外的清水寺、金閣寺自然是賞楓的第一選擇,不過懂行的本地人卻總是能老練地避開這些游人如織的旅游景點,尋找到自在悠然的紅葉狩。
位于京都市北部鷹峰的源光庵就應(yīng)該算得上是本地人最早“私藏”的紅葉勝景之一。源光庵的特別不僅在于這里處處張貼著的警世名言,更吸引人的是左圓右方的頓悟之窗和迷惘之窗。左側(cè)的圓窗代表禪、智慧和整個宇宙世界,右面的角窗代表人間世界的執(zhí)迷不悟、逃脫不掉的生老病死和四苦八苦。
四季景色透窗而入,引人入勝。最美的則是深秋時節(jié)的紅葉,十幾個品種、不同色彩次第展開,優(yōu)雅地、有節(jié)制地、且充滿禪意地展示在觀賞者面前,仿佛是一堂美好卻深奧的日本哲學(xué)課。近年來,雖然陸續(xù)有臺灣游客也慕名而來,但地處較為偏僻的源光庵仍算得上是紅葉季京都人潮中的一塊凈土。若是有心,出了源光庵右拐,步行百來米的常照寺一樣景色迷人、環(huán)境清幽,進入山門后的一大片紅葉尤其壯闊,和門庭冷落的常照寺相映,反而有一種寥落的美感。
除了鷹峰上的寺廟,隱于京都市內(nèi)右京區(qū)小倉山上的常寂光寺也是旅游指南上遍尋不著、卻被京都本地人稱道的紅葉名所。在并非紅葉季的日子來這里,幾乎很難看到一位和尚,只有在楓葉紅時,才會有三三兩兩的日本游客到訪。
規(guī)模相當“袖珍”的常寂光寺因為并非大廟,時常會被賞楓人忽略,然而一到紅葉季,這里的風(fēng)頭卻完全賽過天龍寺或大覺寺這些名剎。依小倉山山勢而建的常寂光寺,遠遠望去鮮紅、粉紅、猩紅、桃紅,漸次分明,在秋風(fēng)中猶如層次豐富的紅霞,間或點綴其中的松柏尤為亮眼,紅綠間隔、瑰麗奇特。
狩
紅葉
當然,如果比起小眾,源光庵和常照寺決不能和嵐山南面的西芳寺相提并論。
西芳寺別名苔寺,因寺院庭園中遍布的120種苔蘚而得名。因為這里曾是圣德太子的行宮,所以寺院周邊有很多曾為皇室服務(wù)的茶室與餐廳,雖然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西芳寺卻遠沒有京都其它大寺院的門庭若市,最大的原因恐怕是它的“入門難”。
造訪西芳寺必須得預(yù)約,提前一周寫信入院、收到回執(zhí)、手拿回執(zhí)且支付香油錢3000日元才可進門。這還不算,入寺之后的佛堂抄經(jīng)也是必修課,想要一窺寺內(nèi)的紅葉勝景,現(xiàn)今,更是要和寺內(nèi)的小和尚一起誦經(jīng)半小時才行。
盡管如此,為了西芳寺美不勝收的紅葉還是相當值得。深秋以后,庭園因為潮濕而殘留的青苔夾雜著顏色變紅的楓葉,呈現(xiàn)出一番層次分明、大開大合的美。
這里的枯山水出自日本佛教宗師夢窗疏石禪師之手,百多年來,自然意趣完全不曾被破壞,生長經(jīng)年的苔蘚和經(jīng)過寺人修剪的紅葉相映成趣,頗有日本佛教的禪意。而完全沒有嘈雜游客的清雅環(huán)境,也讓西芳寺的紅葉勝景格外誘人。
腳步丈量的紅葉之旅
來京都看紅葉,還請務(wù)必抱定“隨時走一走”的決心。盡管日本的交通實在便利,但隨著步行路線移步易景的紅葉勝景卻讓人更享受散步的樂趣。
首選當然是位于東山山麓旁的哲學(xué)之道。這條全長不足兩公里的溪邊石板小路,北起銀閣寺,沿著源自琵琶湖的鹿谷疏水道,一直南下至若王子神社為終點。雖然路程不長,卻因其美妙的紅葉勝景和沿途景物,值得花上兩三小時慢慢步行。
哲學(xué)之道的名字源于當年京都大學(xué)哲學(xué)教授西田幾太郎。傳說他常常來這條散步道冥想和思索人生,小道也由此得名。只是不知道當年的西田教授是否也被散步道的紅葉美景吸引而駐足停留。
雖說很多人來此都為一睹春櫻的盛況,但京都人卻更加偏愛紅葉滿地的美景,伴著層林盡染的東山和落紅紛紛的水渠,哲學(xué)之道的秋日氣息才格外迷人。
漫步哲學(xué)之道,則不能不注意到兩岸文藝氣息濃厚的咖啡館、雜物商店,10月以后,不少秋季限定的點心新鮮出爐,而細心的商店主人也會將店鋪門臉換上紅葉季的特別裝飾,邊走邊看,走累了還可以進去歇歇腳,十分愜意。
途經(jīng)的小寺廟、偶遇的哲學(xué)之道出名的貓咪,都足以讓這段不長的紅葉散步道更顯趣致可愛。
除了文藝的哲學(xué)之道非常值得在紅葉季漫步徘徊,更不能錯過的則是京都秋天的嵐山。“兩岸蒼松,夾著幾株櫻,到盡出,突見一山高,流出泉水綠如許,繞石照人,瀟瀟雨、霧蒙濃。”周恩來總理的嵐山信步想必是在櫻花季,倘若他看過紅葉季的嵐山,應(yīng)該會更加折服吧。
從京福電鐵嵐山站附近開始嵐山嵯峨野的紅葉散步最合適不過,眼前的保津川已經(jīng)是一派秋日風(fēng)光,渡月橋兩畔被山野落霜染出了豐富的色彩,山上的楓樹幻化出紅、橙、黃,和其它常青樹的淺綠、深綠、墨綠交相輝映,猶如一幅上好的織錦緞,色澤豐富而平衡。
和京都市內(nèi)的寺廟相比,嵐山上的廟宇神社更加幽靜,拾步向上,則可以邂逅寶嚴院、大河內(nèi)山莊、清涼寺這些紅葉勝景,穿插其間的竹林隧道,早已褪去夏日里的一派青綠,點綴上了秋冬時節(jié)的霜紅。難怪去過嵐山觀賞紅葉的人愿意花上幾個小時慢慢走了。
Tips
京都冷門寺廟尋楓
1. 無鄰庵 明治時代的私人別墅,借東山之景,紅葉格外優(yōu)美。位于南禪寺附近,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這里完全隔絕了團隊游客,相當適合坐下來喝杯茶、看看紅葉。
2. 金福寺 位于修學(xué)院一乘寺附近,這里是京都通的圣地。典雅、風(fēng)雅、秀雅、清雅是金福寺紅葉的代名詞。
3. 光明院 說到京都的紅葉,東福寺相當有名,卻也相當擁擠,而屬于東福寺一隅的光明院,相距不過步行4分鐘的路程,卻相當清幽。大型的枯山水,拉門與隔扇中看到的楓葉青苔,別有情趣。
4. 南禪院 位于南禪寺境內(nèi)的南禪院,是南禪寺的發(fā)祥之地。從水路閣的拱橋邊登上幾級臺階即可到達。規(guī)模雖小,但色彩層疊與池水飛瀑,勝在幽玄閑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