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設想
教師一方面需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做問題的發(fā)現(xiàn)者、思考者、探索者;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設較為直觀的學習 情景,激情入境,并開展以下教學程序:
1.走進春酒
(1)導一導:溫州風俗作者經(jīng)歷。(2)讀一讀:學生自由朗讀后小組代表配樂朗讀。(3)評一評:教師評價朗讀效果。(4)說一說:①春酒是什么時候喝的?②作者圍繞春酒寫了哪幾件事?
2.品讀春酒
(1)品一品:具體語言,動人場景。(2)析一析:民風民俗人物性格。(3)悟一悟:往事如風,珍藏記憶。
3.回味春酒
(1)寫一寫:鄉(xiāng)愁是琦君筆下濃厚香醇一生難忘的春酒,鄉(xiāng)愁在你眼中是怎樣的,用鄉(xiāng)愁是什么寫仿句。(2)想一想:琦君如此思念家鄉(xiāng),卻為何不回國定居?讓學生品味滲透在其中的濃濃的懷舊思鄉(xiāng)之情。
二、案例描述
教師導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jié)孩童最喜歡的季節(jié)。因為有很多孩子們喜歡的風俗,如分壓歲錢、放鞭炮等。但每個地方過年的風俗又不盡相同,那么浙江溫州一帶是如何過年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琦君的《春酒》。(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師:請學生學生自由朗讀,小組內先比試一下,然后請每組推薦一名代表配樂朗讀,看哪一組讀得最好。(《思鄉(xiāng)曲》配樂朗讀)
師評價:四組學生代表朗讀各有千秋,把老師和同學們領進了琦君的內心世界。這里,老師有幾個問題不清楚,想問問同學們:①春酒是什么時候喝的?②作者圍繞春酒寫了哪幾件事?(學生四人小組討論)
生2:過年的時候,寫了吃春酒、喝會酒、喝八寶酒這些事。
師:說得相當準確。作者在敘寫這些美好的兒時回憶時,給人以信手拈來的感覺,這離不開作者樸素而真摯的語言。下面,我們就來賞析作者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作者兒時的動人場景。請同學們找出本課中你喜歡的段落或句子,可以是:最能抒情的,描寫最細膩的,最能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等。(學生自由閱讀并小組討論)
師:請學生來說說你最喜歡的語句,并說出理由。
生:“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jīng)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這句話中“偷偷”寫出了我的調皮和天真。
師:同學們對語言文字的見解深入透徹,讓老師很欣慰。你喜歡這樣的鄉(xiāng)村嗎?請說說你的理由。
生:我喜歡鄉(xiāng)村的和諧,這里充滿關愛。
生:我喜歡這里的熱情好客,可以喝很多酒。
生:我喜歡這里的民風淳樸。
師:正是因為這是充滿人情味的家鄉(xiāng),所以它也是作者心中永遠的故鄉(xiāng),能在幾十年之后對家鄉(xiāng)過年時的生活細節(jié)記得那么清楚,描寫得那么細致。同學們,這里不難看出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深厚感情,那么,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生: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向往,而它永遠都不會回來了。
生:因為作者住在臺灣(國外),所以也表達了游子殷殷思鄉(xiāng)之情。
師:所以“春酒”是一杯什么樣的酒?
生:懷舊思鄉(xiāng)的酒。
師:剛在幾位同學說得真切感人,說明真情是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逐漸變淡的。特別是鄉(xiāng)愁,在作者眼中,它是濃厚香醇一生難忘的春酒。那么,在你們眼中,鄉(xiāng)愁是怎樣的呢?(學生表述,能用上古詩詞名句更好)
仿句:鄉(xiāng)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生:鄉(xiāng)愁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生:……
生:鄉(xiāng)愁是王維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到位,可見你們的古詩詞基本功很扎實。這里老師有個疑問:作者既然如此思念家鄉(xiāng),卻不回大陸定居,你們能告訴老師原因嗎?
生:因為兩岸還處于分離中。
師:希望祖國早日統(tǒng)一,讓臺灣同胞早日回到祖國懷抱。(歌曲《思鄉(xiāng)酒》結束學習)
三、鄉(xiāng)愁春酒醉游子——《春酒》教學反思
《春酒》是一篇秀美雋永、蘊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作者琦君以清新淡雅的文字,為我們構建了一幅兼具人情美與風俗美的動人場景,濃濃春酒陶醉了無數(shù)讀者的心,也勾起了眾人的故土之思、民族之情。所以,在設計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努力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激發(fā)學生對民俗民風的關注。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注意創(chuàng)設一個有效學習的師生交流的平臺
創(chuàng)設平等交流的氛圍,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鼓勵學生對教材自我解讀,尊重他們個人的感受和獨特見解。教師的教學行為由原來高高在上的指點型變成平等參與的合作型,老師成了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
2.強調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課堂上,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整堂課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自主閱讀,相互交流,探究閱讀學習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尤其是在場面分析階段,以場面分析帶動學生感受風俗美,各小組針對不同任務完成,在團體協(xié)作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努力構建具有層次感的完整的課堂結構
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文章學習過程,通過“走進春酒”“品讀春酒”“回味春酒”層層深入,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作者的情感,體味文章感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構建了完整的課堂結構,最終水到渠成地激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增強保護民俗文化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