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數學知識是一切工學知識的基礎,所以說數學對于教育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高中數學教育是一個關鍵階段,只有在這個關鍵階段打好堅實的基礎,學生才能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走得更遠。就人教A版高中數學的一些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進行適度探究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的魅力所在,更加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
關鍵詞:學案導學;多媒體;數學教學
一、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學案導學教學
在素質教育新課標的導航下,學案教學方式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在老師的授課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有學習目標并發(fā)揮個人主體性質,幫助學生學習課本內容。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探討高中數學學案教學方式的重要性及其應用意義。
1.高中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學案導學模式的不同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大家都認為老師是課堂的操盤者,學生處于比較被動的局面去接受老師所講的知識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很難實現自主學習,不能配合老師的講課。所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既有優(yōu)點外又存在一些弊端,主要包括:首先,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關鍵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遞與灌輸,學生成為接受知識的機器。其次,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存在程序化的環(huán)節(jié),即課堂的結構是由一系列的環(huán)節(jié)聯系起來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存在緊密的關系。再次,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比較重視教學結果,學生只是單純地去死記硬背所考的知識點,教學效果并不樂觀。然而現在的學案導學方式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
2.數學學案的設計結構
在高中數學學案導學模式中,學案的設計非常關鍵,它是學案實施的必要條件,學案內容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我們要掌握學案編寫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主體性原則。這里所說的主體性是指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原則,這對學生的教學設計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高中數學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同時多提供一些機會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的生活中,除此之外,學生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反饋,知道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策。(2)學案設計要有引導性。高中數學老師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引路人和指導人,在編寫學案時應該根據課本知識的內容,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意愿,保證教學的質量。(3)學案設計要有方法性。這里的方法主要是指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其一個個地講授題干,不如把學習的方法教授給學生,這樣更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學習效果。(4)學案設計要有系統(tǒng)性。系統(tǒng)性是指學案的設計要遵循授課內容的完整性和條理性,只有這樣,學案才會發(fā)揮它最大的價值。
學案的結構通常由五部分組成:(1)授課標題;(2)學習的目標、重點、疑難點;(3)學習內容的活動設計;(4)總結學習結果;(5)練習匯總。
二、新課改背景下的多媒體數學教學方式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正一步一步地走進了各個階段的教學中,通過圖形的顯示、動畫的模擬,多媒體教學展現了它的獨有魅力。通過多媒體教學,有許多知識可以圖文并茂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非常直觀清楚,更方便學生對于復雜問題的理解。與此同時,多媒體教學的應用還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節(jié)約教學時間,只需要鼠標輕輕一點,大篇幅的知識點就會呈現到屏幕上,這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內接收更多的知識。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還可以使教學思路變得更加清晰,所學的知識內容也會更有層次性,教學也就更具有計劃性了。通過使用電腦等多媒體設備,教師的板書也變少了,教學壓力也會相對減輕,教學質量也比以往有了提升。
現在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呈現出很多優(yōu)點,但是傳統(tǒng)教學也是別的教學方式不能取代的,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更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雙方的交流,這種教學思路有利于培養(yǎng)雙方情感,同時板書的書寫會比較方便。教師要避免過多地依靠多媒體設備講課,要分什么樣的知識適合多媒體,什么樣的知識適合板書,從而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和利用好兩者的優(yōu)勢,合理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數學教學質量實現質的突破,教學效果也就能變得更好。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新課標的引領下,高中數學教學的關鍵是教師要清楚地意識到教學方式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重要性,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變換授課過程的教學方法和情景假設,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給予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讓他們自覺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結合實踐充分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及其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對數學學習有實質上的突破。
參考文獻:
[1]李俊英.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5(07).
[2]史中華,王平.高中數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研究[J].電子制作,2015(18).